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又名土蠶,切根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年發生代數隨各地氣候不同而異,愈往南年發生代數愈多,以雨量充沛、氣候濕潤的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及北方的低洼內澇或灌區發生比較嚴重;在長江以南以蛹及幼蟲越冬,適宜生存溫度為 15 ℃~25 ℃ 。天敵有知更鳥、鴉雀、蟾蜍、鼬鼠、步行蟲、寄生蠅、寄生蜂及細菌、真菌等。對農、林木幼苗危害很大,輕則造成缺苗斷壟,重則毀種重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小地老虎 | 拉丁學名 |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 別稱 | Black cutworm |
界 | 動物界 | 門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 | 六足亞門 |
綱 | 昆蟲綱 | 亞綱 | 有翅亞綱 | 目 | 鱗翅目 |
科 | 夜蛾科 | 屬 | 地老虎屬 | 種 | 小地老虎 |
目錄
分類地位
種群分布
小地老虎屬廣布性種類, 以雨量豐富、氣候濕潤的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發生量大,東北地區多發生在東部和南部濕潤地區。
形態特徵
卵
饅頭形,直徑約0.5mm 、高約0.3mm ,具縱橫隆線。初產乳白色,漸變黃色,孵化前卵一頂端具黑點。
蛹
體長18~24mm 、寬6~7.5mm ,赤褐有光。口器與翅芽末端相齊,均伸達第4腹節後緣。腹部第4~7 節背面前緣中央深褐色,且有粗大的刻點,兩側的細小刻點延伸至氣門附近,第5~7 節腹面前緣也有細小刻點;腹末端具短臀棘1對。
幼蟲
圓筒形,老熟幼蟲體長37~50mm 、寬5~6mm 。頭部褐色,具黑褐色不規則網紋;體灰褐至暗褐色,體表粗糙、布大小不一而彼此分離的顆粒,背線、亞背線及氣門線均黑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黃褐色臀板上具兩條明顯的深褐色縱帶;腹部1~8節背面各節上均有4個毛片,後兩個比前兩個大1倍以上;胸足與腹足黃褐色。
成蟲
體長17~23mm 、翅展40~54mm,頭、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足脛、跗節外緣灰褐色,中後足各節末端有灰褐色環紋。
前翅褐色,前緣區黑褐色,外緣以內多暗褐色;基線淺褐色,黑色波浪形內橫線雙線,黑色環紋內有一圓灰斑,腎狀紋黑色具黑邊、其外中部有一楔形黑紋伸至外橫線,中橫線暗褐色波浪形,雙線波浪形外橫線褐色,不規則鋸齒形亞外緣線灰色、其內緣在中脈間有三個尖齒,亞外緣線與外橫線間在各脈上有小黑點,外緣線黑色,外橫線與亞外緣線間淡褐色,亞外緣線以外黑褐色。後翅灰白色,縱脈及緣線褐色,腹部背面灰色。成蟲對黑光燈及糖醋酒等趨性較強。
生活習性
小地老虎一年發生3~4代,老熟幼蟲或蛹在土內越冬。早春3月上旬成蟲開始出現,一般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會出現兩個發蛾盛期。
成蟲的活動性和溫度有關,成蟲白天不活動,傍晚至前半夜活動最盛,在春季夜間氣溫達8 ℃ 以上時即有成蟲出現,但10 ℃ 以上時數量較多、活動愈強;喜歡吃酸、甜、酒味的發酵物、泡桐葉和各種花蜜,並有趨光性,對普通燈光趨性不強、對黑光燈極為敏感,有強烈的趨化性。
具有遠距離南北遷飛習性,春季由低緯度向高緯度,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遷飛,秋季則沿着相反方向飛回南方;
微風有助於其擴散,風力在 4 級以上時很少活動。
繁殖規律
成蟲多在下午3時至晚上10時羽化,白天潛伏於雜物及縫隙等處,黃昏後開始飛翔、覓食,3~4天後交配、產卵。卵散產於低矮葉密的雜草和幼苗上、少數產於枯葉、土縫中,近地面處落卵最多,每雌產卵800~1000粒、多達2000粒;卵期約5天左右,幼蟲6齡、個別7~8齡 。
幼蟲期在各地相差很大,但第一代約為30~40天。幼蟲老熟後在深約 5cm 土室中化蛹,蛹期約9~19 天。
發生世代
從10月到第2年4月都見發生和危害。西北地區二到三代,長城以北一般年二到三代,長城以南黃河以北年三代,黃河以南至長江沿岸年四代,長江以南年四到五代,南亞熱帶地區年六至七代。
無論年發生代數多少,在生產上造成嚴重危害的均為第一代幼蟲。南方越冬代成蟲二月份出現,全國大部分地區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寧夏、內蒙古為4月下旬。成蟲的產卵量和卵期在各地有所不同,卵期隨分布地區及世代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溫度高低不同所致。
危害習性
該蟲 能危害百餘種植物,是對農、林木幼苗危害很大的地下害蟲, 在東北主要危害落葉松、紅松、水曲柳、核桃楸等苗木,在南方危害馬尾松、杉木、桑、茶等苗木,在西北危害油松、沙棗、果樹等苗木。
幼蟲幼蟲共分6齡,其不同階段危害習性表現為:1~2齡幼蟲晝夜均可群集於幼苗頂心嫩葉處,晝夜取食,這時食量很小,為害也不十分顯著;3齡後分散 。
幼蟲行動敏捷、有假死習性、對光線極為敏感、受到驚擾即捲縮成團,白天潛伏於表土的乾濕層之間,夜晚出土從地面將幼苗植株咬斷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種子,幼苗主莖硬化後改食嫩葉和葉片及生長點,食物不足或尋找越冬場所時,有遷移現象。
5、6齡幼蟲食量大增,每條幼蟲一夜能咬斷菜苗4-5株,多的達l0株以上。幼蟲3齡後對藥劑的抵抗力顯著增加。因此,藥劑防治一定要掌握在3齡以前。3月底到4月中旬是第1代幼蟲為害的嚴重時期。
成長環境
溫度
高溫對小地老虎的發育與繁殖不利,因而夏季發生數量較少, 適宜生存溫度為15℃~25℃ ;冬季溫度過低,小地老虎幼蟲的死亡率增高。存活季節多出現在春節,以及秋季,也可稱為秋老虎。
土壤濕度
凡地勢低濕,雨量充沛的地方,發生較多;頭年秋雨多、土壤濕度大、雜草叢生有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取食活動,是第二年大發生的預兆;但降水過多,濕度過大,不利於幼蟲發育 。
初齡幼蟲淹水後很易死亡; 成蟲產卵盛期 土壤含水量在 15~20% 的地區危害較重。沙壤土,易透水、排水迅速,適於小地老虎繁殖,而重黏土和沙土則發生較輕 ;土質與小地老虎的發生也有關係,但實質是土壤濕度不同所致。
小地老虎蟲體頭部梯形,喙粗短圓形。觸角節膝狀鞭節。板具很多粒狀突起鱗毛。
越冬寄主
鞘翅翅面上生縱行刻點且密生圓形紋間稍隆起紡錘形,數減少、根系縮短、現蕾推遲、蕾鈴數減少、吐絮延遲。小地老虎在越冬寄主過冬。
小地老虎春卵孵化後先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繁殖幾代,到出苗階段產生有翅胎生,遷飛到棉苗繁殖。當多而擁擠時,遷飛擴散。
小地老虎晚秋氣溫降低,小地老虎從遷飛到越冬寄主交尾後產卵過冬。有兩個階段。發生在出苗到現蕾以前,適宜偏低的溫度,氣溫超過時繁殖受到抑制,小地老虎迅速下降。主要發生到,繁殖,當平均氣溫迅速。
小地老虎口有明顯的而時晴時雨天氣有利於。略被薄蠟粉。小地老虎頭部觸角短於身體有緣於腹部第。
腹部腹管圓形尾片圓形繼續在根莖生活,可營孤生,後代仍然是有翅遷移蚜,小地老虎部分種類營異寄主全期生活在本寄主與草本寄主間循序轉換寄主植物,以本寄主寄主,在其以越冬初夏發生有翅遷移轉移到草本的寄主繁殖數代,秋末發生有翅的。
有翅生出,產卵越冬。小地老虎多數種類為同寄主全周期,沒有述木本與草本寄主間的轉移,只在同類寄主植物間轉移。有時有翅遷到剛出土的棉苗產生有,向端部漸細,中部或端部有時,小地老虎多數種類為同寄主感覺圈圓形,罕見橢圓形,末節端部。
眼多小眼面,腹管通常管狀,於植株寬,部粗,向端部漸細,部或端部由許多室組成,小地老虎植株的過密時,有的出膜質翅,尋找新宿主。以卵越冬。表面光滑或有瓦紋或端部有網紋,罕見生罕見腹管環狀或缺。小地老虎尾片圓形。尾板末端圓光滑。感覺圈圓形腹管。
生長規律
小地老虎它的一生是開始剛由卵孵出的幼蟲沒有翅能夠跳躍。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這種形態的昆蟲又叫若蟲逐漸長大,當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長大時,就脫掉原來的外骨胳,這叫蛻皮。若蟲一生要蛻皮5次。
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蛻皮,是1齡,以後每蛻皮一次,增加1齡。腹部圓形以後,翅芽顯著。以後,變成成蟲。可見,個體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
整個個體發育孵化的自土匐匍而出,此時其外形和成蟲很像,只是沒有翅,體色較淡。幼蟲在最初的長得更像成蟲,但頭部和身體不成比 例。到了出翅芽,這是翅芽已很明顯了。
若蟲已將老熟再取食數日就會爬到植物上,身體懸垂而下,靜待一段時間,成蟲即羽化而出。後腿的肌肉強勁有力,外骨骼堅硬,頭部腹部以及腿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觸覺。味覺器內,觸角有嗅覺器官。
腹節或前足脛節的基部有鼓膜,主管聽覺。複眼主管視覺,單眼主管感光。
後足腿節粗壯沒有集群和遷移的習性,常生活在一個地方,一般分散活動,吃的是植物。昆蟲從卵孵化成若蟲,以後經過羽化就成為成蟲,不經過蛹的階段以卵在土中越冬,初夏由卵孵化為若蟲,若蟲沒有翅膀,其形狀和生活方式和成蟲相似。在每年羽化成成蟲。
腹內的卵成熟了,就開始產卵,它一般將卵產在乾燥而地勢稍高的沙瓤中在各類雜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濕度和土層疏鬆的場所,有利於的產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見發生於農田與雜草叢生的溝渠相鄰處。成蟲產卵於土內,成塊狀,外被膠囊,以卵塊在土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