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江公園
岐江公園是在廣東中山市粵中造船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題公園,引入了一些西方環境主義、生態恢復及城市更新的設計理念,是工業舊址保護和再利用的一個成功典範。公園於2001年10月建成,2002年底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年度榮譽設計獎、2003年度中國建築藝術獎、2004年度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和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築綜合金獎。2009年,岐江公園再次憑藉其獨特的設計從美國舊金山捧回了「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獎」。
岐江公園位於中山市區中心地帶,東臨石岐河(岐江),西與中山路毗鄰,南依中山大橋,北鄰富華酒店,東北方向不遠處是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和中山公園,再往北一點就是逸仙湖公園。
岐江公園總體規劃面積11公頃,其中水面3.6公頃,建築3000平方米。岐江公園合理地保留了原場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築物和生產工具,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對它們進行了藝術處理,詮釋了一片有故事的場地,將船塢、骨骼水塔、鐵軌、機器、龍門吊等原場地上的標誌性物體串聯起來記錄了船廠曾經的輝煌和火紅的記憶,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1]
中文名: 岐江公園
建成時間: 2001年10月
面 積: 11公頃
位 置: 中山市區中心地帶
獲 獎: 2003年度中國建築藝術獎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廣東省中山市
開放時間: 全天
目錄
公園概括
類別:城市公園與綠地
地點:廣東省中山市
設計時間:1999年6月-2001年10月
設計委託方:中山市規劃局
建成時間:2002年1月
公園面積:11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主要設計人員:俞孔堅龐偉黃征征邱欽源李向華凌世紅。
獲得獎項:
- 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2002年度榮譽設計獎。
- 2003年中國建築藝術獎。
- 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
- 2004年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築綜合金獎。
- 2008年,岐江公園榮獲第22屆世界城市濱水傑出設計"最高榮譽獎",這是2008年度世界濱水中心授予的唯一"最高榮譽獎"。
- 2009年,獲得了國際城市土地學會 (UrbanLandInstitute簡稱ULI)2009年度ULI亞太區傑出榮譽大獎。
地理位置
中山岐江公園的場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粵中造船廠,作為中山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的象徵,它始於20世紀五十年代初,終於九十年代後期,幾十年間,歷經了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艱辛而富有意義的歷史滄桑。特定歷史背景下,幾代人艱苦的創業歷程在這裡沉澱為真實而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為此,我們保留了那些刻寫着真誠和壯美、但是早已被歲月侵蝕得面目全非的舊廠房和機器設備,並且用我們的崇敬和珍惜將他們重新幻化成富於生命的音符。面對未來美麗的城市,這裡的來龍去脈,屬於勞動與創造者的人文靈光。這個項目由當時尚在初創階段的廣州土人承擔施工任務。面對一個經典的設計,技術和質量上的要求已遠不是最困難的事了,他們追求的是對精神與內涵的更為豐富的表現。本着同樣的目標,工程與設計人員之間不斷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服,其中的諸多事件,使貫徹土人理念的路程充滿歷史意義,甚至就像作品本身一樣,最終成為土人發展史上永遠的經典。
主要景點
景觀
岐江公園內一些主要的景觀、裝置和建築有琥珀水塔、骨骼水塔、紅色記憶、中山美術館等。琥珀水塔位於岐江邊上的榕樹島上,由一座有五六十年歷史的廢舊水塔罩上一個金屬框架的玻璃外殼而成,設計者認為該水塔如同一個古世紀的昆蟲被凝固在琥珀之中一樣,所以命名為琥珀水塔。該水塔頂部的發光體接受太陽能後將在夜晚發光,燈光水塔除了構成岐江夜晚的一景之外,還起了引航的作用。
骨骼水塔是位於公園中間的另一座水塔,最初的設計是將一座廢舊水塔剝去水泥後,剩下鋼筋留在原處,其設計者認為這就如同世界上的人無論男女、貴賤,最終都將歸於一副白骨一樣。不過最初的設計由於原水塔結構的安全問題而不能成功處理,最終用鋼按原來的大小重新製作而成。
紅色記憶是一個裝置藝術作品,該裝置由一個紅色的敞口鐵盒圍成,內有一潭清水,它的一個入口正對着公園的入口,而兩個出口分別對着琥珀水塔和骨骼水塔。設計者的構思來源於粵中船廠所經歷過包括文革十年的那個革命年代,並想通過強烈的紅色讓觀眾聯想起「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的名句。
中山美術館是岐江公園的主體建築,樓高兩層,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該館的外形設計也是採用工業元素為主題,與公園一脈相承。該館的外牆立柱採用檸檬黃色的水泥立柱,上架鐵青色的工字鋼鋼架,並用大幅的落地玻璃相間其中,整個設計如同一個工廠車間。
公園特色
岐江公園場地為原粵中造船廠舊址。至今,場內仍遺留着不少造船廠房和設備。粵中船廠歷經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艱辛而富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滄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艱苦的創業歷程,已沉澱為真實和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你看,那些駐足在公園裡的舊廠房、設備、樹木前的中老年人,久久不願離去,可能正是那曾經熟悉的船塢、車間、燈塔、龍門吊讓他們備感親切,引發了他們對如煙往事的回顧和無盡的懷想……這種讓人感受到不同於其他城市的中山地域文化韻味,正是岐江公園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歷史特色和現代性交融是岐江公園的又一特色。公園以原有樹木、部分廠房等形成骨架,採用原有船廠的特有元素如鐵軌、鐵舫、燈塔等進行組織,反映了歷史特色。同時,又採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構築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囪長影、裸鋼水塔和杆柱陣列等,形成新與舊的對比、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以公園路網的設計為例,該路網採用若干組放射性道路組成,既不用中國傳統園林的曲線型路網,又有別於西方園林規整的幾何圖形,手法新穎,別樹一幟。可見公園在設計上既有新意又具內涵,既能反映出中山工業化進程的歷史,又具有現代社會的特徵,使公園充分體現了自己獨特的個性。親水、保護生態是岐江公園的第三個特色。公園的設計保留了岐江河邊原有船廠內的大樹,保護原有的生態,採用綠島的方式以河內有河的辦法來滿足岐江過水斷面的要求,既滿足了水利要求,也使公園增加了一景———古榕新島。公園還較好地處理了內湖與外河的關係,將岐江景色引入公園。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公園不設圍牆,巧妙地運用溪流來界定公園,使公園與四周融洽和諧地連在一起。親水是人的天性,這條水流的設計正是要讓人們盡情揮灑人之天性。
成功與遺憾
成功經驗
岐江公園是我國城市對工業舊址加以景觀化處理達到更新利用的一個成功典範,留下了很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鑑。主要有:
①水位變化濱水地段的棧橋式水際設計;
② 江河防洪過水斷面拓寬採用挖側渠而留島的設計;
③ 廢棄產業用地元素的保留、改造和再利用的設計。
幾點遺憾
① 對場地的廢舊因素利用得尚不夠充分;
② 對原有豐富的生態環境沒能完全保留;
③ 骨骼水塔和中山美術館因安全原因重建,失去了環境與建築再利用的意義;
④ 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趣味需要,在公園設計中加入一些不和諧的景觀元素。
視頻
中山岐江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