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長城遺址
明長城遺址 |
中文名稱;明長城遺址 外文名稱;The Great Wall 起點;遼寧虎山 終點;嘉峪關 年代;明 |
明長城遺址西起嘉峪關市嘉峪關,經酒泉,高台,臨澤,張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縣,從五佛寺過黃河,在靖遠縣內沿黃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東至遼寧虎山。甘肅境內長度約為1000公里,全用黃土夯築,夯層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層間夾藏木樁,雜草或沙夯實。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牆,設有垛口。底厚5--6米,頂寬2米,烽火台緊靠長城內側,高10米以上因黃土夯築,俗稱烽火墩。墩間距約為5公里,連矚相望,十分壯觀。迂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長城外築有瞭望台。
目錄
序言介紹
中國自秦、漢、隋、明的歷代長城在寧夏皆有遺蹟,總長度達到1500多千米。故寧夏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明代稱長城為"邊城",在寧夏境內的主要有西長城、 北長城、東長城和固原內邊城,長度共約400多千米。其中位於銀川市西40餘千米的三關口明長城,仍然保存較完整。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原建有關隘。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千米遠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千米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台,台11米見方,高約8米。三道關東距二道關4千米,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形十分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築關時依山而砌有石質長城和深溝各一道。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連屬,實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險。
遺址介紹
明代長城 保存較好,也頗具代表性,明代為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和韃靼、瓦剌諸部侵擾,在隋長城的基礎上大規模修築長城。但明代不稱"長城",而稱"邊牆"。"河東牆"始建於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稱"東大邊"、"橫城大邊"。西起橫城以北一公里黃河岸邊黃沙嘴,東經水洞溝、紅山堡、清水營,過鹽池縣至陝西定邊縣鹽場堡,全長約400千米,每隔150米一個墩台。長城高三丈,寬兩丈,牆頂路面非常寬闊,可供五匹馬並行。守望、巡邏的士兵常年在長城頂部道路上往來,軍事物資也在頂部運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由寧夏巡撫張禎叔、王詢先後在牆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敵騎靠近邊牆。其中紅山堡一帶,壕溝深寬皆兩丈,所以長城也被稱為"深溝高壘"。像這樣的城堡寧夏一共有150個。在古代30千米一城,15千米一堡,堡轄區內還有烽火台,沿交通要道或長城線路,每隔一定距離修一個烽火台,將邊防前線與內地連接起來。紅山堡距離水洞溝3千米,占地20餘公頃,據史料記載紅…堡設操守官一名,操守兵235人鎮守此地,同時與其他兵營互相接應呈長龍之勢。長城簡介 民族的脊樑在消亡!長城急需保護!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築,還是人類的奇蹟。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是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總占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00米,其中人工牆體長度為6254239.662米,塹壕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42342.265米。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32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着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長城在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編號:200-001 )。 [1]
建造歷史
大同明長城主要建於嘉靖年間,由宣大總督翁萬達創修。大同鎮長城東起天鎮縣東北鎮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子上村東山),全長335公里。據《三雲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後修大邊、二邊516.3里;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雲岡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墩776個;火路墩833個。
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線到山西偏關會合,被稱為內、外長城。外長城即居庸關西北經赤城、崇禮、張家口、萬全、懷安而進人大同市的天鎮、陽高、大同、左雲沿內蒙古、山西交界處,達於偏關、河曲;內長城從居庸關西南經河北易縣、淶源、阜平而進人大同市的靈丘、渾源,再經應縣、繁峙、神池而至老營。據現存長城實測,外長城分別由懷安縣桃溝村、西洋河鄉馬市口南北兩路進入天鎮縣境,在新平樂村與西路長城相交。天鎮境內長城約105華里。存黃土夯築的墩台61座。由天鎮水磨口向西3里進人陽高縣十九墩村界,至鎮邊堡西出陽高進入大同市區境。陽高境內長城計100餘里,現存夯土墩台119座。從陽高鎮邊堡向西約8華里進人大同元墩村界,經鎮川口、宏賜堡、鎮羌堡,經拒牆口、拒門口、助馬口至十三邊,轉南至磚樓溝入左雲縣界。另一條由宏賜堡向西經新榮、破魯至吳施窯人左雲界,這道長城當地人稱"二道邊"。南北兩道長城共210華里。長城由大同磚樓向南進人左雲縣保安堡地界,至二十邊向西北出左雲進人右玉縣界。長城在左雲境內長約86華里。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