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特洛爾
揚·特洛爾(瑞典語:Jan Gustaf Troell,1931年-),瑞典導演。
揚·特洛爾 | |||
---|---|---|---|
導演 | |||
原文名 | Jan Gustaf Troell | ||
國籍 | 瑞典 | ||
出生 |
1931年7月23日 瑞典斯科納馬爾默 | ||
職業 | 編劇、導演等 | ||
代表作品 | 永恆時刻 | ||
獎項
|
目錄
基本信息
他一般自己寫劇本並充當攝影助理。他被認為是僅次於英格瑪·伯格曼和波·維德伯格的瑞典導演,其現實主義電影具有抒情的特性。
特洛爾生於瑞典馬爾默郊外的Limhamn,他當了幾年小學老師,16歲後開始攝製短片。他曾擔任維德伯格的攝影助理,後來成為了演員。他的表演處女作是《浮生 (1966年電影)|浮生》(1966),該片表現的是一名流浪男孩的生活,根據雍松小說改編。他的第二部影片《誰看見他死去》(1968)獲得第1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特洛爾主要的電影是《移民》(1971)及其續集《新世界》(1972),兩部影片都是講述瑞典貧困農民移居美國的故事。這些電影也是基於瑞典工人作家(如威爾姆·莫伯格)的小說。克斯·馮·西多在他的多部電影中扮演了主角。
特洛爾曾到好萊塢做了短暫而不成功的停留。之後他拍了電影《鷹之行》。1991年的《船長》富有爭議性,獲當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特洛爾還製作了一些紀錄片,如 《Sagolandet》(1988)和《En frusen dröm》(1997)等。在他70多歲的時候,還堅持創作,拍攝了《瑪利亞·拉森的永恆記憶》等片。
現年77歲的瑞典導演楊·特洛爾,是歐洲影壇最具知名度的導演之一。1966年,特洛爾以《4乘4》正式殺入影壇,第二部作品《生活的火花》便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三項大獎,1968年,他的第三部電影《誰見她死去》更是成為柏林影展的特大贏家,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金熊獎在內的五項大獎,成為瑞典最被看好的導演。1971年,他的《大移民》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永恆時刻》則是其時隔37年後二度角逐奧斯卡。傳記片《永恆時刻》講述了瑞典首位女攝影師瑪拉拉森的人生經歷,導演特洛爾的妻子是這位瑪拉拉森的孫女,因此本片對特洛爾來說意義非凡。扮演瑪拉拉森的女演員瑪麗亞·海斯卡尼是瑞典的實力派女星,03年曾獲得過芬蘭維拉獎的最佳女主角。[1]
作品介紹[2]
編劇作品
2012年《最後的審判》
2008年《永恆時刻》
2004年《歐洲二十五面體》
2001年《潔白如雪》
1996年《漢姆生》
1991年《隊長》
1982年《鷹翔》
1977年《Bang!》
1972年《新大陸》
1971年《大移民》
1968年《誰見她死去》
1966年《生活的火花》
1965年《4乘4》
導演作品
2012年《最後的審判》
2008年《永恆時刻》
2004年《歐洲二十五面體》
2001年《潔白如雪》
1996年《漢姆生》
1991年《隊長》
1982年《鷹翔》
1979年《捍衛正義》
1977年《Bang!》
1974年《沒有更好,只有更壞》
1972年《新大陸》
1971年《大移民》
1968年《誰見她死去》
1966年《生活的火花》
1965年《4乘4》
剪輯作品
2012年《最後的審判》
2008年《永恆時刻》
2001年《潔白如雪》
1977年《Bang!》
1972年《新大陸》
1971年《大移民》
1968年《誰見她死去》
1965年《4乘4》
攝影作品
2008年《永恆時刻》
2001年《潔白如雪》
1977年《Bang!》
1972年《新大陸》
1971年《大移民》
1968年《誰見她死去》
1965年《4乘4》
演員作品
1998年《生命不惜任何代價》
製作作品
1991年《隊長》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
1983 | 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鷹翔 | 提名 |
1973 |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大移民 | 提名 |
1973 |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 大移民 | 提名 |
1973 |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大移民 | 提名 |
1972 | 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新大陸 | 提名 |
戛納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
1977 | 第3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Bang! | 提名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
1982 | 第3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 鷹翔 | 提名 |
柏林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
1992 |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 | 隊長 | 獲獎 |
1992 |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 隊長 | 提名 |
1988 |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Interfilm獎-榮譽提及-新電影論壇 | Sagolandet | 獲獎 |
1968 |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 誰見她死去 | 獲獎 |
1968 |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誰見她死去 | 獲獎 |
1968 |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家聯合會獎 | 誰見她死去 | 獲獎 |
1968 |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IWG金匾獎 | 誰見她死去 | 獲獎 |
1968 |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Interfilm獎 | 誰見她死去 | 獲獎 |
1967 |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 | 生活的火花 | 獲獎 |
1967 |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文學藝術電影傳播委員會獎 | 生活的火花 | 獲獎 |
1967 |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 生活的火花 | 提名 |
釜山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結果 |
---|---|---|
2003 | 第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 獲獎 |
意大利大衛獎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
1976 | 第20屆意大利大衛獎歐洲大衛獎 | 沒有更好,只有更壞 | 獲獎 |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
2012 | 第36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 最後的審判 | 獲獎 |
2012 | 第36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美洲大獎 | 最後的審判 | 提名 |
參考文獻
- ↑ 揚·特洛爾1905電影網
- ↑ 揚·特洛爾 Jan Troell豆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