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利·讓·安托萬·尼古拉·德·卡里塔,孔多塞侯爵(法語:Marie Jean Antoine Nicolas de Caritat, marquis de Condorcet,1743年9月17日-1794年3月28日)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之一,同時也是一位數學家和哲學家。1782年當選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孔多塞侯爵
File:Nicolas de Condorcet.PNG
出生 (1743-09-17)1743年9月17日
法國里布蒙
逝世 1794年3月28日(1794-03-28)(50歲)
法國皇后鎮
職業 哲學家、數學家、政治學家
配偶 蘇菲·孔多塞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他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重要奠基人,並起草了吉倫特憲法。他也是法國革命領導人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公開主張女性應該擁有與男子相同的財產權、投票權、工作權以及接受公共教育權的人之一。[1]1793年7月,執政的雅各賓派於1793年7月以「反對統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國的密謀者」為罪名追捕孔多塞,9個月後遭逮捕,於1794年3月在獄中死亡。

而在9個月的逃亡生涯中,孔多塞在最後朝不保夕的時刻,完成了自己的思想絕唱,即《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他所表述的進步史觀,不僅成為了法國啟蒙運動的重要遺產,並對後來的思想家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恩格斯將其與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並列,成為「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

目錄

出生與童年

數學與統計

投票方法發明

孔多塞勝利者:當存在很多選項時,假設選項A在與任何其它選項的兩兩比較中都能勝出,那A稱為孔多塞勝利者。是否能選出這一勝利者是決定一個選擇或投票系統好壞的重要參數。很多常用的優秀投票系統都不符合這一條件,參見下面的孔多塞悖論。

孔多塞悖論:當人數多多與二時,團體的選擇有可能導致傳遞性的喪失。 假設有三個人甲乙丙,三個選擇,每個人傾向如下: 甲:A>B>C 乙:B>C>A 丙:C>A>B 對每一對選項投票: A或B:A勝出 B或C:B勝出 C或A:C勝出 可見,對與多與兩個人的團體,進行選舉時,可能出現無法選擇的情形,稱為孔多塞悖論。

最後時刻與思想絕唱

孔多塞於1791年末被選為巴黎立法議會秘書,此後當選議長。其在議會中傾向於吉倫特派,反對雅各賓派。隨後入選憲法起草委員會,負責起草憲法。雅各賓派執政後,他公開反對新憲法,發表對新憲法的反對意見,呼籲議會不要批淮新憲法。1793年7月,羅伯斯比爾對他與大批吉倫特派人士發出逮捕令,孔多塞被迫流亡到巴黎維爾內夫人的住所,寫下了法國啟蒙運動的標誌性遺產《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提出如何預測、指導和加速人類歷史的進步。1794年,主要著作完成後,為了不連累庇護人,孔多塞毅然離開維爾內夫人住所,並遭逮捕。於1794年3月28日死於巴黎楓丹白露獄中,終年51歲。

進步觀

孔多塞1793年所著的《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Sketch for a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Progress of the Human Mind)是闡述進步觀的著作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書中將啟蒙運動的焦點擺在進步觀上頭。他主張隨着人類對於自然與社會科學的認識加深,世界上便有有更多個人自由、物質充足以及同理心。他有三大主張:過去的往事在人類進化的觀點下觀察會表現為某種潛在秩序或規則,表明人類的「現況,以及過去的種種情況,皆是人類倫理的必要組成分子」;社會科學的進步必然伴隨着倫理與政治科學的進步「在政治革命下仍是肯定、牢固的」;社會上的惡事乃是無知與錯誤造成的,而非人性不可避免的發展。[2]

孔多賽的著作對於法國啟蒙運動影響甚大,特別是進步觀的部份。在他之前沒有人會認為人類能夠完全理解自然世界。孔多賽相信透過感官以及與他人的溝通,知識能夠被相互比較和修正,進而分析人類的信仰系統以及認知系統。孔多賽的著作中拒絕相信上帝或宗教能夠干涉人間事物。反之,他時常論述,人性在亞里斯多德等哲學家的協助下是能夠不斷進步的。透過知識的分享與累積,他相信任何人都可能理解任何自然界的已知事實。對於自然世界的啟蒙相應地刺激了政治和社會方面的啟蒙運動。孔多賽相信人類的完美沒有確切的盡頭,因此人類的進步將會持續不斷。他預言人類會逐漸地向烏托邦世界邁進。然而,他同時強調人類唯有摒棄種族、宗教、文化及性別差異,才有可能共同前進。[3]

公民義務

以孔多賽的共和主義而言,一個國家需要被啟蒙的公民,國家的民主也需要透過教育方能真正落實到大眾。民主意味着自由公民,亦即無知為奴役的根源。公民必須擁有必要的知識方能行使自身的自由並且理解保護他們快樂的權利和法律。雖然教育無法消除先天條件的不平等,但所有公民包括女性都有免費接受教育的權利。孔多賽反對根據革命激情來教育大眾的方法,他堅持革命不是經常性的事情,而且革命時期機構的目標不是延續革命,而是要建立起政治常規與體制確保未來的進步能夠不依賴革命來推動。在民主城市中不需要包圍巴士底獄。公民教育會形塑自由且有責任的公民,而非革命份子。[4]

延伸閱讀

  • Baker, Keith M. Condorcet: From Natural Philosophy to Social Mathematics (1975)
  • Manuel, Frank Edward. The Prophets of Paris (1962)
  • Rothschild, Emma. Economic Sentiments: Adam Smith, Condorcet, and the Enlightenment (2001)
  • Schapiro, Jacob Salwyn. Condorcet and the Rise of Liberalism (1962)
  • Williams, David. Condorcet and Modernity (2004)

參考

  1. 斯塔夫里阿諾斯, 《全球通史(第7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535頁
  2. Keith Michael Baker, "On Condorcet's 'Sketch,'" Daedalus. Volume: 133. Issue: 3. 2004. pp 56+.
  3. Williams (2004)
  4. Baker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