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备借贷便利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 SLF)是一种央行提供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目的是保持货币市场的稳定和满足银行间市场短期流动性需求。常备借贷便利是一种由中央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和流动性状况灵活调整的政策工具。
常备借贷便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市场稳定:常备借贷便利通过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有助于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降低市场波动。这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
2. 利率调控:常备借贷便利的利率可以作为货币市场利率的风向标,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常备借贷便利的利率,引导市场利率水平,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 经济调节:常备借贷便利的使用有助于央行更好地调节经济,通过向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4. 货币政策传导:常备借贷便利有助于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过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从而影响实体经济。
5. 金融市场影响:常备借贷便利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利率、资金成本和市场预期等。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常备借贷便利的利率和规模,影响金融市场的表现和稳定。
总之,常备借贷便利作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维护货币市场稳定、调节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等途径,常备借贷便利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
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 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资料参考前海首华,同时也希望能对您产生帮助。\x0d\x0a主要特点\x0d\x0a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x0d\x0a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x0d\x0a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中期借贷便利与常备借贷便利的区别是什么? 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其实可以从文字上区别,中期相对的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般几个月;常备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都是一种货币政策,为了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对市场产生影响。
中期借贷便利,是指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累计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21948亿元,向金融机构投放中期基础货币,引导其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15年各季度分别开展MLF操作10145亿元、5145亿元、3600亿元和3058亿元,期末MLF余额为6658亿元。上半年,操作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下半年,将期限延长为6个月,利率为3.35%,为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11月又将其利率下调至3.25%。
目录
设立原因
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各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波动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有所加大,尤其是当多个因素相互叠加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出现市场短期资金供求缺口难以通过货币市场融资及时解决的情形,不仅加大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而且不利于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总量。为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流动性供给及调节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波动的能力,为维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保障。
我国创设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它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短期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1]
常备借贷便利应用
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央行同时公布了2013年1-9月开展此项新工具的操作情况,6-9月余额分别为4160亿元、3960亿元、4100亿元、3860亿元。央行表示,在2013年春节和6月份流动性异常波动时,都采取了相关操作。2014年10月,中金报告称央行将用PSL再次释放近4000亿流动性。中金报告透露,央行此次投放方式不是此前所传的SLF,而是需银行提供债券质押的PSL。中金认为,此举再次释放了流动性宽松的信号,尤其是在实际M2增长明显低于政策目标的情况下。[2]
常备借贷便利功能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2月11日宣布,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向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央行表示,此举旨在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据了解,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是短期流动性调节方式的创新尝试,主要解决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正常流动性供给的渠道。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的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采取质押方式发放。[3]
视频
常备借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