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少年時光(楊進榮)

少年時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少年時光》中國當代作家楊進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少年時光

每個人都有少年時光。有的人的少年時光幸福,有的人的少年時光多難。一個人的少年時光和所處的時代緊密相關。

我的少年時光是在七十年代度過的。計劃經濟時代,加上生來就在靠天吃飯的地方。缺糧缺水,少衣沒錢,好似這是一種普遍現象。貧窮慣了的人,活着是最大的幸福,也是唯一的希望。不是年幼不懂,而是在以貧窮為榮的時代,即使喝湯討飯,穿的破爛不堪,自己從來沒有感覺到恥辱,而是傻呵呵地就把少年時光打發走了。

看着別人誇誇其談地說童年,我則必須一臉茫然地看着遠處。明知遠處是我的難以預料,但卻不願在重溫中一次一次地感受沉重。童年應該是有翅膀的,而我童年的翅膀毫無疑問是失重的一一

玩。所有人的童年都離不開一個玩字。仿佛只有童年,才有無所顧及,忘乎所以的快樂。玩必有玩具。我的玩具是什麼,挑不出來寫在紙面上。直白地說,沒有。1~3年級,娃娃們都玩紙疊的飛機,因我只有一個麻紙本子,沒辦法扯疊,只能在課外活動和中午睌上放學,看他們追來攆去地玩。4~5年級,孩子們大都有了鐵環,上放學的路上,他們追逐鐵環,羨慕地聽鐵鈎子掀動滾起來的鐵環倉啷啷地響,但因沒有鐵環的帶動,我一直都在放學回家隊伍的最後面,並且被撇得很遠很遠。乃至,幾次陰雨天過樊家後川,差點被誤認為狼狗的真狼所咬。

沒有啥玩久了,也就習慣於在沒有的環境中沉默少年時光。

再安分守己的人,也有難以預料的災難。那是秋分前後吧,帶霜的風不是涼,有點滲入骨髓的寒。早晨的樹葉在早霜的虐待下,太陽一曬,撲稜稜如麻雀飛向地面。落葉還沉,落到地面,能聽見它的唉聲嘆氣。起早的人拿上掃帚,背上背篼,前往公路。公路兩旁碗口粗的三排白楊樹,沒來得及黃的樹葉飄飄蕩蕩地墜向地面,人們搶掃樹葉,背回去煨炕餵牛羊。有些青壯年,腳猛蹬大樹,樹葉會掉下厚厚的一層。母親也去了,小腳的她,只能在其他人掃過的地方,把那些犄角旮旯的樹葉連土帶胡墍掃在一塊,揀掉胡墍,撒出土,再把樹葉攬在背篼中。我在人群里蹦蹦跳跳挑揀零星黃透亮的葉子,只覺漂亮,根本不知道如別的孩子一樣拿根棍棍,在路面上劃大圈,搶占住地盤,讓自己家的人來掃。突然發現,不知誰家的孩子把鐵環靠放在一棵樹下,欣喜的我如拾到了一個大寶貝。喊問了幾聲,沒有人應答,便在公路上學滾了起來,一個清晨,學會了滾鐵環,把自己弄得滿身是汗。

鐵環拿到家的第二天,天麻麻亮,鄰家就在我家的敞開的院子裡大喊大罵,睡夢中的我被吵鬧聲驚醒。父親去親戚家不在,哥哥在引黃工程,家裡只有我和母親妹妹,那女的咒罵得嘴角泛白沫,掏了我家幾輩子先人,母親連忙賠情道歉,好似鐵環不是我揀的,真是我偷來的似的。母親越道歉,人家和自己的孩子跳罵地越凶。這時,另一位鄰家走過來:這鐵環真的不是這娃娃偷的,當時我就在他媽媽跟前掃樹葉。況且鐵環在呢,你拿去就算了。還要咋樣!母親把我扽過來,要讓我承認錯誤,給別人陪不是。原本據理力爭的我,一下子眼淚奪眶而出,第一次吼着問母親:為啥要讓我賠禮?為啥?母親拿了父親的皮鞭子,在我穿單褲子的尻蛋子上狠狠地抽了兩鞭子……

多年後,我理解了母親善良的代價,就是吃了一輩子的虧,也要把善良進行到底!遺傳給我,用善良支付塵世,一次次交人吃虧,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那種人!現在想來,我再不會嗔怪母親了,只會認錯一輩子的人,活了百歲;萌及兒孫福報滿滿。養育的我,打擊排擠,小人訛詐陷害,都沒能讓我喪失做人的本真!

學。少年時代,只兩門課,語文,算術(數學),沒有什麼課外作業。語文,都是一根墨棒,從戲台下一直劃寫到教室的走廊。同學中我年齡小也個小,我寫,他們踩,到放學老師檢查,不清楚處,又得補寫。為此,我常常一邊丟眼淚,一邊重新寫。

到了初中,正趕上學黃帥反潮流,批老師斗老師。記得中小學還沒分家,學生很多,開批判會是經常。沒有尊嚴的老師,在每一個學生面前都活得小心翼翼!我因寫了一篇《老師,我愛你》的周記,被紅衛兵隊長發現了,報給了校革委會,革委會天天找我去談話,用現在的話說叫崩潰。晚上說胡話,白天洋打糊塗,提不起精神。幼小的我,不明白愛老師,還有錯?實在想不開。他們把周記和我都交給了派出所。所長姓梁。大高個,穿一身白,戴大蓋帽。他看完周記,半晌沒有說話,抽了根煙,在彈煙灰的間隙,喊另一位幹事,從灶上拿來一個饅頭,讓我吃了回去。鄰出門聽他說:咱們的娃娃,高中出來了,連個信都不會寫,這孩子上初一,能寫出這麼好的作文,不知他是咋學下的……

要感謝周老師啊,自這起事件後,他把圖書館的鑰匙偷偷給了我,並送了我一個燈盞,一有空閒,看周圍無人,我就偷偷溜進圖書館,坐在落滿塵埃的圖書館裡,讀黃昏,送曉月,迎晨霞。有時把書偷偷帶回家,一讀半燈盞油,一個通宵。為此,買不到煤油的父親打過我兩次。待初三,做紙漿桌凳,那麼多顏色發黃的書被撕爛搗碎做紙漿時,我幾乎讀完了館裡的藏書,雖然邊撕我邊流淚。至今,看那幾本字寫得歪歪扭扭的麻紙讀書筆記,我複雜的心情會躍然紙上,想寫點什麼,但又不知如何寫好!

人生的成功總有貴人的攙扶,我的挫折多,遇到的貴人也多。周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雖然我沒有成功,至少在那個什麼玩的東西都沒有的年代,讓我讀了那麼多「無用」的書,這些書在高考和人生中,另類了自己,但它豐盈了我的精神世界,提高了我的認知能力,開拓了我的審美視野,添補了我少年的思想空白。招致非議不少,但終究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拉過架子車,拔過麥;我背過驢糞,拾過柴;我翻過大山,爬過崖;我受過貧窮,夢過未來;我苦心讀過書,背過煤;我當過老師,爬過格;我搞過管理,下過海;……染指生命的每一截,方知生活是一個萬花筒,有黑也有白。讀過並不一定讀懂,認識不一定認得。比如小人我對付不了,與沒格局和胸懷的人始終相處不來。但我對難過的少年時光,至今忘記不得:因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讀到了好多同齡人沒有讀到的書,這些書,開啟了我中年人生的華章,讓我還能在秋風月夜,筆起波瀾,抒發胸意,直抵人性的深不見底和生命的底色。[1]

作者簡介

楊進榮,曾用名綠雲、羅巴、走天涯、西北星,隴上田園詩人,作家,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和鄉土文化的資深研究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