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差异教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差异教学对于差异教学的定义,我国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实质诌议》中指出“差异教学”是在班集体教学中,利用和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在教育测查和诊断基础上、“保底不封顶”,促进学生最大发展为教学目标,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

目录

理论产生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接受教育,最初的教育形式就是个别化教学,我国古代的私塾,书院虽然是很多人在一个班里,但是他们不分班级年级,教师单独辅导每个人,他们都属于个别化教学的组织形式,个别化教学是适应于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水平不高的社会环境的,它的规模小,效率低。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大工业时代,为适应新兴资本主义与工商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从而批判和否定了长期以来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闭状态下长期形成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逐渐确立了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在总结班级授课的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为资本主义大生产“快出人才”做出了明显的贡献

人类进入了20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班级授课制的那种不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需要,教学内容、方法、时间、进度整齐划一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但是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如:第一,由于班级教学是基于共性的教学,不适应现代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趋势;第二,班级授课制的本质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虽然开展了适当的小组学习,但仍不适应现代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趋势;第三,由于班级授课重视的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教材学习,教学不同程度的处于封闭状态,不适应现代化教育开放的趋势。(崔相录)

多年来教育学者为探讨更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很多的方案,小班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普郎特制等,还有的人对按年龄分年级的制度提出了质疑。最终,人们的在实践和探索中,创造并运用差异教学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定义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就是关注某个学生或某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而不是常见的班级授课形式,教师针对学习者的需要做出的响应性反映。同时他提出关注学生差异性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1.表达情绪或开展团队合作的需要;2.在某些技能上对额外教学的需要;3.深入讨论某个问题的需要;4.在阅读段落中得到指导的需要等,教师应该积极响应这些需要。(Carol Ann Tomlinson)“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和兴趣”。(Diane Heacox)

理论基础

(一)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在他的目标分类学中提出了不同水平的思维,这可以明确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具有多大的挑战性。根据目标分类学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是具有挑战性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可以促进所有学生以较高水平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和基础课程紧密相关的教学指导,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思维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知识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要求学生回忆先前学习过的事实或其他信息;理解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要求学生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做事;分析要求学生剖析并批判性地审视某个想法;评价指根据一系列指标判断某事物的价值;综合是把事物用新的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六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是教师进行差异教学的基础,给学生不同难度的挑战,这六层次更是进行差异评估的基础。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加德纳在批判了智商测试的前提下,提出了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具体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的提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可看待人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以赞许的眼光看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扬长补短;同样评估的时候要考虑的多元智能的理论,评估的方式要适合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

(三)课堂教学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差异教学的另一个理论基础,它力图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结构”都达到优化的程度,而且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效果也是最优化的。“教学最优化”就是“从顺利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消耗师生时间的观点出发,有科学依据地选择并实施既定条件下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学最优化的标准:(1)每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发展上都达到符合他最近发展区内实际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2)教师和学生均遵守卫生学规定的用于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教学最优化的方式体系是指教学过程的所有基本成分——任务、内容、条件、方法、手段、形式、结果——最优化方式的总和,并且不是彼此孤立的算术总和,而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教学区别

(一)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一些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在教学内容上,给与较广的材料,并用工艺学来扩大个人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上,使学生认清教学目标和评定成绩的标准,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课程和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途径进行学习,以达到规定的教育目标,并可自定学习进度与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劝告和提供咨询,帮助学生选定或设计学习活动,鼓舞学生个人的创造性,而非提供信息。

差异教学不是个别化教学,即使有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个别化教学。一个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教师会面对每一个初级学生会感到很疲惫,没有人希望教育者变成这样。当一个教师回答一个正在迷惑的学生的问题的时候,他站在学生身旁让他们感到安定,建议他们改变研究资源或者建议他们改变方法,这个教师就是在进行个别化教学同时也是差异教学,但是个别化教学是暂时的和必要的。差异课堂要求学生单独的学习或者在小组里学习,有的学生主要是在集体教学中学习,有的学生在小组中学习还有的学生单独的学习。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教室中的多群体或者最后单元的多种选择就是差异教学了,这并不是差异教学的根本特征,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是否分组,或者提供多种选择,这都是建立在教师要对她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当教师用评估来引导教学决定的时候,他就在进行差异教学了。

(二)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来的[1],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以教为中心”的思想。从“施”字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因材施教是在个别教学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思想和策略。提倡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和原则的人们普遍认为,因材施教是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一规律的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每个人的素质、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不同[2],以及主观努力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处在同一年龄阶段中的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又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教育、教学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特殊措施,以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这种以“适应”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看似合理,实则既不合理,也难以实践。

而他们的本质区别是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关注的则是“教如何更好的为学服务”。差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求教师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差异教学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是全班、小组与个别教学的组合教和学是不可分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并认为任何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教学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差异教学既看到学生的共性也看到学生的差异,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的人才。差异教学既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又不消极的适应学生差异,而谋求创造种种条件,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反思

(一)正确认识差异与公平的关系

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差异与公平的关系,教师必须认识为了更好的公平,差异是必要的。进行差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在观念上和行为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当于进行一场改革,改革必然会遭到不理解的人的抵触。孩子在学校能否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公正的对待,就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而实施差异教学,必然在表面上会存在对学生要求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在同一时间做着不同的事情,按不同的进度学习,有的学生分到了小组学习,有的学生单独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的不同等都是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质疑的事情,问题的焦点同时又集中到了评估上来,教师要尽量的和家长和学生交流,以消除家长和学生对差异评价偏见和不理解。告诉家长和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爱好和学习需要,而进行差异教学评估的目的也是要更好的了解学生,以使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使帮助学生在学校取得成功。

(二)改变现有的评估观念,实施差异评估

差异教学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是差异教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差异教学评估,就没有成功的差异教学。传统的评估的唯一方式是考试,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差异评估不同与传统的评估,差异评估还要测查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考查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各方面发展的情况。特别要注意考查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的能力。差异的评估要提供多种教育信息,更注重对学生平时的经常测查,强调通过考试进行及时的反馈、矫正。必要时要采取非正式的评估方式,教师可以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随时记录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也可以校正学生的最后评分。

参考文献

  1. 浅谈因材施教,搜狐,2017-03-31
  2. 教育概念及内容分析,学术杂志网,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