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慢性真菌病,就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統稱為「真菌病」。真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一類真核細胞生物,真菌可以感染人體的不同部位。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稱為真菌病,發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膚癬菌病由人體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 感染可區分為:表面感染,皮膚感染,皮下組織感染,深部感染和條件性感染。[1]

目錄

病理變化

  1. 輕度非特異性炎,病灶中僅有少數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甚至沒有明顯的組織反應,如腦的隱球菌感染
  2. 化膿性炎,由大量嗜中性粒細胞浸潤所形成的小膿腫,如念珠菌病曲菌病毛黴菌病等;
  3. 壞死性炎,可出現大小不等的壞死灶,常有明顯的出血,而炎細胞則相對較少,如毛黴菌、曲菌感染等;
  4. 肉芽腫性炎。
  5. 上述病變可單獨存在,也可同時存在。不同病菌及其變態反應不同或同一病菌不同時期,其組織反應也不一樣。真菌在人體引起的病變沒有特異性,診斷依據是病灶中找到病原菌。[2]

臨床表現

局部的口腔粘膜、舌、咽部有白色膜狀物質,拭去可見基底部為充血糜爛面,陰道粘膜亦可有同樣表現,但瘙癢顯著。系統性念珠菌感染,包括肺部、胃腸道及敗血症,臨床可有高熱、咳嗽、中上腹痛或不適。

診斷方法

血白細胞中度升高,粘膜白色膜狀物塗片找到芽孢及菌絲。系統性念珠菌感需有胃鏡活檢、痰或支氣管灌洗液培養陽性才能診斷。

真菌特性

真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一類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胞和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胞漿內有完整的細胞器。細胞壁由幾丁質或纖維素組成,不含葉綠素,不分化根、莖、葉。少數為單細胞,大部分真菌為多細胞結構。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營養,能進行有性和無性繁殖。

真菌的基本形態是單細胞個體(孢子)和多細胞絲狀體(菌絲)。目前已有一萬個屬、數十萬種之多,其中絕多數有益於人類,如釀酒、發酵、生產抗生素等;也有些真菌對人類有害,可引起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與醫學有關的真菌達四百餘種,常見的有50~100種,可引起人類感染性、中毒性及超敏反應性疾病。真菌最適宜的生長條件為溫度22℃~36℃,濕度95%~100%,pH5~6.5。真菌不耐熱,100℃時大部分真菌在短時間內死亡,但低溫條件下可長期存活;紫外線和X射線均不能殺死真菌,甲醛、石炭酸、碘酊和過氧乙酸等化學消毒劑均能迅速殺滅真菌。[3]

相關分類

由於致病真菌的不同,又可分為:

  1. 角質癬菌症,如花斑癬等;
  2. 皮膚癬菌病,如頭癬、體(股)手足癬甲癬等;
  3. 皮膚和皮下組織真菌病,如孢子絲菌病等;
  4. 系統性真菌病,如組織孢漿菌病等;
  5. 條件致病性真菌病,如念珠菌病隱球菌病等。其中以皮膚癬菌病的發病率最高,可發生在身體各部位,如會陰、手、足等處。

按照菌落形態,真菌可分為酵母菌(yeast)和黴菌(mold)兩大類,前者菌落呈乳酪樣,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組成,後者菌落呈毛樣,由菌絲組成,故又稱為絲狀真菌。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養時呈菌絲形態,而在組織中或在37℃培養時則呈酵母形態,稱為雙相真菌。

根據真菌入侵組織深淺的不同,臨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淺部真菌

淺部真菌主要指皮膚癬菌(dermatophyton),包括毛癬菌屬(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屬(Microsporum)和表皮癬菌屬(Epidermophyton),其共同特點是親角質蛋白,侵犯人和動物的皮膚、毛髮、甲板,引起的感染統稱為皮膚癬菌病(dermatophytosis),簡稱癬(tinea)。目前淺部真菌病仍按發病部位命名(如頭癬、體癬、股癬、手癬和足癬等),少數按皮損形態的傳統命名,如疊瓦癬、花斑癬。皮膚癬菌病為接觸傳染,不潔的衛生習慣、多汗浸漬、共用拖鞋、毛巾、梳子及接觸患癬的動物是皮膚癬菌傳播的主要途徑。

深部真菌

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多數深部真菌系條件致病,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近年來隨着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物的使用增多,器官移植、各種導管和插管技術的開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條件致病菌的感染機會也不斷增加,同時還發現了許多新的致病菌種。

感染類型

表淺性感染

表淺性感染(superficialmycoses)的真菌病只局限在皮膚表層或毛髮的毛干,通常不是嚴重的疾病,但常造成美容問題。常見的例子包括花斑癬(俗稱汗斑),為糠疹馬拉色氏黴菌(Malasseziafurfur)造成,在皮脂腺中生長,發生於胸部、手臂、背部等,造成表皮較淺或紅棕色的色斑。造成這種真菌過度活躍的原因包括潮濕的天氣與免疫系統較弱時,但此病不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用藥擦拭患部或天氣冷時就會自動痊癒。

皮膚感染

皮膚感染(cutaneousmycoses)的真菌病感染部位包括皮膚真皮、指甲及毛髮基部,雖不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威脅,但通常為慢性,不易治療,且不同於表淺性感染,皮膚感染常會啟動宿主的免疫系統。造成皮膚感染的真菌稱為皮膚真菌(Dermatophyte),相關疾病則常被稱為癬(ringworm或tinea)。皮膚感染通常由毛癬菌(Trichophyton)、小孢癬菌(Microsporum)及表皮癬菌(Epidermophyton)三個屬造成,共約包含41種真菌。毛癬菌可感染皮膚、毛髮及指甲,小孢癬菌只感染皮膚與毛髮,表皮癬菌則只感染皮膚及指甲。香港腳即是皮膚感染的一個著名例子。

皮下感染

皮下感染(Subcutaneousmycoses)的真菌病可感染皮下組織及肌肉等,造成潰傷或腫塊,在這類感染中,真菌通常是透過皮膚上的傷口進入皮下組織,常為慢性感染且不易治療,有時甚至得動用如清創術(debridement)的手術治療。皮下感染型真菌包括許多屬,所引發的疾病大致可分着色芽生菌症(chromoblastomycosis)、真菌足菌腫(eumycoticmycetoma)、褐色絲菌症(phaeohyphomycosis)及孢子絲菌症(sporotrichosis)四種,其中前三種都只發生在熱帶地區。皮下感染的一個例子是玫瑰園丁症,是申克氏孢子絲菌從手部傷口進入造成的感染,因為患者多為農夫或園丁而得名。

系統性感染

系統性或深部感染(systemicordeepmycoses)遍及血液腦脊髓液尿道等,甚至為全身性感染,有可能致命。系統性感染可分病原性(pathogenic)及伺機感染性(oppurtunistic)兩種。

病原性真菌

造成病原性感染的真菌本身就是致命的,其感染通常從肺部開始,並擴散至全身,且此類真菌常為溫感兩型性(thermo-dimorphism),意及在不同溫度下型態有所差異,在一定溫度之下為菌絲型,在其上則為酵母菌(單細胞)型。常見了兩個例子為皮炎芽生菌及莢膜胞漿菌,兩者均為北美洲常見菌種。

伺機感染性真菌

伺機感染性真菌為人體之正常菌種,或環境中普遍存在的菌種,並於人體免疫系統缺失時造成感染,如愛滋病患者、過度服用抗生素者、接受免疫抑制療法(immunosuppressivetherapy)者與遠端轉移癌症患者。最普遍的伺機感染性真菌為白色念珠菌及新型隱球菌,另外常見的真菌如曲菌根黴菌也屬此型,會對肺部造成伺機感染

相關治療

  1. 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鵝口瘡)可用制黴菌素100萬u研成粉末,加甘油少許調成糊狀,塗在口腔粘膜上。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米康唑200~600mg靜脈滴注,每8h一次,亦可用兩性黴素B。
  2. 隱球菌腦膜炎由於腦病引起的病死率很高,降顱壓就很重要,個別病人在作診斷性腰椎穿刺前最好先用20%甘露醇250ml0.5h內靜滴完畢;顱壓高的患者可每隔4~6h用一次甘露醇,亦可加用速尿肌內注射,加強減低顱內壓。兩性黴素B因為靜脈滴注有高熱等反應,因此宜由小量1mg/d開始,逐漸增至30~40mg/d。用藥過程中如反應大,可再減量,但總量一般要2~3g。為減輕藥物反應,最初可加氟美松2~5mg。用藥過程中宜注意心、腎、肝功能的變化,用藥時間長還可出現低鉀等。側腦室內或鞘內用藥首次劑量0.05~0.1mg兩性黴素B,最高劑量在0.5mg左右,加氟美松1~2mg,一般每周2次或1次。北京協和醫院使用兩性黴素B同時常合用5氟胞嘧啶6~8g/d,分次口服。

疾病預防

保持皮膚乾燥及良好的衛生即可避免感染許多局部性的真菌病,且由於真菌感染是接觸傳染性的,在接觸人或動物後洗手可避免感染。此外運動衣物應在使用後馬上清洗,在公共空間穿拖鞋也能避免局部感染。[2]

視頻

什麼是真菌感染?你該知道的常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