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 小说家,评论家,哲学家 )
小说家,评论家,哲学家
出生 1828年9月9日
国籍 俄罗斯
职业 小说家,评论家,哲学家
知名作品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出身名门贵族,父亲曾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母亲是公爵之女。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姑妈把他抚养长大的。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除了迷恋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外,对其他并不感兴趣,曾多次退学。23岁时,他志愿到高加索服役,后来还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作战十分勇敢。托斯泰十分强壮,按茨威格的叙述,他有一副足以活到100岁的硬朗身体,游起泳来像条鱼,骑起马来像个哥萨克,67岁还能学会骑自行车,70岁还是溜冰健将。80岁还在保持锻炼的习惯。托尔斯泰是一副忧郁的俄国农民长相,从不在意自己的装扮,脸上永远是一副浓密的大胡子,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的面孔是瘦削的发黑的严厉的,仿佛用青铜铸成。他的那双小眼睛,发着灼人的野兽般的光”(蒲宁语)。[1]

目录

视频

Ted教育:为什么你应该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看视频学英语

爱情悲剧

1910年10月28日早上五点钟,82岁高龄的列夫.托尔斯泰在蒙蒙细雨中离家出走,9天后客死在俄罗斯一个小车站的木房里。

他在给妻子索菲亚的告别信中写道:“过去我生活在豪华的环境里,现在我再也不能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下去。我所做的事:脱离红尘。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安静地幽居起来。请你理解这一点,倘若你得知我住在何处,你也别去找我。”

对此,索菲亚做过这样的陈述--“说是留给我的那封信不过是个借口,那是为了让全世界人看的。”

出走的真相隐含在托尔斯泰给女儿的信里:他出走是因为十分恼火妻子“那些间谍行为,永远的责备,处置我的手段,永远的操纵,对我的最亲最有用的男人的仇恨......”

第三次阅读《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当读到最后一段“人们不让我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的跟前去,用力拉住我,把门上了锁,我的心真是都要碎了”。 我亦欲心碎--何等的绝情才能让一个男人在临终前拒绝与相伴半个世纪的老妻告别!

至此,托尔斯泰夫人从1862年18岁嫁给托尔斯泰开始,到1910年托尔斯泰意外离世,坚持了48年的日记戛然而止。托尔斯泰死了,托尔斯泰夫人也死了,心死。

纵观1862年到1909年索菲亚的日记,从她18岁嫁给这位伟人,到65岁,与伟人共度的47年间,他们的婚姻之舟是坚定而平稳的,正如大多数幸福的婚姻。当然任何一段婚姻都不会是死水一潭,总会有风波微澜,更何况是与一位思想无比复杂内心无比矛盾的文豪的结合。非常可贵的一点,托尔斯泰绝不像那些轻佻低劣的下流文人,写过几本空洞肤浅的小册子就借机招摇撞骗、招蜂引蝶,做为一位名满天下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尽管他在精神领域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沙皇,尽管五湖四海的忠实粉丝纷纷前来膜拜瞻仰,(其中不乏女粉),他的个人生活却是相当严肃而自律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内从未传出过绯闻。这从索菲亚坦诚而真实的日记中也不难看出。她的嫉妒都来自于丈夫日记中坦白的婚前经历。而那些过气的嫉妒对于他们的婚姻而言,无伤大雅。至于思想差距、天才的自大自闭、索妮娅性格的锋芒也并未真正地撼动他们婚姻,他们各自承认思想认知的分歧,但依然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他们共同养育了16个子女,三个夭折,这是索妮娅最大的伤痛,然而鉴于那个年代的医疗局限,他们最终还是坚强地走出了这些阴影,肩并肩直面着命运带来的挑战和磨难。[2]

 
圖片來自今日头条-中国好诗词

13个孩子

托尔斯泰34岁结婚,妻子索菲亚17岁,他们生过13个孩子,死了5个,包括一个只活到7岁、天性敏感、也是最被托尔斯泰看好的儿子;其余8个孩子都在这座房子里长大。托尔斯泰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中年时期一段充满家庭乐趣的人生应该就在这座房子里。[3]

这位俄罗斯的文学泰斗,对孩子们满怀爱心,竟能抽出时间给孩子们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童话和故事,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佳话。在雅斯那亚波梁那,托尔斯泰为农民的孩子创立了一座学校,类似的学校在当时极为鲜见。在这里孩子们从不受处罚,同时,学生们也不像其他学校学生们那样懒惰和粗野。托尔斯泰和学生们相处一贯纯朴而认真,如同和成年人相处一样。为使孩子们学习得轻松,他常给他们讲述他的所见所闻,努力让孩子们学习得兴趣盎然。托尔斯泰亲自给孩子们编写了识字课本和字母表,写了一些读物供他们阅读。

“近几年我编写了字母表并把它印刷出来……,我的引以自豪的理想是,让所有俄罗斯两代的孩子们,无论是贵族的还是农民的孩子们,都能学习该字母表。制成这个字母表后,我就可以平静地死去了。”由此可见,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把对孩子们的教育看成他自己何等重要的事。

为了使孩子们有书可读,他亲自写作,转述,翻译约七百篇故事、文章、随笔,并尽量做到“简洁,朴实,最重要的是,易懂”。[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5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47年4月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创作初期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来到彼得堡,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结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

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各国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

1862年托尔斯泰与17岁的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СофьяАндреевна Толстая)结婚,索妮娅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他和妻子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可以确认的是大部分时光他们过得不错,他妻子帮助他管理庄园,这使得托尔斯泰可以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学作品的精雕细刻,在这里,托尔斯泰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进行誊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希布宁却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思想转变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杭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艺术特色

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

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

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人物影响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

人物评价[5]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托尔斯泰被认为是人类史上最顶峰的几个人之一。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看过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后,慨叹自己的全部活动毫无用处,自己的十卷书全无价值。

人们常拿来跟托翁比较的另一位俄国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称“《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无瑕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没有任何一部可与之相比”。

柴可夫斯基称一生最感动的时刻就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艺术家”托尔斯泰坐在他身边听他歌曲流下了眼泪。另一位俄国艺术巨匠列宾则曾为了捕捉托翁耕作的场景,暗地里在波良纳庄园偷偷观察了托翁三个月。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