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非洲
拉丁非洲(法语:Afrique latine,葡萄牙语:África Latina)或罗曼语非洲指的是官方语言或主要语言属于罗曼语族,受拉丁文化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操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这四种罗曼语族语言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语言并非非洲本土语言,它们的传播源自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的殖民扩张,是法兰西、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五个殖民帝国的遗产。
拉丁非洲诸国大多是法语圈国际组织或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的成员,其中有七国加入了拉丁语联盟。
东起埃及西至摩洛哥的北部非洲地区曾是罗马帝国属地,因而拉丁语[1]在北非发展为变种北非拉丁语,曾通行于今突尼斯共和国、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直到阿拉伯帝国征服这些地区后为阿拉伯语取代,最终于13世纪消亡。意大利语曾是原非洲意属各殖民地的官方语言,但如今没有一个非洲国家将其作为官方语言。
目录
非洲的意大利语
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 利比亚和索马里四国的意大利语是意大利的殖民遗产:在1991年以前,索马里的各所大学将意大利语作为文化语言,但该国95%的人不会说意大利语,该国的官方语言是索马里语[2]和阿拉伯语,在邻近肯尼亚的沿海地区也有索马里人说斯瓦希里语。在利比亚,意大利语在该国独立后不再被使用。在埃塞俄比亚,意大利语只在1936年至1941年意大利占领该国期间使用。
在上述四国中,唯一保护意大利语殖民遗产的是厄立特里亚,在该国的首都阿斯马拉有唯一一所意大利语学校阿斯马拉意大利语学校(意大利语:Scuola Italiana di Asmara),每年有470名学生由此毕业。
拉丁非洲的联邦构想
巴泰勒米·波冈达构想中的拉丁非洲合众国示意图,合众国由中非共和国与今天的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和卢旺达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争中遭受重创的法国已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在非洲法语圈殖民地相继宣布独立之际,原法属赤道非洲乌班吉沙立独立运动领袖、中非共和国“建国之父”巴泰勒米·波冈达为应对乌班吉沙立独立后面临的来自周边地区的巨大的经济挑战,提议全法属赤道非洲各地区独立并与中部非洲的其他原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殖民地(均操罗曼语族法语、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合并成立联邦制的拉丁非洲合众国。波冈达的这一构想虽未能实现,但对赤道非洲国家至今仍有影响。
视频
拉丁非洲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语言之美——浅谈拉丁语 ,搜狐,2017-04-11
- ↑ 索马里语-小语种口语网官网 ,搜狐,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