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松江區新浜小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松江區新浜小學地處松江區西南端的新浜鎮,學校前身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甪吊灣的一所私塾, 學校占地18301平方米,建築面積6865平方米,綠化面積343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18.7%,是上海市綠化合格單位。至今已逾百年。現行建制始於1978年8月,現有學生5個年級15班級543人,總計在崗教職員工65人。

目錄

學校概況

學校領導班子充滿着活力。校級班子人員是通過區教育系統內競聘上崗的,中層以上行政班子6人,平均年齡38.5歲,全部小學高級職稱。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校有6人獲得區「浦南政策」骨幹教師獎勵政策的支持,6人被聘為鎮學科教學帶頭人,6人被聘為鎮教學能手。一支師德高尚、敬業愛生、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具有現代教學理念、寬闊視野和崇高人格魅力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學校有着清晰的辦學目標,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1],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取得了顯着的辦學成效,,穩步推進「二期課改」, 以「文化立身,素質全面」為辦學宗旨,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以學生髮展為本,育就一支具有良好的態度、情感、行為、習慣和價值觀,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文化素質的師生隊伍,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適宜的發展,以生為本,重視學生的習慣培養,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愛學習、能學習、會學習,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學習奠定基礎。成為素質全面、身心兩健、具有開放、民主、創新精神和良好學習態度、行為、情感、良好的科學與人文素養以及實踐能力的合格小公民。實施全面的素質教育,辦一所質量上乘、「古詩文教育」特色鮮明、師生滿意、家長信任、社會讚譽的農村小學。

歷史沿革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小學前身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甪吊灣的一所私塾,1920年向松江縣教育局備案,成立私立公助學校,校名松江縣甪吊灣小學校,創辦人不祥。

抗戰勝利後,校名甪河鄉中心國民學校,校長徐惠珍。

1974年有4個班,學生150人,教師6人。1948年,校名甪茹鄉中心國民學校,校長金順鑫,校址在甪吊灣小鎮。

1951年稱吾茹鄉中心校、甪吊灣中心校。

1957年,撤區並鄉後始稱新浜鄉中心校,轄新石、長浜兩輔導中心校。

建立公社後稱新浜公社中心小學。

1964年,學校遷至新浜鎮南端的沈家埭,新建教室8間448平方米,設三至六年級4個班。一至二年級設在新浜鎮北端的糧管所附近,借用民房2間做教室。是年學生220人,教師11人。20世紀70年代曾附設初中班。

現行建制始於1978年8月,1978年8月起,中小學分開,小學改名松江縣新浜中心小學,又擴建7間420平方米。1979年建造職工宿舍兩上兩下。至1982年底,學校占地3035平方米,建築面積1096平方米。全校10個班,學生419人,教師45人。全鄉下設甪楊、三村、趙旺、許家草、胡家埭、香塘、涇圩、文華、魯星、彭樓、新中浜、黃家埭、南賀、林吉、陳堵、三秀、林家埭、方家罅等18所村校。全鄉共有98個班,學生3170人,教師170人。

1991年擴建四層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1246平方米,有14間教室。1994年新建標準運動場1塊,面積7254平方米,包括250米環形跑道。1997年擴建綜合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1732平方米,有14間教室,其中專用教室4間。1998年新建食堂1所,建築面積818平方米。2000年又新建綜合樓1幢,建築面積2141平方米,有教室19間,其中專用教室6間。至此,學校占地18301平方米,配以2970平方米的綠化。

2000年9月,全鎮所有村校撤併至中心校。上級政府贈送2輛大巴士,用於接送邊遠地區的學生。2005年10月20日,學校綜合性校刊《希望的熱土》正式創刊,學校網站也全面開通。2006年3月14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視察我校;2008年8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視察我校。至2008年9月,全校有學生700人,其中外省市籍學生約420人,教職員工61人,學校被定址為新綠路655號。

學校從1992年起連續被評為松江區(縣)文明單位。1999——2000年被評為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被定為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科技特色學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