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持久戰毛澤東抗日戰爭前夕提出的一種戰術理論,其思想凝結於著作《論持久戰》。該戰術內涵為持續時間較長的作戰,是相對於速決戰而言的。戰爭中正義的一方,處在敵強己弱的情況下,通常在戰略上採取持久戰的方針,以逐步削弱敵人,化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打破敵人的戰略速決,最後取得戰爭勝利。


持久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反對國內外敵人的戰爭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指導方針。因為反動勢力雄厚,革命勢力是逐漸成長壯大的,這就規定了戰爭的持久性。根據當時戰爭的實際情況,在戰略上採取內線的持久的防禦戰,在戰役戰鬥上則抓住戰機,集中優勢兵力,進行外線的速決進攻戰,以消耗、殲滅敵軍有生力量,逐漸轉化力量對比和攻防形勢,最後奪取戰爭勝利。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持久戰
        提出者         毛澤東
        戰術理論代表         《論持久戰
        戰術戰場代表         中國抗日戰爭
        相對戰術         速決戰


戰術概要

 
持久戰的提出者——毛澤東圖片來自騰訊

該戰術內涵在《論持久戰》一書中完全概要,下面從該書中看此戰術思想。


該戰術主要原則是:由於戰爭是力量的競賽,在戰鬥時,力量強的一方會獲勝。而抗日戰爭前期的形勢是敵強我弱,如果進行決戰就會失敗。所以此時應該避免決戰,從而否定速勝派。現在的力量對比是敵強我弱,我方想要勝利,需要達到我強敵弱的力量對比,從而進行決戰,獲得勝利。


力量是決定勝負的最基本因素,文中說:「速勝論者則不知道戰爭是力量的競賽,在戰爭雙方的力量對比沒有起一定的變化以前,就要舉行戰略的決戰,就想提前到達解放之路,也是沒有根據的。而現狀是敵強我弱,所以要採取持久戰的戰略,不與敵人進行決戰,分散兵力保全實力。為了要獲得勝利,就需要達到我強敵弱的目標。[1]


《論持久戰》中的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進,敵疲我打。


戰術運用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撰寫《論持久戰》圖片來自新浪

中國抗日戰爭

《論持久戰》將抗日戰爭分為三個階段為:「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這個第二階段,也許將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敵我力量對比將發生巨大的相反的變化,中國將逐漸上升,日本則逐漸下降。那時中國將脫出劣勢,日本則脫出優勢,先走到平衡的地位,再走到優劣相反的地位。然後中國大體上將完成戰略反攻的準備而走到實行反攻、驅敵出國的階段。三個階段為第一階段的敵強我弱的現狀,中間狀態的雙方力量均衡,到第三階段的目標狀態的我強敵弱。由於敵方力量強於我方較多,所以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達到我強敵弱的狀態。


增強我方力量有兩種,一種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一種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國內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因素。使國內人民大聯合的方法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政治動員是動員一切力量的手段。


減少敵人的力量有兩種,一種是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這是一種被動的手段;一種是我方主動採取手段使其減少,手段又包含兩種,一種是有利的時刻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包圍迂迴戰術,進行殲滅戰,從而減少敵人的力量;另一種是不利的時刻,分散兵力進行消耗戰,從而蠶食敵人的力量。通過較長時間的積累,我方的力量逐漸增強,敵人的力量逐漸減弱,從敵強我弱到力量均衡,最後達到我強敵弱的狀態,此時進行決戰,戰勝敵人。


戰術分析

 
戰略退卻典型案例——夷陵之戰局勢圖圖片來自百家號

以弱勝強的戰爭,一般分為:防禦——相持——反攻,三個步驟。為何是這樣的呢?因為在戰爭的初期,我方是新生的力量,總是薄弱的,所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敵方勢力。這就決定了這樣的戰爭不能是速決的、一蹴而就的進攻戰,而必須是由防禦——相持——反攻組成的持久戰。持久戰是以弱勝強戰爭的主要特點,是新事物用以戰勝舊事物的戰略。弱小的新生勢力只有在持久戰中不斷的保存自己、發展自己、壯大自己,並不斷的削弱、分化、瓦解敵方,才能在最終的決戰中打敗對手。


持久戰就是要使我方從弱變為強,使敵方由強變成弱,因此這種戰爭無法說必須是進攻的還是防守的。攻守的關係是一對矛盾範疇,不能割裂開,應該從統一的角度來看問題。從全局的角度看,以弱勝強的戰爭就是要消滅龐大的敵軍,所以它必須是進攻的;但在局部上,弱小的勢力是慢慢壯大的,因而它又需要不斷的防守、保留實力以壯大自己,因而它又是防禦的,一味無休止的進攻只會以卵擊石,葬送軍隊。進攻與防守的關係,深刻的體現了事物的辯證轉化規律,正如《老子》說的:「將欲取之,必故予之。」


戰略防禦是持久戰初期的戰術。進步力量在剛剛誕生、剛剛起義成軍時,是最弱小而富有生命力的時候,也就是《易經》中的「潛龍勿用」狀態。在此階段所面對的現實是敵強我弱,而且我十分的弱。一味的進攻是不可能不失敗的。在此階段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輕敵和懼敵,輕敵就會造成冒進,懼敵就會導致保守和消極防禦,正確的方法是認清現實,採取積極防禦。在戰爭的初期,弱小的一方進行退卻是必要的,《老子》曰:「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說得正是戰略退卻。


只有積極防禦才是真正的防禦。消極防禦完全割裂了和進攻的關係,是人類觀念對現實的錯誤反映。在戰爭現實中幾乎不會存在不求勝利的軍隊,不存在不進攻的軍隊,因此那種死守、保守的防禦不符合戰爭的現實,是人的錯誤觀念指導軍隊所造成的後果。消極防禦是假防禦,它根本就不屬於戰爭,就如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說的:一方進攻,另一方卻完全不抵抗,這就不可能形成戰爭,戰爭必須是衝突的。簡單的說積極防禦就是防守反擊,消極防禦就是防守不反擊。進攻和防禦是一對矛盾,二者對立統一,互相包含對方的因為,因而才可以互相轉化。真正的進攻是顧及防禦的進攻,真正的防禦是為了進攻而準備的防禦。


積極防禦最主要的作用是保存實力,為反攻做準備。什麼時候才能化積極防禦為進攻呢?這要依據敵我關係的變化來決定的。如果反擊得過晚,錯失了良機,那麼敵我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反擊失敗的可能性就會十分的大。因此,對於無法全面的、有把握的斷定反擊時機時,寧肯失之過早,不可失之過晚。失之過早尚可彌補,失之過晚可能就會萬劫不復。


在反擊之前,有一個準備反擊的階段,也大體屬於戰略相持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是抵擋敵人的進攻,並且壯大自己。要做好政治動員、徵集新兵、對待異己分子、創造戰場、徵集支援和提升作戰能力等工作。其中游擊戰是重中之重。[2]


後人評價

李德哈特在《戰略論:間接路線》中強調時間的對比優勢:「足以預防我們犯一種基本錯誤,也是最普通的錯誤,那即是:使你的對手,有自由和時間來集中他的兵力,而用以對抗你的集中兵力。」從廣義動量定理 Fαt=MV 的角度說,戰爭是為了產生比對方更大的成果 MV,如果可以利用時間優勢,就可以產生更大的成果。奇襲產生有利結果的一個原因也是出其不意,從而敵人沒有時間t去準備,而我方是有時間準備的,從而產生了時間的對比優勢。


除了時間有長短的這個屬性外,時間還有一個屬性是時刻,發生的時刻不同,產生的成果也不同。在《曹奎論戰》中,曹奎強調在敵人三鼓時才進行進攻,此時敵人的士氣衰竭,從而可以比一鼓和二鼓時進攻產生更大的成果。[3]


1938年5月,毛澤東著《論持久戰》。故而中國最早提出持久戰的是毛澤東。有人寫詩讚道:

孫子言拙速,未聞久且持。

高哉毛太祖,其道反行之。

勢異江山改,籌謀必適時。

安能守老舊,螳臂當車馳。


視頻

《論持久戰》艱苦抗戰中的航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