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安堂
新天安堂 |
---|
|
新天安堂(Union Church)是中国上海一座已经废弃多年的老教堂,由旅沪英国侨民建于19世纪,在租界时期,该教堂是与圣三一堂齐名的旅沪外侨宗教与社交生活中心,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在进入21世纪以后,它的重建计划以及2007年初的一场火灾,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录
地理环境
新天安堂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南苏州路107号,面向北侧的苏州河,东侧与外滩33号,即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相邻,西侧则紧邻圆明园路的北口,以及苏州河上的乍浦路桥。新天安堂所处的地段,是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河口段的南岸,正是上海租界乃至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起点,在2002年以后,这一区域被称为外滩源,上海市人民政府计划在这一区域进行一项野心勃勃的城市重建项目。
历史
新天安堂建成于1886年,当年是上海一座著名的侨民教堂,是旅沪英国侨民中,非英国国教信徒(圣公会以外其他教派信徒)的联合礼拜堂(因此称为Union Church),圣公会信徒拥有江西路上的圣三一堂。
1949年以后,英国侨民撤出上海,这座礼拜堂借给旅沪闽人堂使用[1]。旅沪闽人堂是一个使用福州话的基督教堂会,没有建造自己的礼拜堂,自1905年成立以来一直借用教堂举行礼拜。1954年加入中华基督教会,为上海区会第十二堂会。陈文渊、吴高梓均曾为该堂牧师。1958年,上海市各基督教堂实行联合礼拜,将基督徒集中在少数教堂礼拜。这时闽人堂被并入黄浦区联合礼拜[2]。新天安堂建筑被人民政府没收,钟楼上部的尖塔和西侧的礼拜堂被拆除,钟楼改为上海照明灯具厂的办公楼。照明灯具厂将教堂内部分成三层。
建筑
新天安堂的设计师是英国建筑师道达尔(W.M.Dowdall),是当时上海极少数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身份的正规建筑师之一。他为教堂确定的建筑风格为哥特复兴式,在中部设计了一座高达33米的钟塔(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在其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礼拜堂,因此教堂的总体平面呈双十字结构。教堂的外墙系青砖和红砖相间砌筑。
新天安堂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都相当精致,在当时获得很高的声誉。可惜后来遭到了破坏,早已面目全非:钟楼只剩下残缺的底部,西侧的礼拜堂早被拆毁,东侧的礼拜堂也在2007年的火灾中烧毁,只剩下四面的墙壁,和烧黑的屋架。
参考文献
- ↑ 上海宗教志 >> 第五编基督教 >> 第一章场所 >> 第二节 差会所属教堂 中华基督教会.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7).
- ↑ 上海通志 >> 第十四卷民族、宗教 >> 第六章基督教 >> 第二节 差会、教派、教堂. [201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