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工業城市是個名詞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目錄

名詞解釋

工業城市是工業生產活動在整個地區社會經濟生活中占居主導地位的城市。是工業生產地域組織類型之一,並為工業地區的組成部分。通常由分布在市區、近郊和遠郊的採掘工業和加工工業區與工業點組成。工業城市的工業區和工業點分布相對集中,距離較近,彼此間保持一定的協作關係和生產經濟聯繫,並使用共同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建有統一的居民點系統。工業城市多形成於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基礎雄厚的地區,其規模大小主要取決於工業生產水平和組織系統的發展特點。根據其形成條件,分為採掘工業、加工工業及綜合性工業城市3類。通常在採掘工業基礎上形成的工業城市,專業化程度高,結構簡單,交通線長,居民點分散;在加工工業基礎上形成的工業城市,結構較複雜,布局緊湊,工業用地連片,居民點用地較集中;綜合性工業城市一般工業門類較齊全,工業生產在大經濟區、乃至全國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城市規模較大,並由一個或數個工業區組成。

1898年幾乎與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理論同時,法國青年建築師加尼埃(Tony Garnier,1869~1948)也從大工業的發展需要出發,開始了對「工業城市」規劃方案的探索。他把「工業城市」的要素進行了明確的功能劃分。中央為市中心,有集會廳、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劇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區是長條形的,療養及醫療中心位於北邊上坡向陽面。工業區位於居住區東南。各區間均有綠帶隔離。火車站設於工業區附近。鐵路幹線通過一段地下鐵道深入城市內部。城市交通是先進的,設快速幹道和供飛機起飛的實驗性場地。加尼埃重視規劃的靈活性,給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發展餘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