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原圖鏈接來自 圖蟲網 的圖片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於中國四川省廣元市城北,1961年3月4日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崖造像開鑿於北魏晚期,隋、唐、宋、元、明均有鑿建,以唐代居多,清代後未再開鑿新的造像。造像沿嘉陵江東岸分布,南北長388.8米。原有造像一萬七千餘尊,1936年修建川陝公路時毀去大半,現存龕窟848個,造像七千餘尊[1]。主要龕窟有大佛洞、三聖堂、藏佛洞、蓮花洞、千佛窟等。

1956年8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共400餘龕。1980年7月7日重新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基本概況

千佛崖造像是四川境內規模最宏偉的石窟群,在長約420米、高約40米的崖面上,龕窟密布,重重疊疊,多達13層。根據清咸豐四年(1854年)所立的石碑記載,全岩的造像有一萬七千餘座。但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時,炸崖開路,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毀。現存大小龕窟四百多個,造像七千餘尊。根據《廣元縣誌》的統計,有唐刻二十七段、五代刻五段、宋刻二十六段、元刻二十六段、明刻八段、無年號者四十一段,另有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的文字題記和摩崖碑刻一百多通。

景點特色

千佛崖造像以大雲洞為中心,分為南北兩段。南段著名的龕窟有大佛洞、蓮花洞、牟尼洞、千佛洞、睡佛龕、多寶佛窟、如意輪觀音等;北段著名的有三世佛窟、無憂花樹佛、彌勒佛窟、三身佛龕、菩提像窟、盧舍那佛龕和清代的藏佛洞等,薈萃了從南北朝、唐、宋到清代的石刻作品,雕刻精細,造型優美,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詳細介紹

大雲洞在千佛崖的中心,高3.8米,寬3.6米,深10.6米。窟的正中是彌勒佛立像,肩寬體胖,圓臉彎眉,袒腹含笑,坦然無憂。像的後邊是錐形的石壁,兩邊雕刻有眾多的小龕及排列有序的菩薩像,左右壁鑿出兩個深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共七尊造像。南北兩壁採用半雕法,刻出觀音148尊,均華冠盛服、腳踏雲蓮,氣勢不凡。

大佛洞和三聖龕內的佛祖容貌清秀,眼小唇薄,通肩的佛衣折褶直線陰刻,有軟而薄的質感。脅侍突額高鼻,唇溝深陷,表情淡雅;頭上兩髯高聳,兩耳各懸有一條飄帶,帔肩搭交於腹前。從蓮台、佛龕、蚊龍拱眉等造型特徵來看,都與其他龕窟的風格不同,當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大雲洞右側三聖龕窟中有南朝梁天成元年(555年)的文字題記,窟的中三龕造像,面相古樸,衣飾典雅,與大佛洞的造像相似,同屬於千佛崖最早的造像[2]

蓮花洞因為藻井的正中有一朵直徑1.2米的蓮花而得名。蓮花周圍的牡丹是宋人所繪,蓮蓬繪成中國道教的「八卦太極圖」。洞的東、北、南三壁各雕造一個大龕,內刻一佛二脅侍,佛像方臉寬肩,身着圓領通肩的大衣,外披袈裟,袒右肩,背後有桃形的光環。三龕的空隙處又造佛、羅漢、觀音等96個小龕、130多尊。睡佛龕中,釋迦牟尼側身而臥,神態安詳,像身後的眾弟子,有的捶胸,有的慟哭、抽泣,各具姿態、表情各異。兩端各站立一菩薩,背依婆羅雙樹,樹幹上各有一蟠龍。窟龕的北壁浮雕有兩組佛「自焚金棺」的故事。此龕是唐代石刻造像的傑作。

千佛崖還有許多小龕,雕鑿細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身着胡服的樂工、隨曲飛舞的飛天、脅生雙翅的飛人、身着銷甲的勇士,以及各種飛禽走獸、神話故事等等,內容十分豐富,是研究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的寶庫。

視頻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相關視頻

中國佛教摩崖造像瑰寶——千佛崖
廣元旅遊,皇澤寺保證完好的千佛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