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戲
柳子戲,流行於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的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柳子戲又名「弦子戲」,亦稱「北調子」、「糠窩子」,是中國戲曲四大古老劇種之一,由元明以來流行於中原地區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在清代中葉盛極一時。柳子戲記錄在案的傳統劇目200餘出,音樂唱腔曲牌600餘支,這一劇種既有北曲豪放粗獷的風格,又有南戲委婉細膩的特徵。
2006年5月20日,柳子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編號Ⅳ-43。
目錄
簡介
柳子戲是山東古老劇種之一。明萬曆年間,沈德符(1578—1642年)在《野獲編·時尚小令》中記載:「元人小令,行於趙燕,後流傳各地。自宣德、正統至成化、弘治年間,中原流行【瑣南枝】、【傍妝檯】、【山坡羊】,之後又有【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諸曲流行。嘉靖、隆慶間,興起【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天皇】、【干荷葉】、【銀絞絲】等曲,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學,人人喜聽。」文中「中原」指以河南開封為中心的周圍地帶,即後來柳子戲、大弦子戲、羅子戲、卷戲等劇種的主要流行區域。柳子戲現存的俗曲,許多與明、清俗曲刻本中的曲牌名稱相同,如《山坡羊》、《瑣南枝》、《耍孩兒》、《沽美酒》、《黃鶯兒》等。由此可見柳子戲主要是在元、明、清以來民間流行的俗曲小令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
柳子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伴奏時以單旋律的隨腔齊奏為主。在伴腔時,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與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則可加花變奏;演奏過門時,笛子可即興發揮,與笙和三弦構成支聲復調,藝人稱其為「嚴絲合縫」、「風雨不透」。柳子戲的樂隊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2]兩部分組成。絲竹樂器俗稱文場,以笛子、笙、小三弦為主,兼用嗩吶;打擊樂器稱武場,包括板鼓、大鑼、小鑼、手鑔、小鑔、堂鼓、四大扇等樂器。打擊樂合奏時,發出「荒、撲、歹」的聲音,音調鮮明,與其他劇種多有不同。
柳子戲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調為主,表演程式粗獷豪放,風格獨特,人物動作設計,惟妙惟肖,生活氣息濃厚。如武將出場,必先在台上表演踢腿、打飛腳、亮相;發怒時雙腳跳起,表示急躁情緒;對打時多用真刀和真槍。
視頻
柳子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中國政府網, 2006-06-02
- ↑ 各種樂器特點,個人圖書館,200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