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延平區南平市轄區。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西溪匯合處。地理坐標為北緯26°51′-26°52′,東經117°50′- 118°40′。總面積2659.7平方千米。總人口50萬人(2012年末)。全區轄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王台鎮、太平鎮、南山鎮、塔前鎮、茫盪鎮、洋後鎮、爐下鎮、巨口鄉、赤門鄉。區政府駐紫雲街道濱江中路461號。

地處閩中大谷地最低處,東北部以低山為主,北部以中山為主,南部以中低山為主,西部為低山丘陵。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9.3℃,年降水量1669毫米。為南方三大杉木產區之一。有沙溪口、里村、吉溪、峽陽等水電站。鷹廈、外福、橫南鐵路過境並設站,316、205國道於境內交會,閩江、建溪、富屯溪、沙溪可通航,為省內水陸交通樞紐。茫盪山自然保護區設境內。名勝古蹟有南劍州重建州學記碑、九峰山、明建雙塔[1]

目錄

歷史沿革

東漢建安元年(196)析侯官縣北鄉置南平縣,屬會稽郡南部,晉太元四年(379)改延平縣,屬建安郡。南朝宋泰始間(465─471)復名南平縣。唐武德三年(620)改延平軍,屬建州,上元元年(674)延平軍改為劍州。五代閩曾改延平鎮、永平鎮、龍津縣、鐔州;天德三年(945)復為延平軍,旋改劍浦縣,屬劍州。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屬南劍州,景炎元年(1276)右丞相文天祥於此設都督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屬南劍路,大德六年(1302)復稱南平縣,屬延平府。明清屬延平府,民國初屬建安道。1949年5月4日解放,屬南平專區。1956年析南平縣城區及東坑、塔下5鄉設南平市,1960年裁縣入市。1971年後屬建陽地區、南平地區。1995年撤南平地區設地級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

1996年,延平區面積2654平方千米,人口約46萬人。轄6個街道、13個鎮、3個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南山鎮、洋後鎮、塔前鎮、王台鎮、茂地鎮、太平鎮、爐下鎮、巨口鄉、大洋鄉、赤門鄉。區政府駐府前路。(235個行政村、75個居委會)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延平區常住總人口488818人,其中:梅山街道24038人、黃墩街道34932人、紫雲街道48192人、四鶴街道53708人、水南街道42420人、水東街道29207人、來舟鎮9555人、樟湖鎮19897人、夏道鎮26749人、西芹鎮32414人、峽陽鎮21981人、南山鎮23927人、大橫鎮17013人、王台鎮19235人、太平鎮16379人、塔前鎮19555人、茂地鎮5033人、洋後鎮9466人、爐下鎮11465人、巨口鄉9505人、大洋鄉5504人、赤門鄉8643人。

2003年,黃墩街道析出安豐村,劃歸茫盪鎮管轄,同時,將茫盪鎮政府駐地由茂地村遷移到安豐村。2003年末,延平區戶籍人口49.02萬人,其中非農業[2]人口27.15萬人。轄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延平區常住總人口467875人,其中:梅山街道29942人,黃墩街道32252人,紫雲街道53174人,四鶴街道65431人,水南街道40059人,水東街道38626人,來舟鎮8336人,樟湖鎮15242人,夏道鎮27558人,西芹鎮23594人,峽陽鎮16004人,南山鎮17884人,大橫鎮14357人,王台鎮16306人,太平鎮13390人,塔前鎮15630人,茫盪鎮11023人,洋後鎮7143人,爐下鎮11834人,巨口鄉5062人,赤門鄉5028人。

視頻

延平區 相關視頻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介紹片
延平區黨代會用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