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斯普兰汀乌鲨

斯普兰汀乌鲨

学名  Etmopterus splendidus

命名者 Bigelow & Schroeder, 1944

英文名 Splendid lanternshark

别名  斯普兰汀灯笼棘鲛、黑沙

观赏鱼/食用鱼  否/否

最大体长     30 cm

分类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角鲨 Squaliformes

  乌鲨 Etmopteridae

  乌鲨 Etmopterus

斯普兰汀乌鲨,体细而延长,圆柱形;头短而宽扁;尾部细长,尾柄无尾前凹洼和侧脊;吻短,背视三角形,前端尖,眼前吻长为眼径的1.2倍;眼大,横椭圆形,后端间而有一缺刻,无瞬膜,距吻端比距第一鳃裂为近;鼻孔大,距吻端比距口裂近;鼻孔间距短;口裂浅弧形,口宽约等于口前吻长,口长约等于口宽的1/4;由吻端到第一背鳍硬棘之距离远小于由第一背鳍硬棘到尾鳍起点之距离;上下颚齿不同形,上颚齿宽扁,雌鲨五齿头型,雄鲨七齿头型,三行在使用,每侧每行13-17齿;下颚齿扁狭,单齿头型,齿头外斜颇剧,边缘光滑,内缘约与下颚平行,外缘深凹,一行在使用,每侧15-20齿。[1]

目录

鳍及颜色

喷水孔大,半圆形,位于眼睛后上方,与眼的距离约等于眼径1/2;鳃裂狭小。背鳍二枚,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鳍小,鳍高大于棘长的二倍;上角圆形,后角尖突,末端距腹鳍起点甚远;第二背鳍较大,后缘浅凹,后角延长尖突,棘较长,具侧沟,起点位于腹鳍基底后上方,距尾鳍起点比距第一背鳍为近;尾鳍长小于头长,上叶发达,后缘有一缺刻;腹鳍低平,起点到尾鳍起点之距离短于到胸鳍起点之距离;前后缘连续,呈半弧形,末端尖突;胸鳍中大,近长方形;胸鳍到腹鳍间距大于腹鳍到两背鳍间距;盾鳞小,刺状,末端稍弯曲,躯干部、两背鳍间、第二背鳍与尾鳍上叶起点之间均呈纵行规则排列;但两眼眶间的头部背侧、腹部及腹鳍上方翼斑区,盾鳞均排列不规则。

体背黑褐色,腹鳍上方之翼斑及尾鳍附近三处暗斑为黑色;翼斑往前延伸部分窄,不往后延伸,仅达第二背鳍基底末端。[2]

栖地环境及深度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栖息深度120 - 210公尺

栖息于大陆斜坡上层近底水深120-210公尺处,可能更深。卵胎生。摄食枪乌贼。 [3]

分布

繁殖

具有拥抱的独特配对(参考205)。

保育

数据不足(DD) ;评估日期: 2008年12月1日

参考文献

  1. 斯普兰汀乌鲨,fishdb.sinica.edu.tw
  2. 斯普兰汀乌鲨,fishdb.sinica.edu.tw
  3. 斯普兰汀乌鲨,fishdb.sinica.edu.tw
  4. Etmopterus splendidus,fishba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