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利伯略
教宗立柏(拉丁語:Liberius PP.;?-366年9月24日)是自352年5月17日-366年9月24日在位的教宗。他並未列入羅馬殉道聖人錄(Roman Martyrology),但仍是東正教聖人,受到東方教會的普遍敬重。
教宗 立柏 Liberius PP. | |
---|---|
羅馬主教 | |
位於城外聖保祿大殿的教宗立柏圖像 | |
就任 | 352年5月17日 |
卸任 | 366年9月24日 |
前任 | 教宗儒略一世 |
繼任 | 教宗達甦一世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Liberius |
出生 | (日期不詳) |
逝世 |
366 (地點不詳) |
目錄
聖母大殿
歷史
13世紀時傳說,公元4世紀的盛夏,聖母瑪利亞託夢給教宗利伯略,讓他在下雪之處建立一座修道院以顯示聖母的榮耀。結果第二天早晨埃斯奎利諾山上落下了雪,教宗遂命人在此建立起教堂,故教堂又名 聖母雪地殿 。如今,該教堂還有灑落白玫瑰花花瓣以象徵這一聖跡的活動。該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聖母命名的教堂,自從該教堂建成以後歷盡多次改建,因而該教堂也包含了多種藝術風格 。
根據考證,該教堂大約建於公元四世紀,在教宗西斯篤三世任內被重建。該教堂曾經擁有過多個名字,如Santa Maria della Neve (聖瑪利亞之雪), Santa Maria Liberiana(聖瑪麗婭利伯略)。在獲得了聖嬰搖籃(Holy Crib)之後,又改名為Santa Maria Del Presepe (聖瑪麗亞搖籃)。因為它是羅馬以聖母瑪利亞命名的教堂中最大的,所以獲得了現在的名字 。18世紀時該教堂經歷了一次大修,現在所看到的外表基本都是修繕後的產物。
結構
教堂正面的牆上有一尊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的雕像,這是為了紀念他對於該教堂的捐助。 教堂的主體結構是其5世紀被建造的時候確立的,包括一段以馬賽克裝飾的中殿和圓形後殿。最初的馬賽克裝飾只有部分留存了下來,損毀的那些有一部分在 16世紀時被圖畫替換了。主殿長86米,兩邊是36根大理石石柱和4根花崗岩石柱,這些圓柱在18世紀的修復中被替換掉。
13世紀中為教堂修建了一座高75米的鐘樓, 在被一場地震毀掉之後又重建於14世紀,鐘樓內的五口鐘會在每天晚上9點響起以提示人們做禱告。鎏金天花板修建於15世紀,所用的黃金來自於美洲。
16世紀中,Flaminio Ponzio設計建造了埋葬着教皇保羅五世的巴洛克風格保利娜小禮拜堂(Cappella Pauline) 後殿的馬賽克壁畫完成於13世紀,描述的是聖母加冕(Coronation of the Virgin)。正殿的中央是一座專供教皇或被其授權的神職人員使用的祭壇,一般說來,該祭壇會在每年8月15日,也就是聖母升天節的群眾性紀念活動中被使用到。
該教堂還有一座伯利恆地下室,其內安放着銀制的聖嬰搖籃和金制馬槽,還埋葬有聖徒傑羅姆和教皇庇護五世。 [1]
外部鏈接
參考文獻
- ↑ 第卅七任教宗 聖達馬蘇一世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16-12-10 07:53:56)轉載▼ 標籤: 天主教 耶穌 教宗 梵蒂岡 羅馬 分類: 歷任教宗
譯名列表
- 利伯略:梵蒂岡廣播電台[失效連結]作利伯略。
- 立柏: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