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葉紅光樹

中文名:小葉紅光樹

拉丁學名:Knema

globularia (Lam.) Warb.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肉豆蔻科

屬:紅光樹屬

種:小葉紅光樹

命名者及年代:(Lam.) Warb.,1897

小葉紅光樹(xiǎo yè hóng guāng shù,學名:Knema globularia (Lam.) Warb.)是肉豆蔻科紅光樹屬植物,小喬木,高4-15米,胸徑10-25厘米;樹皮灰褐色,鱗片狀開裂,脫落;分枝集生樹幹頂端,幼枝密被短的銹色星狀絨毛或近顆粒狀微柔毛。葉膜質至堅紙質,長圓形,披針形,倒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雄花(2-)6-9,簇生於長3-6毫米的瘤狀總梗,成假傘形花序,腋生。果通常單生,下垂,卵珠形至近圓球形,長1.8-3.2厘米,直徑1.5-2.5厘米;種子卵球形至近球形。花期在低海拔地區為12月至翌年3月,果期7-9月;在高海拔地區為7-9月花果同時並存。 分布從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在中國分布於廣西雲南西雙版納屏邊河口盈江滄源等地。生長於海拔200-1000米蔭濕的山坡或平壩低丘的雜木林中。 該種在是紅光樹屬分布至中國廣西惟一的一種,對研究肉豆蔻科的植物系,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樹皮受傷處分泌出深紅色樹脂,木材結構略細,易加工,可作至內裝修及一般用材種子含油26%,油含十四碳脂肪酸,為重要工業用油。該種主幹高大,樹冠如蓋,為雄偉的熱帶觀賞樹。 [1]

目錄

小葉紅光樹形態特徵

小葉紅光樹是小喬木,高4-15米,胸徑10-25厘米;樹皮灰褐色,鱗片狀開裂,脫落;分枝集生樹幹頂端,平展而稍下垂,幼枝密被短的銹色星狀絨毛或近顆粒狀微柔毛,老時漸無毛,黃褐色至黑暗色,具縱紋。

葉膜質至堅紙質,長圓形,披針形,倒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0-20(-28)厘米,寬2-4(-7)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表面具光澤,灰綠色,背面蒼白色,無毛,有時沿中肋和側脈被細小的星狀或近糠粃狀微柔毛;側脈(12-)15-18對,第三次小脈幾平行,互相網結。

雄花(2-)6-9,簇生於長3-6毫米的瘤狀總梗,成假傘形花序,腋生;花梗細長,約為總梗的2倍;花蕾扁球形,徑約3-5毫米,外面密被銹色短絨毛;花被裂片3;花葯10-16枚,無柄;小苞片着生於花梗的中部以上至近花被基部;

雌花序假傘形,總梗長0.5-1厘米;花長卵珠形,長約4毫米,幾與花梗等長;小苞片着生於花梗的中部以上,密被銹色短柔毛;花柱長約1.5毫米,柱頭2裂無毛,子房密被銹色微柔毛,老時漸疏甚而脫落。

果通常單生,下垂,卵珠形至近圓球形,長1.8-3.2厘米,直徑1.5-2.5厘米,幼時被絲狀絨毛,後漸無毛或被銹色星狀顆粒狀微柔毛,頂端有時偏斜凸起,基部具宿存的環狀花被管基;果皮厚約1-2毫米;

假種皮深紅色,完全包被種子或僅頂端微撕裂;種子卵球形至近球形,長1.6-2(-2.6)厘米,直徑1.2-2厘米;種皮薄,脆殼質,外面光滑,干時紫色或紫褐色,自疤痕向上伸出多條不規則的縱紋。

花期在低海拔地區為12月至翌年3月,果期7-9月;在高海拔地區為7-9月花果同時並存。 [2]

小葉紅光樹近種區別

該種的葉一般較小、除幼枝、幼葉被淡褐色鱗片狀毛外,其他老枝、老葉始終無毛,有時葉背僅被白粉,枝條成暗褐色或黑褐色,雄花小苞片着生於近花被基部,果通常較小,和其他種易於區別。 [3]

小葉紅光樹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1000米蔭濕的山坡或平壩低丘的雜木林中。 小葉紅光樹為典型的熱帶樹種,分布區年平均溫在23℃以卜,最冷月平均溫在13.5℃以上,極端最低溫多在0℃以上。年降量1250-2000毫米,林區常年濕潤,熱帶季雨林、雨林的代友樹種之一。喜光幼齡樹能耐蔭,成齡樹喜光,多為上層林冠。適佧土壤主要為酸性紅壤、赤紅壤、磚紅壤,喜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森林上,多分布于山谷地。山頂及乾旱貧瘠地不宜生長。 [4]

小葉紅光樹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等熱帶亞洲;在中國分布於廣西和(龍州寧明雲南西雙版納屏邊河口盈江滄源等)。中國是其分布的北緣,主要分布於西南部北回歸線以南的北熱帶地區,少數伸延至北回歸線以北,最北為中國雲南西部的盈江,地理位置為北緯24.8°,但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當地仍為熱帶氣候,最南進入印度尼西亞,已屬赤道帶內。

小葉紅光樹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花果期在不同地區,不同的年份,差異較大,一般低海拔地區,多為12月至翌年3月開花,7-9月果熟。採集的果實,堆漚2-3日,待充分成熟後,剝出種子並同時剝去紅色假種皮,種子保存期短,忌失水,宜即采即播,短期貯運,宜帶果皮。種子發芽時氣溫需在23℃以上,發芽率60%上下,幼苗夏日需遮蔭,育1-2年生苗出圃。

小葉紅光樹主要價值

研究:該種在中國廣西於1980午始有發現,是紅光樹屬分布至中國廣西惟一的一種,這樹種的發現,使廣西肉豆蔻科樹種,由原來的1屬2種,增加到2屬3種,對研究肉豆蔻科的植物系,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經濟:樹皮受傷處分泌出深紅色樹脂,群眾稱為「血樹」,用途需作進一步研究。木材結構略細,易加工,側面光滑,抗腐性較差,易受蟲蛀,經浸水或藥劑處理後,可作至室內裝修及一般用材種子含油26%,油含十四碳脂肪酸,為重要工業用油。

觀賞:該種主幹高大,樹冠如蓋,為雄偉的熱帶觀賞樹。

小葉紅光樹保護級別

保護現狀:小葉紅光樹為稀有種,中國廣西列為保護樹種。

保護措施:該種是中國廣西熱帶季雨林的重要標誌樹種,境內分布的範圍狹窄,資源甚少,極需進行調查登記,嚴加保護。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為龍州大青山,嗣後在寧明有發現,在20世紀80年代的造杉熱潮中,大青山的闊葉樹,幾乎全遭破壞,早期發現的母樹,可能已不存在,需要進行人工裁培。

參考來源

  1. 小葉紅光樹, 植物智, 2020-01-18
  2. 小葉紅光樹Knema globularia_花卉圖片網 2018年7月11日 小葉紅光樹Knema globularia TAG標籤: 時間:2018-07-11 08:02來源:未知作者:徐曄春 點擊: 次肉豆蔻科紅光樹屬Knema globularia小葉紅光樹...
  3. 小葉紅光樹-大眾本草 中文名:小葉紅光樹 英(外)文名:Seashore Nutmeg 拉丁學名:Knema globularia 別名:海濱肉豆蔻 圖片作者:C.L. Blume, Rumphia, vol. 1: t. 64, fig. 2 (...
  4. 小葉紅光樹中的黃酮類化合物 Flavonoids from Knema globularia MEI Wen-Li,YANG Yong,NI Wei,CHEN Chang-Xiang Plant Diversity . 2000, (03):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