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岩牡丹屬
原圖鏈接  

岩牡丹屬(Ariocarpus Scheidw.)[1]是仙人掌科、仙人柱亞科的一屬,有約7種。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州地區,由於常年的乾旱炎熱氣候,該屬整個植株在原產地幾乎全埋在地下。植株大多單生,成年株偶爾會從基孳生仔球,具甜菜狀的肥大直根,植株地上呈蓮座狀,頂端附生乳白色絨毛。體色青綠色,附生白粉,株幅根據品種不同從7-20厘米不等,疣狀突起呈肥厚三角形。   龜甲牡丹及岩牡丹屬所有物種因野外種群瀕臨滅絕,皆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物種(自2017年10月4日起生效),除有國家機關證明為非商業進出口行為(例如純科研目的),禁止一切國際間的植株貿易

目錄

基本信息

岩牡丹屬是一屬生長在亞熱帶的肉質仙人掌。其學名來自古希臘文的「橡樹」及「果實」,因它們的果實非常相似。

形態特徵

變態莖,不是人們常見的球形、圓筒形、掌形或柱形,而是較特殊的蓮座彤或螺旋蓮座形。其變態莖是一種突疣體,正面呈各樣銳角三角形,重疊成蓮座形,背面有尖銳的龍骨突或內彎,刺有時看不見或只有簇簇小絨毛;的尖端角質化,銳利或鈍,疣的厚度長短因種而異。疣初時綠色後為灰綠色,也有黃色斑錦。

岩牡丹屬是半埋藏的,有着很大的主根。上部份扁平,直徑為6-12厘米,有三角形的結節,重疊形成橫向的皺紋。它們完全沒有冠,及呈灰色,在其生長地很易收藏自己。疣狀突起呈蓮座狀,綠色灰綠色,表面被白粉,上扁平或微凹,平滑;外觀上看沒有刺,事實上植株中部剛長出的疣突是有刺的,但很小而且早衰,所以看上去沒有。疣突間有白色或淡黃色綿毛,花期夏季。

岩牡丹屬頂有毛,生長几年後會長出粉紅色或黃色的大花朵

岩牡丹屬含有苦味及有的生物鹼,如大麥芽鹼。這些生物鹼可以保護植物本身免於草食性動物所吃。

屬內物種

Ariocarpus agavioides (Castañeda) E.S.Anderson 龍舌蘭牡丹

Ariocarpus bravoanus H.M.Hern. & E.F.Anderson 勃氏牡丹

Ariocarpus bravoanus subsp. hintonii (Stuppy & N.P.Taylor) E.F.Anderson & W.A.Fitz Maur. 辛頓牡丹

Ariocarpus ×drabi Halda & Sladk.

Ariocarpus fissuratus (Engelm.) K.Schum. 龜甲牡丹

Ariocarpus fissuratus subsp. lloydii (Rose) U.Guzmán 連山牡丹

Ariocarpus kotschoubeyanus (Lem.) K.Schum. 黑牡丹

Ariocarpus retusus Scheidw. 岩牡丹

Ariocarpus retusus subsp. trigonus (F.A.C.Weber) E.F.Anderson & W.A.Fitz Maur. 三角牡丹

Ariocarpus scaphirostris Boed. 龍角牡丹

生長習性

喜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土壤排水性好(最好是沙質土壤),土層深的土壤(因有肥厚的肉質直根)。生長季節需充足水分,但不能積水。冬季要求冷涼並保持盆土乾燥,較耐寒。自根植株生長很慢,母株結實率很低,果實成熟時間很長 。

種植

雖然岩牡丹屬生長得很慢,但卻很易種植。它們有塊莖的根系統,特別敏感於土壤情況,最理想的是疏水理想及只有少量腐植質的土壤。需要特別留意避免過度澆水,在澆水前須讓土壤完全乾涸。它們只會在夏天生長期需要水份,也要小心過於寒冷,最低須保持在12℃。

要想植株健康成長,除了擁有強壯的根系吸收及正常的澆水施肥養護外,還需要充分利用光線、溫度及通風條件進行調節,才能保證其健康生長繁殖。

主要價值

開花碩大且顏色鮮艷,是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對象,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參考文獻

  1. 岩牡丹屬簡介.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