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材料与部件的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研究部
核电材料与部件的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研究部主要研究高温高压水和超临界水环境中服役损伤模拟设备与原位测试技术、高温高压水溶液pH值计算与测量原理和技术、核电材料在模拟轻水堆服役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与在线监/检测原理和技术、核电运行水化学参数优化、高温高压水腐蚀疲劳损伤行为与机理、环境疲劳寿命设计模型及其工程应用曲线、国产核电材料环境疲劳安全验证及其环境疲劳寿命校正因子与模型;核电站[1]实际服役设备的失效分析、腐蚀损伤评价与服役安全评价方法、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耐蚀性设计。
核电材料腐蚀防护与寿命评估
核电关键结构的失效分析
核电结构焊接应力和性能评价
目录
相关资讯
技术护航核电国家名片“走出去”
早上五点从家出发前往机场,深夜12点回到沈阳,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这样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对参加工作30余年来的韩恩厚来说是一种工作常态。“只要投入工作,就会让我忘记疲劳。”日前,韩恩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韩恩厚不仅是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还是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车上,例如从机场到办公室只有20分钟,他都会打开电脑处理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针对我国核电厂核岛关键装备材料的相关试验设备与评价完全受制于人的落后局面,中科院金属所科研团队研制出系列设备,为我国核电基础研究、压水堆重大专项的实施及核电国家名片“走出去”提供了技术保障。
瞄准制约核电“走出去”的瓶颈
当前,我国正把核电列为主要基础能源之一,积极发展核电降低环境污染。
韩恩厚对《中国科学报》说,国产核电关键材料在核电一回路水环境中服役损伤数据的缺乏,导致核电设计依赖国外数据和标准、核电装备制造依靠进口材料,大幅增加了建设成本,严重阻碍了我国核电技术自主化,成为制约核电“走出去”的关键瓶颈之一。
保障服役安全是核能利用的关键。国内外统计表明,腐蚀是影响核电站安全运行的最重要因素。韩恩厚透露:“由于缺乏核电高温高压水中原位测试技术,同时缺乏相关试验设备,我国核电材料腐蚀数据不足,设计、制造、安全审评完全依靠国外标准。”
年,我们就组织了核电安全、材料等方面的专家开展调研。”韩恩厚介绍说,“2005年,中科院金属所牵头提出的核用材料“973”项目建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批准,正式规模化进军核用材料与装备服役安全领域。”
他回忆道,为了评定核电材料的相关腐蚀性能,需要大量的具备模拟核电服役环境和失效模式的试验设备开展实验研究。立项之初,国内主要依靠静态高压釜,测试结果与实际差异大,仅有的几台带高温高压水循环[2]回路的进口测试系统也只能进行均匀腐蚀和应力腐蚀测试,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试验前后比较。
“这类进口设备不仅售价昂贵,禁售范围甚至包括制备该类设备所需的关键材料和部件。”韩恩厚认为,这种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不仅妨碍了我国核电材料研究与核电站安全性、可靠性评价,而且阻碍了我国核电技术发展。“自主研制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多种腐蚀模式测试装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 核电站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搜狐,2023-05-26
- ↑ 高温水循环温度控制机的组成部分与使用注意介绍 ,搜狐,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