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延平区南平市辖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西溪汇合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51′-26°52′,东经117°50′- 118°40′。总面积2659.7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2012年末)。全区辖6个街道、13个镇、2个乡:梅山街道、黄墩街道、紫云街道、四鹤街道、水南街道、水东街道、来舟镇、樟湖镇、夏道镇、西芹镇、峡阳镇、大横镇、王台镇、太平镇、南山镇、塔前镇、茫荡镇、洋后镇、炉下镇、巨口乡、赤门乡。区政府驻紫云街道滨江中路461号。

地处闽中大谷地最低处,东北部以低山为主,北部以中山为主,南部以中低山为主,西部为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3℃,年降水量1669毫米。为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有沙溪口、里村、吉溪、峡阳等水电站。鹰厦、外福、横南铁路过境并设站,316、205国道于境内交会,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可通航,为省内水陆交通枢纽。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设境内。名胜古迹有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九峰山、明建双塔[1]

目录

历史沿革

东汉建安元年(196)析侯官县北乡置南平县,属会稽郡南部,晋太元四年(379)改延平县,属建安郡。南朝宋泰始间(465─471)复名南平县。唐武德三年(620)改延平军,属建州,上元元年(674)延平军改为剑州。五代闽曾改延平镇、永平镇、龙津县、镡州;天德三年(945)复为延平军,旋改剑浦县,属剑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属南剑州,景炎元年(1276)右丞相文天祥于此设都督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复称南平县,属延平府。明清属延平府,民国初属建安道。1949年5月4日解放,属南平专区。1956年析南平县城区及东坑、塔下5乡设南平市,1960年裁县入市。1971年后属建阳地区、南平地区。1995年撤南平地区设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1996年,延平区面积2654平方千米,人口约46万人。辖6个街道、13个镇、3个乡:梅山街道、黄墩街道、紫云街道、四鹤街道、水南街道、水东街道、来舟镇、樟湖镇、夏道镇、西芹镇、峡阳镇、大横镇、南山镇、洋后镇、塔前镇、王台镇、茂地镇、太平镇、炉下镇、巨口乡、大洋乡、赤门乡。区政府驻府前路。(235个行政村、75个居委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延平区常住总人口488818人,其中:梅山街道24038人、黄墩街道34932人、紫云街道48192人、四鹤街道53708人、水南街道42420人、水东街道29207人、来舟镇9555人、樟湖镇19897人、夏道镇26749人、西芹镇32414人、峡阳镇21981人、南山镇23927人、大横镇17013人、王台镇19235人、太平镇16379人、塔前镇19555人、茂地镇5033人、洋后镇9466人、炉下镇11465人、巨口乡9505人、大洋乡5504人、赤门乡8643人。

2003年,黄墩街道析出安丰村,划归茫荡镇管辖,同时,将茫荡镇政府驻地由茂地村迁移到安丰村。2003年末,延平区户籍人口49.02万人,其中非农业[2]人口27.15万人。辖6个街道、13个镇、2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延平区常住总人口467875人,其中:梅山街道29942人,黄墩街道32252人,紫云街道53174人,四鹤街道65431人,水南街道40059人,水东街道38626人,来舟镇8336人,樟湖镇15242人,夏道镇27558人,西芹镇23594人,峡阳镇16004人,南山镇17884人,大横镇14357人,王台镇16306人,太平镇13390人,塔前镇15630人,茫荡镇11023人,洋后镇7143人,炉下镇11834人,巨口乡5062人,赤门乡5028人。

视频

延平区 相关视频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介绍片
延平区党代会用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