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扬之水》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卷十四。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1],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

目录

原文

左传》所载列国人语言书讯,其辞旨如出一手。说者遂以为皆左氏所作,予疑其不必然,乃若润色整齐,则有之矣。试以《诗》证之:《扬之水》三篇,一《周诗》,一《郑诗》,一《晋诗》,其二篇皆曰“不流束薪”,“不流束楚”。《邶》之《谷风》曰“习习谷],以阴以雨”,《雅》之《谷风》曰“习习谷风,维风及”。“在南山之阳”,“在南山之下”,“在南山之侧”;“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在河之浒”,“在河之漘”,“在河之涘”;“山有枢,隰有榆”,“山有苞亻乐,隰有六驳”,“山有蕨薇,隰有杞桋”;“言秣其马”,“言采其虻”,“言观其旂”,“言醿其弓。”皆杂出于诸诗,而兴致一也。盖先王之泽未远,天下书同文,师无异道,人无异习,出口成言,皆止乎礼义,是以不谋而同尔。

译文

《左传》所收录各国的语言、记载、陈诉,遣词造句的意旨如出一人之手。解释这种现象的人就以为都是左氏一人写的,我怀疑不见得如此,至于润色加工那是有的。试以《诗经》证明这一点:国风中《扬之水》 有三篇,一在《王风》 ,一在《郑风》 ,一在《唐风》 ,其中两篇都有“不流束薪”, ”不流束楚”。《邶风·谷风》 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小雅·谷风》 有“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在南山之阳”, “在南山之下”, “在南山之侧”; “在浚之郊”, “在浚之都”, “在浚之城” ;“在河之浒”, “在河之漘”, “在河之涘”; “山有枢,隰有榆”,“山有苞亻乐,隰有六驳”,“山有蕨薇,隰有杞桋”;“言秣其马”,“言采其虻”,“言观其旂”,“言醿其弓。都分别出自各篇,可情致是一样的。原是先王的恩泽为时不远,天下人书写同样的文字,老师没有不同的学说,人们没有不同的风习,出口成言,都受礼义的制约,因此就不谋而合了。

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年),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2]。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视频

扬之水 相关视频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

参考文献

  1. 困学纪闻,古诗文网
  2. 洪迈—南宋著名文学家,搜狐,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