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孟母 - 孟子的母親

仉氏
出生 晉國
國籍 春秋戰國
別名 孟母
知名於孟母三遷
《斷機教子

仉氏,生卒年不可考,孟子的母親。 戰國時人,以教子有方著稱。孟子三歲喪父,靠母親教養長大成人,並成為後世儒家追慕嚮往的亞聖[1]

目錄

孟母其人

孟母,相傳姓仉(zhǎng)氏,戰國時晉國(今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東西仉村 )人。據《孟子世家族譜·世譜》記載:"亞聖祖系出自魯桓公允,允生莊公同,允生莊公同,同有弟三:長慶父為孟孫氏,慶父四傳莊子速,速七傳激,字公宜,激娶仉氏,魏公子(仉)啟女,於周烈王四年四月二日己酉生軻,字子車,又字子輿。"又清·張澍《姓韻·卷六十》記載:"仉,孟子母仉氏。魯有党姓,音掌,掌當是黨氏之族。"這裡的"魏公子"即魏國公子仉啟,關於仉啟,史籍無考。《通志·氏族略·五》雲:"仉,音掌,梁州有仉啟"。

她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志節,在中國歷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傳頌着她的故事,文人學士為其立傳作贊,達官顯貴、孟氏後裔為其樹碑修祠,後人把她與"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岳母、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徐母,列為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賢良三母",[2]

孟母其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戰國時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3]

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四月初二日深夜,仉氏系并州人。偉大人物的誕生,大都伴隨一段神奇的徵兆,據《天中記·卷三十九》記載:"孟子生時,其母夢神人乘雲自泰山來,將止於嶧,母凝視久之,忽片雲墜而寤。時閭巷皆見有五色雲覆孟氏之居焉。"(亦見《涌幢小品·卷十六》 )天象變化無常,彩雲隨時都有,所謂神奇的徵兆不足深信,倒是"胎教"的說法,根據科學的實驗結果是頗有幾分道理的

孟母教子

孟子能成為"亞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多得力於他的母親。孟子的母親是位偉大的女性,她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志節,撫育兒子,從慎始、勵志、敦品、勉學以至於約禮、成金,數十年如一日,絲絲入扣,毫不放鬆,既成就了孟子,更為後世的母親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為名垂千秋萬世的模範母親,[4]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胎教"的說法由來已久。據說周文王的母親妊娠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周成王的母親懷孕期間,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獨居不倨,雖怒不罵,孟母深深體會到"胎教"的重要,《韓詩外傳》就載有她的一段話說:"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子的母親姓仉,父親名叫孟激,字公宜,是一位懷才不遇的讀書人,他為更大的發展,光耀門楣,拋別嬌妻稚子,遠赴宋國遊學求仕,三年後,帶給孟母的是晴天霹靂般的噩耗,從此孤立無援的孟母開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她下定決心,要憑着自己的雙手謀取衣食所需,更要以自己的力量,把獨生兒子,教養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按照心理學的分析,這也是一種"補償作用"的高度發揮,孟母不只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兒子起居冷暖,更不厭其煩地以"言教"和"身教"來完善兒子的人格。大體上一個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歲以前基本形成的,從此根深蒂固。六歲以後,活動範圍逐漸擴大,自然而然就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使原本已經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強烈的試煉和考驗,這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環境十分重要。孟母突然發現,一向伶俐聽話的兒子,已受到了不良環境的影響,從此為了給兒子尋找一個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孟母開始了漫長的遷居活動,[5]

孟母三遷

孟家原在馬鞍山下的山村,山麓墳瑩處處,村中兒童追逐嬉戲,不時看到喪葬的情形,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們的禮儀,扮演喪葬的過程,孟母看在眼裡,痛 在心裡,既不能老是把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關在家裡,唯一辦法就是變更居住環境。經過一番周折,孟家母子從鳧村遷到了十里外的廟戶營村,這裡是一個"日中為市"的交易集市,每逢一、三、五、七單日,遠遠近近的百姓們,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產來到集市交易,討價還價,喧囂熱鬧,這場面對孩子來說是頗有吸引力的,耳濡目染,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學會了錙銖必較的模樣。孟母忐忑不安,住了半年又再次遷居。孟母既不願兒子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也不屑於兒子沾染唯利是圖的市儈氣,她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兒子成長的環境,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鄒城的學宮附近,雖然房子漱隘不堪,但是孟母帶着兒子還是安安心心地定居下來。學宮附近常常有讀書人來往,高雅的氣韻,從容的風範,優雅的舉止與循規蹈矩的禮儀行為,都給附近居民不少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們,常群集在大樹底下,演練學宮中揖讓進退的禮儀,有模有樣,一片莊嚴肅穆的景象,使得遠遠察看的孟母內心深處大為高興:"這才是孩子們最佳的居住環境!"[6]

斷杼教子

做事必須要有恆心,一旦認準目標,就不為外界所干擾。孟子具有天生的靈性與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貪玩習慣。有一天,孟子竟然逃學到外面玩了半天。當兒子回家時,孟母不聲不響地拿起一把剪刀,將織成的一段錦絹咔嗒咔嗒,攔腰剪成兩段,就在孟子驚愕不解時,孟母說道:"你的廢學,就像我剪斷織絹!一個君子學以成名,問則廣知,所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你今天不讀書,就不可以離於禍患,今後永遠就只做一些縈縈苟苟的小事,中道廢而不為,怎麼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糧食呢?"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輟學",指出做事半途而廢,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督學"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從此孜孜汲汲,日夜勤學不息。

春秋戰國時代,學術風氣蓬勃發展,諸子百家爭奇鬥勝,使人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才好,然而孟母有她堅決的主張,無視於老莊的玄虛,不屑於楊朱的功利,惟獨醉心於孔子的忠恕之道,親自尋尋覓覓,[7]

孟子十五歲時,在孟母的鼓勵下,由鄒城來到了曲阜。從此正式接受到儒學的精髓,子思對孟子青睞有加,對左右說:"孟孺子性樂仁義,言稱堯舜,世所稀有也。"從此孟子在子思門下埋頭讀了五年,學問德業,突飛猛進,終於繼承了孔子的衣缽。

孟母施教的種種作法,對於孟子的成長及其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良好的環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禮儀風習的薰陶,並養成了誠實不欺的品德和堅韌刻苦的求學精神,為他以後致力於儒家思想的研究和發展打下了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勸導孟子

孟母對兒子的教育無微不至,即使在成親之後,夫婦相處之道,還得煩勞孟母為他操心。《列女傳》記載:孟子妻獨自在家時,箕踞而坐(古時一種無理坐姿),孟子見後勃然不悅,妻子認為丈夫太過見外,就求婆婆解說。長期以來,孟子對自己的妻子總是不滿,認為她太過倨傲,竟有意休妻。孟母對兒子曉以大義:"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心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所以恐見人過也。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袒而在內,踞而視之,是汝非禮也,非婦無禮也。"孟子深感自己孟浪,於是心中芥蒂盡除,與妻子和樂相處如初。

孟母一生操勞,身體十分硬朗,對於孟子的照顧及督教也毫不放鬆,除了孟子周遊列國那一段時日以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為了奉養老母,擔任齊國一個消閒的教授職務,而不忍遠離故國謀求更大的發展。在齊國,孟子多次向當政者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齊宣王雖然以年祿十萬鍾來酬謝孟子,但卻不肯積極地實行他的政治主張,對此,孟子如是說:"君子稱身就位,不為苟得而受賞。"孟子不貪榮祿,他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孟子遠遊

孟子曾想去宋國,但為了奉養老母而一再遷延,光陰荏苒,悠忽三十年歲月過去了,孟母已經年老,而孟子也已是知命之年,整日長吁短嘆,悶悶不樂,孟母問明原因,又對兒子說出了一段千古名言:"夫婦人之禮,精五味,擅酒漿,養舅姑,縫衣裳而已,故有閨內之修,而無境外之志。以言婦人,無擅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也,故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三言兩語就把孟子心中的積慮一掃而空,於是孟子再次周遊列國,受到了空前的尊敬與歡迎,可惜就在兒子揚眉吐氣的時候,孟母卻一瞑不視,在歸葬故鄉馬鞍山時,過去的鄉鄰爭相在路旁祭奠,極盡哀思。如今在山東省鄒城縣北二十里的馬鞍山麓,還留有古柏森森的孟母墓,歷代都有石刻頌揚她的堅貞志節與慈母風範,[8]

作為一位女性,孟母的偉大之處豈止"精五味,置酒漿,養舅姑,縫衣裳"以及"三從之道",她更重要是能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按階段給予不同程度的教育,是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兒子的前程。

刻像殉母

亞聖孟子事母至孝,孟子為了報答母親仉氏的養育教誨之恩,五十五歲在齊國任客卿時,回故里迎接母親到齊國共享榮華富貴。晨昏問安,母親生病他親自侍候湯藥。次年母親病死於齊國,他撫柩歸葬於老家(鄒國馬鞍山北麓)。母親去世後,孟子悲痛萬分,因為繼承發揚光大孔子儒學思想,輔佐齊襄王行王道,不能以身殉母,就自刻了一尊石像為母親殉葬,在鄉守墓一年返齊。直到宋代景佑年間,孔子四十五代孫龍圖閣大學士孔道輔守充州,修孟母墓時才被發現。有人認為孟子只刻了一尊石像為母殉葬,卻不為父殉葬,覺得有點不公平,就請石匠仿照孟子自刻像又雕了一尊,置於孟子父親孟孫激的墓里。兩尊孟子石像分別陳列在鄒城市南關孟廟的啟聖殿和孟母殿裡。

後世評價

漢·劉向《孟母頌》:"孟子之母,教化別分。處子擇義,使從大倫。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為當世冠。"

晉·左貴嬪《孟母贊》:"鄒母善導,三徙成教。鄰止庠序,佾豆是教。斷機激子,廣以墳奧。聰達知禮,敷述聖道。"

明·劉浚《三遷教子》詩:"孟氏三遷宅已荒,至今猶說斷機堂。絲成交匹勤方得,身入芝蘭久自香。俎豆容儀非賈銜,經綸事業豈尋常。母賢子聖誰能似,故里千秋尚有光。"

明·廖森《三遷教子》詩:"今古誰知孟母賢,殷勤教子地三遷。養蒙肯使為屠販,學禮寧教戲豆籩。一旦功夫私有淑,萬年道統果能傳。看來作聖皆由此,盡說天生未必然。"

明·鄒賢《謁亞聖廟》詩:"新廟岩岩碧漢邊,一龕香火散輕煙。七篇仁義扶名教,萬古斯文得正傳。心在辟邪兼翼正,氣惟善養更知言。摳衣此日趨庭拜,重嘆三遷母氏賢。"

視頻

《孟母三遷》

[9]

文章來源

  1. 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教子佳話。
  2. 而且位居"賢良三母"之首。
  3. 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4. 屬於典型的中國良母。
  5. 至今還留傳下"孟母三遷"的美談。
  6. 她由衷地發出感嘆。
  7. 終於在孔門諸子中為孟子找到啟蒙老師。
  8. 並建有孟母祠。
  9. 孟母三遷騰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