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極體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目錄

名詞解釋

極體是指一個大型的單倍體卵細胞和2~3個小型的細胞。當第一次成熟(減數)分裂時,形成一個大的次級卵母細胞和一個小的第一極體;第二次成熟分裂時,同樣產生一個小的第二極體。第一極體通常分裂形成兩個極體。初形成的極體位於卵的動物極,極體內細胞質極少,缺乏營養物質,很快即退化消失,從而保證卵細胞內大量胞質的貯備,以供早期胚胎髮育的需要。

哺乳動物第二次成熟分裂是在精子進入卵細胞後完成的,精子入卵後引起卵的皮質顆粒釋放,因此所形成的第二極體內沒有皮質顆粒。

形成原因

為什麼形成極體

不均等分裂導致大小不同的細胞產生,此處最終能夠發育成為卵細胞的細胞體積大,細胞質含量多,而細胞體積小細胞質含量少的細胞被稱為極體,其名稱來源是初形成的極體位於卵的動物極。這裡可以採用反推法,如果進行均等分裂,那麼兩個細胞得到的細胞質含量以及營養物質含量應該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二者不存在體積上的差異同時各自都具有發育成卵細胞的能力,這樣一來就不利於後續的受精卵發育,因為營養物質應當優先供應受精卵發育,生物體在進化中會選擇利於自身生存的方式。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