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 |
中文名稱;岜沙苗寨 外文名稱;biasha 別名;世界上最後一個槍手部落 所屬地區;貴州黔東南從江縣 下轄地區;大寨 宰戈新寨 大榕坡新寨 王家寨 宰張寨 面積;15平方公里 人口;2548人 電影作品;《滾拉拉的槍》《鳥巢》 岜沙人物;王吉甩 滾拉拉等 |
岜沙苗寨苗族部落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城南6公里處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個寨子裡。
岜沙苗寨至今保留着佩帶火槍(岜沙持槍獲得公安機關特別批准)、鐮刀剃頭、祭拜古樹等古老的生活習俗。岜沙苗寨共有505戶2548人。[1]
岜沙苗寨被譽為"陽光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
目錄
歷史沿革
傳說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個兒子,岜沙人就是第三個兒子的後裔。當年蚩尤被黃帝打敗,率領部落開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長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遷徙的先頭部隊--九黎部落的一支。他們開山劈路、鏖戰熊羆,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時身着自織的無領右開衫銅扣青布衣,直統大筒褲,青布褳,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槍,上山打獵,下河打魚。爬山上樹如履平地,極擅長爬山打獵,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們十分重視自己身體的強壯,狩獵與耕作技術高超,還特別強調裝束和身體的標誌。
岜沙男人非常重視他們的髮髻,髮髻在岜沙苗語中稱為:"戶棍",是男性裝束中最重要的性別標誌--剃掉男性頭部四周大部分的頭髮,僅留下中部盤發為鬏髻,並終生保持這種髮式。據說,這種裝束是從蚩尤老祖時代傳下來的,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所能見到最古老的男性髮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學家尋根來到黔東南,岜沙人還引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因為日本的武士裝束和岜沙人的裝束幾乎沒有二樣,所以有人認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婦女着裝也極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繡圖案,配以銀項圈、手鐲,十分耀人眼目。岜沙人頭上蓄留的髮髻象徵着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徵着那美麗的樹皮。岜沙人認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於祖先選準的這塊寶地,尤其是這片生於斯、養於斯的森林的蔭庇。於是岜沙人對樹木特別崇拜,把樹木當神祭拜。岜沙人說:"人來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從古到今,岜沙從不濫伐樹木,有時不得以為之,也是局限於生活生產所需,其餘概受制約。儘管321國道已於1965年修通過境,可就是從未有車敢到岜沙來拉過一車木材,村民們缺油缺鹽,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樹,肩挑徒步到縣城去零售,從未用車拉過。[2]
岜沙絕無僅有的砍樹"行動",那還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全國各族人民都踴躍投工獻料。懷着對主席無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決定將寨前小山頭一棵全寨視為林中大神、直徑1.2米的千年香樟樹敬獻給毛主席紀念堂。樟樹出寨時,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兩邊夾道目送,一直到塵灰已淨。為志紀念,於樹址處建造了一座八角紀念亭"敬獻毛主席紀念堂香樟木紀念亭。"
地理環境
位置
岜沙苗寨坐落在貴州省從江縣郊外一處海拔550米的山坳上。
氣候
岜沙最佳旅遊季節岜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溫和。7月份最熱,平均溫度25℃;1月份最冷,平均溫度5℃;年平均氣溫在14℃-18.5℃之間。最佳旅遊季節為春、夏、秋。
文化傳統
節日
岜沙的節慶有吃新節。農曆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家家戶戶到田裡摘取谷穗,去殼成米,煮成稀粥或乾飯,與鴨、魚等祭品供奉祖先,然後全家進餐。還有蘆笙節、鬼節等節日。有鬥牛、吃相思、盪鞦韆、集體圍豬、成年剃髮等風俗,特別是剃髮的工具是用鐮刀。民族工藝品有竹編飯盒、銅製針盒、刺繡獵袋、牛角火藥筒等。
1、映山紅節(農曆3月3):正是開春後播種的日子,也是談戀愛的日子(連續三天)。
2、吃鮮節(農曆6月12):岜沙至今保留着稻田養魚的傳統,張五常認為這是最符合經濟學的中國人的傳統智慧。此時稻田已經插完秧,魚兒也肥了,由此得名。活動是盪鞦韆。用稻草編成繩子掛在樹上,盪時必須面對太陽。連續五天,從白天一直玩到晚上,是年輕人的節日,屆時林子裡將有40-50個鞦韆同時在盪。
3、蘆笙節(農曆11月19):此時稻穀已經成熟並且收割到穀倉。活動是殺牛(11月18),鬥牛(11月20)。所有人都要必須穿民族服裝到蘆笙堂吹蘆笙,跳蘆笙舞,參加蘆笙比賽(每個寨子一個蘆笙隊)。11月19那天,小伙子接自己喜歡的姑娘到家裡吃飯,20日一起去看鬥牛,回來時手牽手去對方家裡吃飯。
4、折禾(農曆9月至10月):此時糯米已經成熟,收割後掛在巨大的禾晾上,而且只能男人去掛。在岜沙見過有關折禾的照片,一片豐收的景象,每家每戶門前都是金燦燦的禾晾。
5、苗年(農曆12月初一):這是苗族的傳統新年,近年來已經漸漸沒落,遠不如春節那麼熱鬧。活動是殺雞宰羊,男女青年去山上點篝火談戀愛,連續11天。
戀愛婚姻
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戀愛既自由奔放,又無所顧忌,他們以歌會友,以歌傳情,情歌,飛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領。小伙子們在"遊方"時彼此競爭,像雄鳥一樣爭取姑娘的歡心。春種秋收時節,岜沙特有的"鬧姑娘"就開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帶自己的竹編鈑囿,結伴相約,幫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裡勞動,晚上就聚集在幫忙的主人家裡,喝酒、唱歌,抱姑娘。一個小伙可以同時抱着幾個姑娘。姑娘也樂意讓小伙們抱,哪個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說明她非常有魅力。就會有許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姑娘沒有被小伙子抱過,是很丟人的事。如果某個姑娘被外鄉來的小伙子抱過,她在岜沙人眼中就是魅力出眾的美女啦!所以,但凡有外鄉小伙子來到岜沙,姑娘們會用各種方式挑逗他,讓他把岜沙的姑娘抱個夠。有時候會有膽小的人被大方的岜沙姑娘嚇得狼狽逃跑,姑娘們就會開心大笑起來。在藝術家和遊客看來,岜沙是文化"異類"的典型。村中一排排高聳着的禾晾架,在秋天禾稻收成時便成為美術家、攝影家們注目的對象,而那些按傳統方式勞作的婦女及留着"雞鍵"毛髮的孩子們的遊戲,也能給遊人帶來新鮮的感受。遊人至此,一則驚異於岜沙村環境的美麗奇特,二則感興趣於村寨苗民的簡樸生活,故時常在岜沙流連忘返。岜沙是奇異而豐富的,深入其間,則可感知一個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蘆笙舞
岜沙人崇拜太陽神,每次集會踩蘆笙,男女列隊面向太陽升起的地方,後退七步後才吹響蘆笙起舞。
集會地點蘆笙堂,這是寨子邊山腰的一個平坦之處,大若半個籃球場。此處是岜沙的神聖之地,大凡寨上有重大祭祀活動都在這裡舉行。遠遠地,就聽到山上傳來陣陣的似鼓角齊鳴的音樂。循着音樂,快步走上山頂的古蘆笙堂,岜沙人正在跳一種配樂的集體舞。只見男人們在裡邊一圈排開,雙手捧着大大小小的蘆笙,一邊吹奏,一邊有節奏地晃動身體;女人則在外圍,雙手持手帕,隨着節奏不停地騰挪跳躍。鏗鏘有力的蘆笙古樂,聽起來就像是刀槍劍鳴,大砍大斫,氣勢磅礴,就像是戰場上衝鋒的號角;女人們的舞蹈,節奏相當快,旋轉、跳躍、騰挪跌宕,看起來竟像是猛虎下山一般。
成人禮
岜沙每個男孩在7-15歲之間必須舉行一次成年禮,行成年禮那一天,男孩邀約幾個年紀相仿的夥伴,上山打鳥,下田捉泥鰍,到山澗摸魚……鳥打得越多,魚捕得越多,表明他的本事越大,將來會有出息。然後,小夥伴們聚集在他家裡,喝酒、燒吃捉來的魚鳥,再由房族中的本家鬼師為他剃頭,梳成"戶棍",完成祖上傳來的嚴格儀式,背上父親為他打造的獵槍,就標誌着他的人生進入了獨立的階段。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貴州岜沙苗寨允許村民持槍,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敢於持槍的部落 , 快資訊 2020-04-08
- ↑ 岜沙苗寨獨特的「樹木崇拜文化」 , 快資訊 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