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假丝酵母菌属(Candida)隶属子囊菌门,是一类深部感染真菌。假丝酵母菌又称念珠菌,可侵犯皮肤、粘膜和内脏,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大多为继发性感染。假丝酵母菌种类很多,但能对人致病的仅有几种,以白假丝酵母菌即白色念珠菌最常见,致病力也最强,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其它还有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伪热带假丝酵母菌等。[1]

念珠菌
 

中文学名:假丝酵母菌

别   称:念珠菌

界:真菌界

门:子囊菌门

亚   门:半知菌亚门

纲:芽孢菌纲

目:隐球酵母目

科:隐球酵母科

目录

简介

假丝酵母菌属归于真菌界、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对人致病的有白假丝酵母菌( C. albicans)、热带假丝酵母菌( C. tropicalis)、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 parapsilosis)和都柏林假丝酵母菌(C. dubliniensis)等,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多见,可占感染中的75%。白假丝酵母菌又称白念球菌( candida albicans),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人体皮肤、黏膜及内脏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 。

形态特征

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μm,革兰阳性,着色不均匀。可形成芽生孢子和假菌丝,经培养假菌丝中间或顶端可形成厚膜孢子。具有侵袭性的菌株在体内易形成假菌丝 。

假丝酵母菌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呈球形、椭圆形、圆筒形、长条形,有时为不规则形;通过发芽而繁殖,可形成假菌丝,少数形成厚膜孢子及真菌丝。假丝酵母菌为酵母型真菌,芽生酵母在特定条件下转为菌丝后则致病力增强。按细胞壁甘露糖蛋白的主要抗原成分不同可分为A和B两种血清型,据报道免疫功能正常人中A型比B型多2倍,免疫功能缺陷者的A、B两型相等。

白假丝酵母菌在普通琼脂、血琼脂和沙保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在沙保培养基于室温或37℃培养1~3天长出菌落,呈奶油色或呈蜡状,柔软、光滑、湿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培养稍久,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无向上生长的气中菌丝,呈类酵母型菌落。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在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中等大小呈暗灰色。

白假丝酵母菌正常情况下呈卵圆形,白假丝酵母菌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当某些因素破坏这种平衡状态,白假丝酵母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黏膜甚至全身性的假丝酵母菌病。当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损导致内源性感染,如创伤、抗生素应用及细胞毒药物使用致菌群失调或黏膜屏障功能改变、皮质激素应用、营养失调、免疫功能缺陷等。假丝酵母菌为双相菌,正常情况下一般为酵母相,致病时转化为菌丝相。因此在细胞涂片或组织切片中发现假菌丝是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重要证据 。

生存环境

假丝酵母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后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

白假丝酵母菌在室温及37℃环境中均能生长。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类酵母型菌落,表面柔软、光滑,呈奶油色、并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陈旧培养基中菌落颜色变深、变硬或出现皱褶。白假丝酵母菌在玉米粉吐温一80琼脂培养基内室温培养可形成厚膜孢子。在动物血清中37℃2~3小时可形成芽管,是鉴定假丝酵母菌的重要依据。电镜检查致病菌株表面粗糙,有发芽现象 。

发病机理

念珠菌是一种真菌,也是真菌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在显微镜下是呈卵圆形的,有芽孢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当我们的免疫机体下降或者其正常寄居部位的微生态环境失衡,就会容易引起念珠菌疾病,其常常寄生在人的皮肤,口腔以及阴道等部位,而且由于感染的不同部位也会引起不同的疾病。但是念珠菌的对于热的抵抗力并不强,一般加热到60度以上即可杀死该病菌。

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真菌病,会侵犯皮肤表面,严重时会引起内脏和全身的感染,其主要有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慢性,亚急性,急性感染,发病率也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广泛的食用而越来越高,并且有危及到生命的严重后果。

而念珠菌所引起的疾病也有很多,有皮肤念珠菌病,粘膜念珠菌病,内脏念珠菌病,还有念珠菌阴道炎等,其中念珠菌阴道炎严重时会导致不孕,影响夫妻生活,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还会引起其他的疾病。所以对于大部人,特别是女性,可能一生中都会感染后念珠菌,但是经过治疗之后可以很快恢复的。[2]

疾病症状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性感染,可累及皮肤、黏膜等,甚至出现系统性感染。念珠菌是人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当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下降,如大量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之后可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途径致病。医源性污染亦可导致本病发生。临床表现可分为黏膜病变、皮肤病变、系统性感染,及念珠菌所致变态反应性疾患。治疗上应去除一切与本病发生相关的诱因,积极治疗并发的潜在疾病,同时系统或局部应用抗真菌诊疗。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三类:黏膜病变、皮肤病变、系统性感染,以及念珠菌所致变态反应性疾患。分别介绍如下:

一、粘膜病变:

1、口腔念珠菌病:以鹅口疮最为常见。口腔粘膜表面可见灰白色膜状斑,基底潮湿、微红,可有浸渍。新生儿口腔pH值偏低,有利于念珠菌生长,引起本病,或分娩通过产道时发生感染。成人表现与儿童相似,如无明确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病史,注意寻找HIV感染证据,如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或血清抗体阳性。发生念珠菌性唇炎时可出现局部散在糜烂。

2、阴道炎或龟头炎:白色念珠菌是阴道的正常菌群,过度生长可引起严重瘙痒、白带增多等。据统计,70%的成年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糖尿病、应用抗生素及妊娠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可见阴唇出现红斑、浸渍,阴道内可见豆腐渣样分泌物,宫颈充血、肿胀、糜烂。念珠菌性龟头炎或阴茎包皮炎通常由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的配偶传染,在龟头及冠状沟上可见浅红色糜烂及薄壁脓疱,镜检及培养结果常阴性。

3、支气管及肺念珠菌病:患者可有咳嗽、痰多,肺底部可出现罗音,X线可见肺门及支气管影增宽,或如粟粒样结核样的影像学表现。原发肺念珠菌病较少见,常由其他病灶播散或败血症引起,痰涂片易找到念珠菌。

4、消化道念珠菌病:食道念珠菌病常由口腔念珠菌病发展而来。念珠菌性肠炎有时呈“过敏性结肠炎”样表现。婴儿鹅口疮常致肛周病变,伴瘙痒,肠道症状轻微。

二、皮肤病变:

1、擦烂性念珠菌病:最常见于腋、腹股沟、乳房下、脐部等处,在红斑基础上糜烂渗出,边缘呈扇形,周边有水疱、脓疱。

2、甲沟炎及甲真菌病慢性甲沟炎:甲沟红肿疼痛或指 (趾)甲增厚、变硬、带棕色,有条纹。

3、尿布皮炎:常由于不换洗尿布引起,或继发于婴儿肛周及口腔念珠菌病。发生在皮肤上可表现为鳞屑性红斑,出现针尖至粟粒样水疱。

4、扁平苔癣样皮肤念珠菌病:婴儿、儿童多见,好发于颈、肩背等非摩擦部位,伴有轻度瘙痒,有时可呈鳞屑性丘疹样损害,类似扁平苔癣。真菌检查常阳性。

5、念珠菌性肉芽肿:皮损为富含血管的丘疹,其上可见黏着的棕黄色厚痂。面部为好发部位,常伴免疫缺陷及淋巴细胞减少。

三、系统性感染:即念珠菌侵入内脏或血液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尿路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这些应与内科疾病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四、念珠菌所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由念珠菌代谢产物所致的变态反应称为念珠菌疹,常为无菌性成群水泡性损害,位于指间或身体其他部位,代谢产物引发的变态反应还可表现为湿疹哮喘胃炎等,甚至出现过敏性结肠综合征及远心性多形红斑。[3]

相关视频

1、白色念珠菌的一生

2、念珠菌炎有什么症状

参考来源

  1. 念珠菌是怎么形成的?,学习啦网,2016-04-07
  2. 念珠菌严重吗,妈妈网
  3. 念珠菌病诊断及治疗,有来医生网,201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