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巧取豪奪
qiǎo qǔ háo duó

近義詞 :敲詐勒索

反義詞

出 處 :《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

體 裁成語

屬 於 :貶義詞

巧取豪奪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 讀音是qiǎo qǔ háo duó,古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所作《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

目錄

原文

三館曝書防蠹毀,得見來禽與青李。

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鶩家雞定誰美。

玉函金鑰天上來,紫衣敕使親臨啟。

紛綸過眼未易識,磊落掛壁空雲委。

歸來妙意獨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

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

君不見長安永寧里,王家破垣誰復修。[1]

典故

宋朝著名的書畫家米芾,生活放蕩不羈,裝瘋賣傻,人稱米癲。他的書畫,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據說,米芾喜歡收藏古代名貴字畫,收藏的辦法卻常常採取欺騙手段。他只要打聽到誰家有古代字畫,就千方百計把它借來,說是觀賞,其實是臨摹。他可以臨摹得和原作一模一樣,然後把摹本歸還給人家,而自己留下真跡。有時把別人的古代書畫珍本借來,經過精心臨摹之後,故意把真跡和摹本混在一起,讓別人選擇。因為他臨摹得十分逼真,別人常把摹本當真跡收下來。

米芾除了騙取別人的書畫珍品外,還採取蠻橫的手段去占有。有一次,米芾乘船時遇見了書畫收藏者蔡攸。蔡攸把自己收藏的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給他看。他一看就不肯放手了,一定要用一幅畫同蔡攸交換。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糾纏不休,最後竟以投河自盡相威脅。蔡攸無奈,只得同意交換。

對於米芾採取的這種騙取占有別人字畫的不正當手段,當時的人就斥之為巧偷豪奪。蘇軾在《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中也說: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

視頻

巧取豪奪

參考資料

  1. 巧取豪奪,小秀才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