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來自 每日頭條 原圖鏈接

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字玄暐,為避武則天祖父武華之諱而改以字行恒州井陘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人,祖籍博陵郡安平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與張柬之敬仲曄等人,乘武則天重病,發動神龍革命,迎立唐中宗復辟,封博陵郡王。後遭韋皇后流放而死。

目录

簡介

崔玄暐弱冠以明經及第,解褐汾州孝義、雍州涇陽縣尉、高陵渭南主簿、明堂縣尉、萬年縣丞、少府監丞。尋判度支員外、庫部員外、天官郎中、鳳台舍人。

長安初(701年)為天官侍郎,歷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神龍元年加銀青光祿大夫,遷中書令、上柱國,封博陵郡開國公。崔玄暐為狄仁傑所提拔。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派遣鳳閣侍郎崔玄暐,沙門和尚法藏、文綱等前往法門寺,迎佛指舍利到洛陽供養。

張柬之引楊元琰右羽林將軍,隨後又任命敬仲曄、桓彥範、李湛為左右羽林將軍;並說動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參加密謀,掌握守衛皇宮的北軍。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與崔玄暐、桓彥範敬仲曄袁恕己等乘武則天病重,發動兵變,史稱神龍革命。率禁軍五百餘人,殺入大內,誅殺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又逼迫武則天退位,迎太子李顯玄武門入宮,唐中宗李顯復辟,恢復大唐國號,中宗封張柬之為漢陽王、崔玄暐為博陵王、桓彥範為扶陽王、袁恕己為南陽王、敬仲曄為平陽王,稱為五王。

旋遭韋皇后武三思排擠,武三思以五大臣誣陷韋皇后為由,通過唐中宗頒布,將五大臣流放邊疆。崔玄暐被流放到白州(今廣西博白)死于白州官舍,年六十八;張柬之被流放到襄州(今湖北襄樊),氣憤致死;桓彥範被流放到貴州(廣西貴縣),遭杖殺而死;敬仲曄被流放到崖州(今海南島海口東南),被謀害身亡;袁恕已被流放到環州(今甘肅廣河),被逼至發瘋,後遭擊殺而死。

軼聞野史

崔玄暐年輕的時候,知識淵博,得到了自己的叔叔器重。是博陵家族的一元
662年崔玄暐進京考試,並且成功擔任了天官郎中
701年,崔玄暐升官為天官侍郎,他的性格是非常耿直的,在私底下不收送的禮物賄賂。導致達官貴人所記恨,最終被降職為文昌左丞。
後則為武則天親自教導崔玄暐才能恢復原職。在一段時間後武則天恢復了崔玄暐的天官侍郎。
703年的時候,由於崔玄暐的作風導致了很多人想去消滅他,來俊臣周興等人陷害崔玄暐,並且拿出了偽造的貪污證據。武則天也看出來崔玄暐的清廉,並且將百人全部赦免了罪行。
唐中宗在任聽信了別人的謊言,認崔玄暐貪污有最,將崔玄暐發配邊疆,崔玄暐體弱多病,在發配邊疆的路上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