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琪先生書法評介(周曉霞)
作品欣賞
曾令琪先生書法評介
曾令琪先生是知名的作家,圈內人士大多知道;但他還擅長書法,尤其小篆、隸書、楷書均頗具特色和造詣,卻知之者甚少。
關於文學,關於書法,曾先生是有自己的一些見解的。
曾先生很喜歡晚清書法大家、書法理論家楊守敬先生的一句話:「夫書,天分第一,多見次之,多寫又次之。」他經常說,從事文學與藝術,天分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對文字節奏不敏感,一個從事音樂創作的人對音符旋律不敏感,一個從事書法創作的人對點畫線條不敏感,那麼其作品都會缺少一些靈氣,缺乏一種感動人心的成分。所以,在書法的練習與創作上,曾先生力避此病。他經常讀貼,揣摩古人、名家的一些筆法和章法。每每出差或者旅遊,也總是對風景、名勝的碑刻格外留意。通過長期積累,他對書法的見解自然不凡,還常常謙虛地說自己是「眼高手低」。殊不知,書法上的「眼高手低」,即見識高於創作,恰恰是一個書法家、書法愛好者能不斷超越自我的一種內驅力。 《梅州日報》隆重推出曾令琪先生書法作品賞析 據曾先生的一些好友說,他大學時代對書法是下過一番功夫的:最初由唐楷柳公權、顏真卿入手,然後跟着馬良驥先生學習一些最基礎的入門知識,再後,中國書壇名家徐無聞先生及其高足張一農先生的書法,對曾先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參加工作後,雖公務繁冗,但對書法、創作熱情並未消退。每當忙過手頭的急活,曾先生都會認認真真地讀貼、臨帖。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外交往中,在與文藝界一些好友的書信往還中,曾先生多年來一直習慣使用毛筆。一筆流暢的小行書,一則起承轉合的文言體,讓一封八行箋寫就的書信,變得婉媚雅致,令人愛不釋讀。
長期以來,曾先生贊同南宋大詩人陸游《示子遹》一詩的主張:「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他認為,書法未必不然。書法不僅僅是一種技法的訓練和技巧的積累,更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素養的表現。為此,他對作詩、填詞、吟曲樂此不疲,對實用性很強的對聯(楹聯)的撰寫,也很精通。故此,曾先生的書法,很少寫古人的作品,我們所見的他的很多書法作品,內容都是其詩詞曲賦對聯,書贈友朋的。這樣的作品,既彰顯曾先生的氣質,也往往高度概括被贈者的特點,書卷氣令人陶醉,因之大受歡迎。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賈平凹先生,對曾令琪先生的書法就曾大加稱讚。由此可見,確實「功夫在書外」,加強書法技法之外的綜合性文化修養,對形成書法的書卷氣是大有裨益的。
記得南朝書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王僧虔強調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曾令琪先生的書法,我們也有「形神兼備」的感覺。他的隸書,結體寬博,張弛有度,很有《禮器碑》的風味;他的篆書,結體修長,用筆圓潤,能看到李斯《嶧山碑》和李陽冰《三墳記》的一些影子;他的八行箋書信體小行書,精緻雅麗,親切可喜。
不僅如此,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曾令琪先生大學時代就在《書法報》《中國書畫報》《青少年書法》雜誌上發表過多篇文章,大學的畢業論文還是書法題材的《柳公權書法試論》。而近幾年,他的書法作品日臻化境,被一些名勝、寺廟刻碑、刻石,受到遊客喜愛;他在辦刊之餘還重拾書法愛好,在《書法報》《收藏快報》等著名書法專業報刊,發表20多篇與書法有關的文章。因此成績,曾先生以一個專業作家的身份,加入了成都市書法家協會。
總之,曾令琪先生勤奮黽勉,博學多才,以其華章美賦,翰墨交相輝映,獨具一格,獨領風騷![1]
作者簡介
周曉霞,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外散文詩學會四川分會副主席,《西南文學》雜誌副總編,《新銳作家》雜誌主編,賈平凹先生再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