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
张志和(ZhangZhiHe)(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
张志和 | |
---|---|
出生 | 730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诗人 |
知名作品 |
|
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
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目录
人物经历
少年成名
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初一,张志和在京城长安行馆诞生,因娠前其母梦见有神仙献灵龟吞服,取名龟龄。
张志和童年聪明伶俐,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能做文章,且过目成诵。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张志和跟随父亲在翰林院游玩,翰林院宋学士以锦林文集戏之,张志和过目成诵,传为佳话。唐玄宗听说后亲自出题试考,张志和对答如流,玄宗甚感奇异,赐优养翰林院。
天宝六年(747年),16岁的张志和因在道术方面的一技之长,被李亨赏重,增补京兆户籍,游历太学。
平步青云
天宝十年(751年)张志和弱冠之年,太学结业,太子李亨为张志和亲赐御名,改名志和,取字子同。以其之聪明能干,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事,留在翰林待用,供奉东宫,享受八品(上)待遇,掌受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给纸笔。
天宝十一年(752年),张志和恩准回家省亲时,协助地方官吏除奸灭盗,功绩显著,誉为"神张"。
天宝十二年(753年),张志和外擢杭州,候补杭州刺史,除土豪恶霸李保。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陷洛阳。张志和随太子李享转战灵武一带,擢除朔方招讨使。
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756年),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享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张志和与舅李泌时常献计于肃宗,征调回纥兵,谋"三地禁四将计",败安禄山于河上,取得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略性胜利。擢授张志和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享正三品待遇。
归隐田园
至德二年(757年),张志和由外官擢至内官,奉上皇还西京,封(吏部)金紫光禄大夫,仍享正三品待遇。然而肃宗为了急于收复京师,掌控内外局势主动力,答应了回纥苛刻的条件,张志和力谏肃宗收回成命,纳陈时事,于是,张志和"坐事贬南浦尉"。同年,张志和父张游朝卒。
至德三年乾元元年(758年),张志和以"亲丧"为由脱离官场。
张志和虽受贬任南浦尉的处分,但肃宗为了树立自己的亲信,笼络人才,加上张志和母新丧,经量移后,赦张志和无罪,并赠奴、婢各一个给张志和,同时敕加赠张志和母亲为秦国贤德夫人,赐表白四段、白银二千四百两,以荣葬之资,意欲让张志和守孝三年期满后再回朝廷效力,暂回原籍,以资待用。张志和回老家后,葬母于祁门赤山镇西五里之润田,亲自负土崇圹,并结庐于墓侧,植柏成林,朝夕拜哭,克尽孝道。
上元二年(761年),张志和在祁门润田守孝三周年期满,妻程氏又卒,遂无复宦意。为了逃避唐肃宗的寻访,只带了渔童、樵青,告别亲朋好友,游黄山、绩溪等地。然后复游吴楚山水,最后来到湖州城西西塞山渔隐,自称烟波钓徒。在此,写下了著名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宝应元年(762年),张志和在湖州西塞山渔隐第二年。结识在苕溪隐居的茶圣陆羽和在与西塞山毗邻的杼山隐居的诗僧皎然等,开始撰写《玄真子》著作。
广德二年(764年),张志和在湖州隐居第四年,《玄真子》撰写完成,遂改自称烟波钓徒为玄真子。
广德三年永泰元年(765年),张志和在湖州隐居第五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祖基因赤山镇改县治,被朝廷占领用来做县置,家中李夫人又新逝,加之以前被贬,促成他的意志更消极薄弱,使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志和兄张松龄恐怕志和浪迹不归,在会稽东郡山阴县筑茅斋,作《渔父词》招劝张志和回家。张志和作《平原留题》诗,到会稽东郭开始陆地隐居生活。
大历二年(767年),张志和在会稽东郭隐居第三年。开始撰写《大易》十五卷,并作《太寥歌》。
大历四年(769年),张志和在会稽隐居第五年。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会稽完成《大易》十五卷的撰述工作,《大易》共十五卷三百六十五卦。
溺水身亡
大历九年(774年)冬十二月,张志和在湖州东平望驿莺脰湖,因酒醉溺水而逝,年四十二岁。
人物成就
诗词
张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的《渔父词》源于吴地吴歌中的渔歌,他的五首《渔父》词,特别是第一首,词调与意境完全相符,再衬之以美好的自然山水,境高韵远,很有艺术魅力,因此广为传诵。晚唐释德成39首《渔父拨棹子》中,有36首的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亦有《渔父》词十八首,不仅其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并直接运用到道教的术语中。此后的和凝、欧阳炯、李珣、李煜所作《渔父》,其内容大同小异。均受张志和《渔父》词的影响。可见对后世的词人影响之大。
张志和的《渔父词》问世仅七年时间就传到了日本,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并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列入日本的教科书。
张志和的《渔父词》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填词历史和以后词人的风格曲调,吴越一带的地方戏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同时对海外汉诗人的影响更大,直接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
道学
张志和将自己修炼的心得辑为一部十二卷三万言的《玄真子》。《玄真子》模仿《庄子》、《列子》,以假设寓言问答,以论述天地造化,有无、方圆、大小等哲理问题,是《道德经》的深入和补充,或者说是对《道德经》的一个具体释例,其大旨是在吸收唐代道教重玄思想的基础上,解释道家虚无玄妙之说,如书中把"玄真"解释为"无自而然,是谓玄然;无造而化,是谓真化之玄也,无玄而玄,是谓真玄;无真而真,是谓玄真。"所以《道德经》和《玄真子》的关系,也就一个是纲领、一个是细则;一个是抽象、一个是具体而已。后人称其"著作玄妙,为神仙中人"。
此外,《玄真子》外篇中有虹的成因及人工造虹方法的记载。
天文
张志和关于天地关系的理论,颇近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 "盖天说"。其不同之处在于,张志和并不认为地是倾斜的,西北高而东南低。天地间是无形质的碧虚,这又与古代天文学中的"宣夜说"相合。这是张志和吸引古代天文学的地方(宣夜说出在汉末以前)。进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张志和对日月之关系的精湛解释。
个人作品
著作
张志和著作主要有《玄真子》十二卷和《大易》十五卷。
《玄真子》据陈振孙《书录解题著录》云原书有十二卷,南宋时已残缺,仅存三卷。今《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又《四库提要》著录此书一卷。书分三篇,上卷曰《碧虚》、中卷曰《𬸚𬸦》、下卷曰《涛之灵》。
《大易》十五卷见《道藏》32部《玄真灵应宝签》。
诗作
《全唐诗》中录有九首,安徽祁门县张村庇张氏后裔收藏的《张氏宗谱》中存录四首,共十三首。而《张氏宗谱》中的一首《渔父》诗与《全唐诗》中一首重复,这样张志和真正的诗词作品只有十二首传世(7诗5词)。
张志和诗作 | ||
---|---|---|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 《自歌》 | 《平原留题》 |
《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 | 《空洞歌》 | 《滥仙》 |
《太寥歌》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 《渔父·钓台渔父褐为裘》 |
《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 | 《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 | 《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 |
《自叙·世事艰难如意少》 | ||
注:《自歌》另说北宋徐俯作 |
人物评价
●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张志和,或号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鲁公典吴兴,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随句赋像,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非画之本法,故目为逸品,盖前古未之有也,故书之。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志和性高迈,自为《渔歌》,便画之,甚有逸思。
● 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
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宾。於戏!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欤?
● 明·董其昌《画旨》
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历代唯张志和可无愧色。
●《唐七律隽》
玄真自称烟波钓徒,此盖借淮父以自写照,而成绝妙好辞。语意惊拔,有目空千古之慨。与少陵暮归之作,同一格调,而尤觉超妙,以襟度洒落故也。然少陵是用世人,玄真是出世人。出世用世原有两种不同,出世者本无用世心,用世人作不得出世语。
史书记载
● 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
● 唐·陈少游《唐金吾志和玄真子先生行状》
● 《续仙传·玄真子》
● 《新唐书·列传·隐逸》
● 《诗话总龟》
● 宋·谢琎《润田张氏续谱序》
● 《唐才子传》
● 明《祁阊志·先达篇》
家庭成员
祖父
张弘,字弘道,张志和祖父。为饶之浮梁州判,后弃官寓居歙州之赤山镇,夫人王氏终于任。
父母
张朝游,张弘第三子,张志和父亲。清真好道,著《南华象说》十卷,又著《冲虚白马非马证》八卷。历任监视御史,东宫侍讲。寿终,奉敕加旌赠太师尚书。
张志和的母亲姓李,著名宰相李泌是张志和母亲的亲弟弟。
兄弟
张志和一共兄弟三人,大哥叫张松龄,二哥叫张鹤龄。
子女
三个儿子,张衡、张卫、张衢。
卒年争议
关于张志和死讯的书籍,虽众说不一,但都持张志和是在颜真卿任湖州剌史期间溺水而亡的观点(颜真卿在大历七年(772年)十一月受命委以湖州刺史,次年(773年)一月到任,直到大历十二年(778年)八月卸任年)。而张志和在哪一年去世的, 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1、潘慎《唐五代词鉴赏辞典·词人小传》、胡云翼《唐宋词一百首》、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新版《辞海》等一些的书籍或文献上都认为张志和卒于约810年。
2、华夏出版社出版的《道教大辞典》称张志和死于772年。
3、陈耀东在《唐才子传校笺·卷三·张志和传》和《张志和著作考》中据《颜鲁公文集·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考证认为张志和卒于773年。
4、山东省地方志办编修的《颜真卿志》认为张志和似乎是死于大历十一年(776年)。
5、祁门润田《张氏宗谱》中载:"张志和,卒于唐大历九年(7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