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巴拉那河北岸的耶稣会传教区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巴拉那河北岸的耶稣会传教区位于东方地区伊踏普昂的建筑物遗址是由耶酥传道会的会员于17世纪创建的,16世纪末期,耶酥会的会员们便迁入到这块素以瓜伊拉而闻名于世的城镇。199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教区是天主教[1]使用的一种管理区域或机构,由数个堂区组成,并设有一位主教[2]担任最高领导者。1946年,中国天主教正式实行圣统制,将原有的传教区性质的代牧区改为正式的教区。此后共设有21个总教区、100个教区,以及30个宗座监牧区(初具雏形、尚未成立正式教区的传教区域),目前仍是圣座认定的教区划分。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塔瓦兰格的耶稣和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   

英文名称: Jesuit Missions of La Santisima Trinidad de Parana and Jesus de Tavarangue   

国家: 巴拉圭  

所属洲: 南美洲  

批准时间: 1995

批准标准

1995年根据文化 遗产遴选标准C(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7届会议报告。

简介

781-001这些位于东方地区伊踏普昂的建筑物遗址是由耶酥传道会的会员于17世纪 创建的,16世纪末期,耶酥会的会员们便迁入到这块素以瓜伊拉而闻名于世的城镇。对于在南美的入侵及探索的过程中,这些耶酥会的会员们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印第安人实行的保护政策包括:为印第安人所建造的避难所;对 印第安人施行包括宗教等在内的各种教育。人们从这些传道会的建立上,可以目睹当年传教士在热情的履行其职责时的一隅。耶酥会的艺术作品并不代表着他们所作出的贡献,而位于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的教堂则体现了当地印度文化与基督教的完美融合。

这些遗址如今都已经成为废墟,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是其中最为完整的,这个教区中有一个小教堂和一个大教堂、一所大学、一座修道院、墓地、一个产品供自用的菜圃兼果园、一座钟楼、工作厂房及几间民用住房。位于塔瓦兰格的耶稣传道会遗址尽管有大部分已倒塌毁坏,但其规模依然比较壮观。虽然位于达米安的桑托斯 科斯梅中的大教堂从来就未得到完整的保存过,然而直到今天,这个大教堂依然是当地居民频繁来此进行膜拜的活动场所。人们从这些 建筑物的废墟中,轻而易举的就能想象出这些建筑物在昔日所呈现的辉煌。

世界遗产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拉那河北岸的耶稣会传教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拉那河北岸的耶稣会传教区,位于巴拉圭南部的伊塔普阿省,距首都亚松森东南约270千米。耶稣会是伊古那提乌斯·迪·罗约拉1543年在巴黎创立的。

创建6年后,受罗马教皇保罗三世委托,耶稣会在世界各地传教。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传教士们在南美各地建立了30多个印第安教区,其中巴拉圭8个,阿根廷15个,巴西7个。 巴拉圭的8个教区中伊塔普阿省的3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圣胡斯麦·依·达米安是教区中现存最古老的村落,1632年建于巴西,1740年迁到这里,主要遗迹有墓地、印第安人的房屋和日晷等。 1685年建成的塔拉曼族教化村,至今还能见到教化村落特有的街市,中央是广场,四周是住宅和公共建筑物。1706年建成的最重要的殖民城市托利尼达多,是 耶稣会传教士、着名建筑家佛安·巴乌提斯塔· 普利莫利设计的。许多精美绝伦的石壁雕刻保存至今。

评价

除了在艺术方面的贡献之外,十七和十八世纪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机构在银河盆地不仅传播了对基督的信仰,而且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天主教,中国政府网,2017-10-23
  2. 主教是什么?,新知网,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