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俗稱梁家祠堂,是正定名門望族梁家祭祀祖先的地方,始建於明代,位於正定城內燕1大街東側,祠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是一座單檐,硬山五脊,青瓦蓋頂式建築,正面五間均置六抹方格隔扇門四扇,梁架為七檁前後單步廊。結構簡潔明快,為明代晚期遺物。
梁氏宗祠為研究梁氏家族在明、清歷史上的社會地位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008年10月20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正定梁氏宗祠被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目錄
梁氏一族
梁氏一族是明洪武年間從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遷居真定北聖板的。相傳六代至梁夢龍而家族大顯。梁夢龍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太子太保。他為官秉直,戰功卓越,受到了萬曆皇帝加官進爵等一系列的獎勵,是明史有傳,百姓傳頌的名人,人稱「梁閣老」[2]。他的曾孫梁清寬、梁清遠、梁清標同列「九卿」,人稱「一門三進士」。可以說,梁氏家族是「一堂榮五代」。
建築特色
正定梁氏家族數代為官,門庭極其顯貴。作為族權與神權交織的家族聖殿梁氏宗祠則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梁氏宗族的輝煌與傳統。在正定城內燕趙南大街路東曾建有梁氏府第。占地約40畝左右。包括宅院、花園、書屋、祠堂等。東至鎮州南街,北至衛前路,南至石坊東路。與一般祠堂建於宗族聚居的近地一樣,梁氏宗祠即位於梁氏府第之西南角處。我國建造宗祠盛行於明清兩朝,尤其是名宦巨賈,豪門望族,均建祠堂。對其建築格局,明《魯班經》記載:「凡造祠宇為之家廟,前三門(山門),次東西走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後明樓,茶亭,亭之後即寢堂。」而關於梁氏宗祠原始布局已無從可考,現主要存享堂(祭堂)一座。據了解,堂內原供梁氏先人的牌位60餘方,20世紀50年代初皆失。之後梁氏宗祠一直作為它用。1982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至1998年9月,正定縣文保所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對享堂進行了落架復原性重修。室內展陳的梁氏族譜、宗族最具代表性人物梁夢龍、梁清標畫像及部分梁氏碑碣文物拓片等向人們敘說着梁氏一族的輝煌過往與血脈延續。
梁氏宗祠院落南北長28米,東西寬24米。古樸的大門上端懸「梁氏宗祠」匾額。享堂坐東向西,為一座單檐硬山頂建築,建於高0.78米的台基上。面闊五間,通面闊21.86米;進深三間,通進深9.96米。青瓦覆頂。正脊為花脊,中間及兩側浮雕變形龍鳳紋飾,兩端施吻。垂脊前端設脊獸。梁架結構為七檁前後單步廊式。三架樑上中置瓜柱,兩側施角背。五架梁下前後用抱頭梁承托廊步。抱頭梁前端雕麻葉頭。三、五架梁間以荷葉墩支撐。金檁下施雙層墊板,上層狹長,下層透雕卷草紋。用柱分廊柱和檐柱兩種,廊柱柱頭兩側施雀替,檐枋與墊板間也用荷葉墩支撐。廊、檐柱下分別施覆蓮式柱礎和覆盆式柱礎。明間、次間、梢間均裝六抹方格隔扇門各四扇[3]。後檐廊步下肩以青磚砌築,牆身抹飾白灰。明間後廊置格扇門五扇,上為走馬板,中間以荷葉墩裝飾。地面以青磚鋪墁。明間前施垂帶踏跺五步。正門前檐柱上掛有李冀良先生撰書的楹聯,上聯為「光被家國九分韜略五經濟」,下聯為「榮及鄉里一門棟樑兩朝功」。
歷史相關
關於梁氏宗祠的始建年代,無確切文字資料可查。但據《梁氏族譜》和《明史·梁夢龍傳》相關記載析,該祠堂的葺建應與梁夢龍及其父梁相有關。《梁氏族譜》記,梁夢龍之父為宮保公梁相。《梁氏族譜·梁夢龍傳》載 「……舊家庭以孝弟聞天下。宦轍所至,有佳山水,輒迎養宮保公,故而樂之。公乃喜居恆……所獲奉金悉以公諸兄弟。宮保公愛少子夢陽尤至,輒以己所受蔭與之。自筮仕以至歸田,未嘗一治第舍,所居皆宮保公所遺。晚始構一小圃,中堂三楹,緣曰錦馳,為客設者。左右室各三楹,列書千餘卷。堂之前兩旁隙地各半畝,施以欄,雜植花竹,日夕游息其中。」後世逐漸修葺完善。再據《明史·梁夢龍傳》載,明萬曆年間雖因功升兵部尚書,再晉太子太保。因其系明神宗初掌握實權的張居正的門生弟子,故在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歿後,在政治風雲變幻中失勢。被劾後遂歸故里,居正定城。梁夢龍回到故鄉,其父尚健在。他在孝敬父親之暇,便埋頭治家廟,修宗譜,讀史著述,結社交友,不問政治。時曾於城內東南角置地建子孫課讀之所,後恰逢莫逆李盛春巡撫真定,為成就後學,遂舍地於此建文昌祠,並撰寫《建文昌神祠記》碑文。晚歲在城西雕橋村修建別墅。優遊林泉二十年後溘然長逝。萬曆帝特賜鄉祀,崇禎朝追諡「貞敏」。根據《梁氏族譜》所記和梁夢龍的生平、再結合建築特點分析,梁氏宗祠應建於明代萬曆時期。
梁氏宗祠院內現尚存為梁夢龍而立的「青宮太保坊」石質殘構件和「皇清誥授光祿大夫保和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梁公神道」碑一通。據清順治三年《真定縣誌》載,為梁氏家族所立的牌坊計有11座:「恩榮坊」、「恩褒三世坊」,為梁釗、梁澤、梁相而立」;「一品坊」「三世一品坊」,為梁釗、梁澤、梁相、梁夢龍而立;「青宮太保坊」、「大司馬坊」、「少司馬坊」、「總督四鎮坊」、「翰林坊」、「癸丑進士坊」、「登科坊」均為梁夢龍而立。其中「青宮太保坊」保存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此坊於梁氏宗祠南側十字街北口跨街而立。從存留的照片看該坊為青石雕制三間四柱式。坊之四根方柱中,柱身表面淺浮雕龍紋,下部前後施抱鼓石,上飾蹲獅,下施底墊。明間花板上陰刻「青宮太保」四個字。其上大額枋上浮雕二龍戲珠紋,下面小額枋上陰刻「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梁夢龍」。次間大小額枋亦似飾龍紋,花板所飾內容不清晰。1966年,「青宮太保坊」被拆毀,其構件有的修築了石橋,有的散失。正定縣文物保管所經調查發現部分構件並徵集,今置梁氏宗祠內。其中刻有字的小額坊兩段,現已粘接。殘長243厘米,寬50厘米,厚37厘米。一面刻「太子太保吏部」、另一面存留字為「部尚書梁夢龍」。立於院內的石碑為梁清標神道碑。原於正定城北3.75公里處的五里舖村村北坐東向西而立,後倒仆於地,1987年正定縣文物保管所將其徵集至隆興寺保管。2002年移至梁氏宗祠[4]。
梁氏墓園
梁氏家族曾在老家北聖板村附近建有占地三百多畝的梁氏墓園,在真定(今正定)城西北建有雕橋莊別墅,城內建有占地40多畝的「梁相府」。另外,南城門內還有為梁家歌功頌德的「三世一品坊」,「大司馬坊」等多架石牌坊。可惜,這些建築都隨着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而不復存在,只有這座梁氏宗祠和蕉林書屋[5]在訴說着昔日的輝煌和歲月的滄桑。
視頻
梁氏宗祠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正定新添一處國保,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2019-10-17
- ↑ 梁夢龍簡介 梁夢龍是漢族嗎 梁夢龍的故事,歷史上的今天,2018-6-15
- ↑ 正定明朝建築---梁氏宗祠影像,藝龍旅行網,2013-12-29
- ↑ 正定「名門望族」梁氏家族及其宗祠的前世今生,正定文明網,2019-10-30
- ↑ 正定梁氏宗祠,蕉林書屋,新浪博客,20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