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人毅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李人毅,男,1948年4月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1],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9年入伍,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作为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文人画家,李人毅早在1989年就举办了新四军人物画展,出版了有200位新四军人物肖像的大型画集,进入21世纪,他的花鸟画在中国画坛渐露头角。目前,在媒体上李人毅最抢眼的画作就是《毛泽东走进田园》的系列作品,随着创作深入,不断推出新作[2]


目录

艺术家简介

李人毅的水墨情节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艺术史和美学理论作支撑。[3]人物画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花鸟、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战国时

期的帛画《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都是以人物为主体,将龙、凤作为背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也是将山水、花木、神兽有机地并置一

处。进入现当代以来,老一代画家中石鲁《转战陕北》、王盛烈《八女投江》、刘文西《知心话》等作品,都有意地将人物画与山水、花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合。在中青年画家中,李人毅把这种创作理念向前推进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一定的规模[4]


李人毅的水墨情节画,就是在现实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次艺术实验。他在尊重艺术真实的前提下,将国画人物置于一定的场景之中,在典型环境中描绘典

型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气质,这就把典型人物的刻画与典型环境水乳交融地统一起来。李人毅的“仕女画”系列虽然也是以妙龄美女为题材,但他打破了

仕女画的樊篱,大胆地将花鸟画引入仕女画中,以含苞待放及正在绽放的荷花作为仕女画的背景,以此喻示少女的清纯与“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气质,

从而使仕女之美不再局限于外貌,而更体现在品德之美、精神之美,这就大大地提升了仕女画的人文意境。

 李人毅作品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李人毅

艺术履历

1969年应征入伍;

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198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

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

1990年兼搞文学创作;

2002年进入《美术》杂志社工作,被聘为主编助理、编辑、记者;

2004年4月起任《美术》杂志编委;

1989年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李人毅新四军人物画展”;

2005年4月在军事博物馆举办“走进易水.李人毅等6人国画联展”。中国画《邓子恢》、《谭震林》、《吴竭诚》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2年出版《新四军将士画集》、《李人毅花鸟画集》,2005年出版《李人毅中国画作品集》;

2006年出版《花鸟画.牡丹系列》、《金鸡畅想》中国画作品集;

2007年出版《名人与艺术·荷花专集》;

1999年起,中国画《血肉长城》获第九届全军美展优秀作品奖,《太阳雪》获第十届全军美展铜牌奖,《丹阳·白鸽》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大展,《向

阳花》获菜乡杯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优秀作品奖,《腊梅花开》获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国际名家书画邀请展特别荣誉奖,《迎春花》入选首届中国

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五·一节合影》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艺术展览

“李人毅高士诗书画展”将在京隆重开幕人民美术网、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书画台、中国人民出版社主办,北京红博馆、北京得一斋承办、北京德成古韵坊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北京鲁闽怡家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李人毅高士诗书画展”5月17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将在北京人民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出了著名军旅作家、画家,人民美术网总编辑李人毅先生创作的50幅高士图,以及画家书写的为画作所写的50幅题跋诗书法作品。这些诗书画作品

均是李人毅多年来潜心创作的。涵括了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诸葛亮、曹雪芹、蒲松龄及竹林七贤等众多历史名人。集中展示了高士的风貌和画家

的综合艺术成就:画作简洁生动形象感人,诗作延展了画中人物的命运及丰富的内心世界,书法作品对高士风貌作以立体诠释。


著名学者、画家,本展览策展人李德哲博士介绍说:在艺术实践上,李人毅不断的挑战自己,刚刚出版了集诗书画为一体的画集《小榄风情》,又推出

“高士诗书画”以飨读者。由是,我们看到一位对艺术孜孜以求、永不言歇的丹青追梦人。


由画及诗,是作者的前两个创作过程。作为一幅完整的中国绘画作品,诗画当为一个整体。中国传统的诗词与书画是密不可分的,苏轼就曾评价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意画与题画诗是文人画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如李人毅的《苏武

牧羊图》、《蒲松龄小像》、《林逋赏梅图》、《板桥悟竹图》等50幅高士图就是如此,题跋诗抒发了画家对笔下人物本身的独特生命性灵的感怀,与画

作相映成辉。如《苏武牧羊图》的题跋诗就是一个例证:“荒草连天笳声酸,云惨尘迷眼望穿。忍辱完节十九载,忠勇双馨立德言。”画家在首句中“荒

草连天笳声酸”就点出了地域、恶劣的生存环境,若说这些还不足道的话,那么“忍辱完节十九载”就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画作中线条简洁生动,寥寥数

笔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苏武的形象,给予我们视觉的享受,诗画让我们充分了解人物的命运,以及画家对历史的感悟。


由诗画到书法,是作者的第三度创作。画家永不放弃艺术追求的精神,将50幅高士图的题跋诗,书写成书法作品,进而形成了这一诗书画合璧的文本式的

主题性创作。有人说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除了字体,除了章法结构、除了用笔中的浓、淡、重、枯、飞白等变化,更重的就是其字外的功夫。李人毅对

书法作品的理解,当缘于其文学修养,这些综合艺术特质,都呈现在其字的“骨气”之中。


由画及题跋诗,再由题跋诗到书法之作,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完美融合在作品里,构成了一种文化神韵。李人毅将中国文人画的形式及风格,在继

承中寻到了自家样式,完成了由蛹化蝶的蜕变,正如他题在《杜甫悲秋图》诗中的后四句中写道:“亲民忧国笔溅泪,词气豪达句惊人。湘水孤舟逝文圣,诗史源头一苦神。“诗史源头一苦神”,其实也是许多像作者这样艺海苦修者的自我写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像“李人毅高士诗书画”这种整体性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实践,且形成文本式的大规模,在当今文化领域当属是不鲜见的。需要知识的积累,也要有善于综合表述的能力,更需要潜心创作的良好心态。时代需要综合性思考下的文化结晶,时代更呼唤复合性艺术人才对中华文明作以深入诠释的、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问世。据悉,李人毅撰著诗画合璧的《写意高士技法全解》一书,即将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5]

视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