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樓(張國柱)
作品欣賞
威遠樓
威遠樓,又名雄鎮樓,俗稱鐘鼓樓,出於軍事目的而建,有「威服遠人」之意。位於隴西縣城中心,是隴上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古建築之一。是絲綢之路古道上西出長安的第一座鐘鼓樓。
威遠樓是甘肅建成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從洪武元年算起,其重建年代比天安門早59年,比西安鐘樓早350年。它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是研究甘肅明代建築的實物資料,也是隴西古建築的集大成者。歷史上,鐘鼓樓往往建造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戰略要地,從威遠樓的建成和歷代的修繕經營中,可以反映出隴西長期為邊陲重鎮和甘肅最早省會的歷史地位。
威遠樓建成至今,歷代文人墨客、名臣武將接踵登臨,飽覽壯麗山川,揮毫潑墨,抒發豪邁情懷,形諸歌詠。其間,留下了大量頗具文學價值的佳作,為這座名樓增添了無限魅力。
該樓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樓址在當時的古渭砦城東北方。元世祖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遷建現今位置。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官府把計時的銅壺滴漏及更鼓安置樓上,擊鼓報時,因而俗稱「鼓樓」。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天下太平,地方官府進行大規模重建,構築磚墩台基,台基之上架木結構,形成面寬五楹,進深三間,迴廊圍繞,四面明窗的格局,氣勢超越了前代,更名「雄鎮樓」。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6年),知府陳廷倫鑑於該樓面貌衰微,動員官紳士民踴躍捐款,聘請能工巧匠大展才藝,進行第二次大的維修。同時,將內部一層增改為三層,丹青施繪,美侖煥采,從而形成現今的風貌。此前的順治三年,此後的道光十七年、光緒二十八年,鞏昌府縣官吏及駐鞏封疆大吏也曾多次籌款,組織了局部維修。新中國成立後,隴西縣政府先後於20世紀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003年蟬聯遞修,或撤朽換新,或修建鍾亭,或加固座基,使威遠樓青春永駐,穩如磐石。1963年,甘肅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威遠樓為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樓體由座基和樓身兩部分組成。台基方正厚實,根深蒂固;樓身巍然高聳,飛檐啄空。樓脊飛龍走獸,蟠螭並競;內部梁頭斗拱,挾持制約。樓頂正脊塔剎凌空,兩端鴟吻蹲坐顧盼。垂脊獸頭,昂首向天,戧脊套獸,栩栩如生。外觀線條簡潔,神韻飛揚,構成一道道優美的輪廓線。
一樓圍繞24根廊柱,象徵農曆二十四個節氣;底層內柱12根,象徵一年12個月;二樓內柱12根,則象徵一天12個時辰;加上三樓內柱12根,總計上下36柱象徵36天罡。斗拱有102朵,製作精美,且各層斗拱形態各異。一、二樓普柏材上置斗拱四輔作,三樓斗拱形如蜂巢,出五跳,八輔作,其上疊置如意斗拱以傳承上層檐部荷重,使出檐深遠。彩繪優美,梁坊間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五彩遍裝,旋子、盒子、如意、雲頭、八寶如意、折帶枋,枋口繪龍鳳。門窗雕鏤精美,如八吉祥中的套方勝,竹報平安中的冰裂紋,表現出明清時期盛行的裝飾特色和審美情趣。在威遠樓上漫遊,如同走進一座藝術博覽館。
附着於威遠樓上的匾額、楹聯、鐵象、銅鐘、石刻及展出的文物、古城模盤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尤其是北宋崇寧銅鐘,重達4噸,屬國家一級文物,是甘肅省最早的有銘款的銅鐘,其厚重大氣的造型,如同威遠樓的風貌,充分體現了隴西地域文明的泱泱風範。
該樓外部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建築不只是增加形制的美觀,而且緩和了雨水順屋檐下落時對建築的衝擊力。卯梁之端的斗拱,既具裝飾性,又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形成均勻負荷。歇山式屋頂九條脊漸漸收分,使屋頂顯得穩重大氣,又與下部呼應和諧,渾然一體。堅實的座基具有極強的抗震穩固性。1920年12月16日,威遠樓經受了八級大地震的衝擊,僅在座基上裂開了一道3寸寬的口子,後人在縫隙處釘了幾隻大螞蝗釘,之後裂縫自然癒合了。威遠樓經歷數百年風雨烈日的侵蝕和人為損壞而巍然屹立,與其構造合理,設計嚴謹的科學性是分不開的。
傳說抗日戰爭時期,在1941年8月5日上午,日本強盜九架飛機侵入隴西上空,在威遠樓周圍投下350多顆炸彈和兩枚燃燒彈,卻沒有傷着威遠樓的一磚一瓦。據說當時有一條黃龍從樓下騰起直衝日寇飛機,使得強盜飛機看不清目標,還差點撞到山頭上。這許多傳奇故事,給威遠樓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威遠樓也成了隴西人最感到自豪的標誌性建築。
崇寧銅鐘聲聞四達
崇寧銅鐘,懸掛於威遠樓一樓南側,因鑄於北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所以稱「崇寧銅鐘」。銅鐘高2米,直徑1.33米,重約4噸。關於古鐘的歷史要追溯到我國先民從晃動的植物果殼得到啟示,於是有了用陶土製成的鈴,後又進化為銅鈴、銅鐃、編鐘。古時敲鐘除祭祀天地,迎吉納祥外,還有慶豐收、祈願風調雨順之意。敲鐘的另一功用為報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鍾,樂鍾也,秋分之音萬物鍾成,故謂之鐘。」
公元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鞏昌知府唐樹儀重修威遠樓時將鍾移置其上,此鍾大氣厚重,鐘上的文字、覆蓮、幾何形條紋清晰可見。當陽光映照鐘身時顯得更清楚,並泛着柔和的銅褐色。鐘口呈蓮瓣形,口沿微斂,鐘頂置獅首鈕。獅子怒目圓睜,正視前方,獅須自然下垂舒展,工藝精細,觀之古樸典雅,肩上鑄覆蓮,有四個對稱的圓穿,器腹上下飾兩圈凸棱紋,內又分鑄兩層,每層又分四格,每格之間用豎行欄紋相隔,形似回字。第一層格內鑄有「皇帝聖壽萬歲,重臣千秋,法輪常轉,國泰民安」十八個大字,字體渾厚圓潤,蒼勁有力。豎行欄紋內書「大宋壬午歲崇寧元年正月鑄成」,豎行欄紋內還鑄有六字真言,每字寸許,頗有氣勢。第二層格內和豎行欄紋內依次鑄有通遠軍地方官員和吐蕃族官員、信士、僧人的職銜名稱等,下腹近口沿飾水波紋。崇寧銅鐘做工十分精美,楷書字體端正飽滿。
銅鐘體量巨大,聲音洪亮,形制古樸,鑄造精美,反映了我國古代發達的冶煉技術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是甘肅省黃河以東現存年代最久遠的青銅大鐘。清代隴西文人楊朝棟為威遠樓題寫匾額「聲聞四達」,崇寧銅鐘擊之聲聞十餘里,留下了對銅鐘的無限遐想。
關於銅鐘移置樓上的經過,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在清道光十六年間,要將重達4噸的銅鐘移置樓上,樓基高達數丈,就在官僚紳士們束手無策時,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農夫卻在一旁「嘿嘿」發笑。郡守見狀問:「老漢莫非有好法子?!」老農不冷不熱地回答:「我都是土壅到脖子上的人啦,會有什麼好法子。」說罷就不見了。郡守聞言醒悟,令人運土堆坡,大銅鐘就沿着土坡緩緩地運到了樓上。
1958年,政府出資對威遠樓進行了全面維修,並另造亭架將崇寧銅鐘懸置一樓外南側。196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崇寧銅鐘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這一神奇的古鐘在新的歷史時期放射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每逢威遠樓開放,來這裡的遊客都想敲響此鍾,體驗古鐘文化的韻味,祈願國泰民安。
樓上楹聯
雲霖羅錦堂:
登高望遠進一步,處世為人退三分。
羅博士解釋,應為「處世為人讓三分」,因甲骨文中沒有「讓」字的寫法,故用「退」字代替。
時中柴學孔:
銅掌天高露溢盤,丹邱細雨芝含彩。
意指威遠樓之高和彩繪藝術之精。
清光緒周景曾:
此地是渭州舊治,其民有唐俗遺風。
此聯是清人寫唐時。威遠樓是古渭州隴西歷史的標誌、亮點,頌揚隴西歷史,傳承歷史文明。
王瞭望:
面背即無何須有名象分殊一縷香中觀紺發
去來自在豈真渭月潭掩映萬緣息處見青蓮
王瞭望信天寫佛,文中多佛語。
王瞭望風雅堂聯:
鏡涵秋水,窗落浮雲,靜里文魔攪腦,硬翻鄴架千函,一任日長似歲;
壁掛焦桐,箱留汗簡,起來古道照顏,猛望齊州九點,何妨眼大如箕。
鄴架,藏書。唐鄴侯李泌家多藏書,後以「鄴架」喻藏書之多。焦桐:古琴名。
佚名
洮渭涌雙流,聽欄外鯨鍾震響,直接關塞;
井參攀列宿,看匣中龍劍干宵,欲動星辰。
「洮渭涌雙流」,指洮河和渭河兩條河流。「欄外鯨鍾」,指崇寧銅鐘。「直接關塞」,在當時隴西即是關塞地帶,說明戰略位置的重要;「井參」,分別為28星座(宿)之一,「匣中龍劍」,系誇張之意,指威遠樓之高,「欲動星辰」,應了民間俗語「隴西有個鐘鼓樓,半截子塞在天裡頭」。
王海颿:
一家書畫李將軍,兩世勛名郭僕射。
此聯是對古人的頌揚。「一家書畫李將軍」,指李思訓(公元651—716年)和李詔道父子。李思訓,唐傑出畫家,字建風、建軍,唐宗室,封彭國公,世稱「大李將軍」,擅畫山水,筆力遒勁,格調細密,自成一家,世稱「李將軍山水」,為後世畫青山、綠水所取法。李詔道,唐傑出畫家,思訓之子,以畫山水見稱,人稱「小李將軍」,世稱父子二人為「二李」。郭僕射即郭子儀。
伯福祁永膺:
不可無松石間意,所願為名教中人
講了做人立身的道理。
西村李朝棟書:
重簾不捲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系文人抒情楹聯。
福永堂主人閆士璘:
東魯雅言詩書執禮,西京明詔孝悌力田。
「東魯雅言」,指孔子的禮教,「西京明詔」指隴西楊恩寫明詔,很有名。即東有孔夫子,西有楊恩,突出了古隴西名人輩出之意。
樓上清康乾鞏昌城模盤
鞏昌府城模盤長5米,寬3米,共15平方米。按1:1200的比例,是府一級的城垣,四座城門均有瓮城,再現了隴西的土城磚帽的建築結構。東西南北共11座城門,23座城牆箭樓,包括威遠樓、府治縣治各種廟宇共50餘處官方建築,充分體現了隴西歇山式、硬山式、卷棚式、四角攢尖、六角攢尖、八角攢尖等豐實的建築風格特徵。它是以《鞏昌府志》和《乾隆縣誌》為藍本,創意獨特,是裙圍式漢代瓦當射獵帶狀浮雕,以漢唐歷史底蘊折射隴西康乾盛世的繁榮和文化底蘊。模盤的設計製作原原本本體現了隴西城象徵一頂烏紗帽的城垣輪廓,北關為帽頂,為圓形,東西關為帽翅,大城為帽芯。城中的道路主要通道東西南北穿插在建築和民居當中,均不取直,是當時一種戰略的設計布局,隴西古城大氣渾厚,可守可防,曾是西北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隴西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是城市的出現和發展。隴西有二千多年悠久的築城史,早在公元前384年,隴西地方就建立了縣一級行政組織——道縣。其故城在今隴西文峰鎮渭河北岸,原三台鄉王家新莊以東的二級台地上,這是史書有記錄的最早的隴西古城肇始之地。
歷史上隴西古城因其建置沿革的變化幾易其址,今天的隴西城坐東北朝西南,南北兩山遙相對峙,西河、南河、渭河三水環繞城郭。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當時隴右道駐地就是現在的隴西,上柱越公汪達鎮守隴右,將縣城從東面遷移5000米,築於今天縣址,所以民間還有俗語:「先有汪家人,後有鞏昌城。」城池是一座城市的基本框架,也是城市歷史文化最重要的形象標誌。古代城池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軍事防禦的需要。「城門不相對,道路不直通」,東南西北四條街都是丁字路。丁字路口多有利於城內部署兵力禦敵,敵人進入城中時就容易阻截。瓮城和箭樓、角樓的設立更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隴西古城正是按這種設計布局和「南面為正」的理念,依山川河流走向而構建城池。
關於隴西古城,乾隆版《隴西縣誌》記載如下:「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79年)指揮劉顯重修,周九里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一尺,壕深三丈七尺,闊三丈,門四:東曰永安、南曰武安、西曰靜安、北曰清安。月城門四:東曰迎暉、南曰來熏、西曰柔遠、北曰鎮朔。皆復以層樓、角樓四、戍樓四。窩鋪磚堞各若干。憲宗成化五年(1470年),知府李鉞、知縣陳忠、致仕參政楊仕敏、城北郭提學伍福有記。武宗正德中、巡按御史羅玉潘、許翔鳳相繼檄知府朱棠,增東西二郭至二六年(1521年)訖工。世宗嘉靖初總制唐龍重葺大城暨三郭。神宗萬曆五年(1577年),分守隴右道參議李維禎,以北郭居民倍於大城,市肆咸集,垣低塹狹不稱保聚,恢擴舊基築之,期年而竣,高深匹大城,而廣闊過之,可兼容二郭之民。北關門曰:保昌、東曰:翊秦、西曰:鎮羌,通東西二關,又各有門曰:東順、西順。樓櫓鋪堞畢備(有角明樓28個),嚴嚴翼翼與大城相犄矣。熹宗天啟六年(1626年),知府劉文琦重葺大城及東西二郭。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巡按御史金鼎、鎮守總兵柏永馥、分守隴右道參議王紀、署府通判謝鑒、知縣許上通再修大城,磚堞女牆煥然一新。舊制大城屬衛,三郭屬縣。順治十八年(1661年)裁衛,城郭均屬縣。」據該志又載:「東郭城樓,邊的城池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縣魯廷琰新建。西郭城樓,雍正十一年知縣魯廷琰新建……」。這次新建包括東西順門在內的古城九門,在原基礎上相繼修繕了城樓、城門、瓮城、角樓。磚石和黃土築就的城池在建造者看來就是鐵打的營盤,在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冷兵器時代可謂固若金湯。
城門是包括城樓、瓮城、箭樓、角樓等在內的一組建築,兼備參政楊仕出入通道和對外防禦功能。一般來說,城池的東西南北四面都有城門,具體開多少座城門,則根據城市規模、城內道路、交通狀況和軍事戰略地位而決定。城樓——也叫城門樓,是城門的標誌。由城台、城樓和城門洞口三部分組成,城台是基礎部分,寬40米、頂寬36米、進深22米、高12米,與城樓相連,較之略高。城樓建在城台上為二層,五開間木結構建築,樓連台通高40米,為歇山頂式單檐或重檐。屋脊上望獸和脊獸一應俱全。所有磚構皆染以朱紅色,梁枋和斗柱則施以綠色、藍色的條紋和別具一格的彩畫,一些細節部位有時還用金色,這是城樓的傳統配色,古香古色,端莊典雅。城樓在瓮城、箭樓、角樓的包圍下,是城門防禦系統的最後一環,和主攻防守的箭樓不同,城樓的作用是標誌城門的位置,觀察、控制進出人流。建造一座城門,要先看地形再打基礎。確定沒有流沙、淤泥,地基里就不用打樁,而是填上碎石、灌石灰漿,等石灰漿凝固之後,再鋪條石,後在條石上砌磚,城磚為一順一丁排列,後修發券。所謂發券就是修門洞,用木架子撐起門洞的形狀,按形狀砌磚,等灰漿幹了,木架子撤下來,門洞就形成了。城台修好後,就可以根據事先設計好的尺寸擺柱礎石(俗稱柱丁石)。在柱礎石上立柱,建木結構的門樓。城樓是磚木結構,城台全是磚砌的,不像城牆,城牆是夯土後牆外再包磚或不包磚。
城門洞——開在城台下面。最早的城門洞為圭角型,宋代以後發展為券門,明代隴西古城城門就是券門。門洞高6米、寬3~4米,兩邊各有一扇鐵皮包的對開式門,日出而開,日落而關。
瓮城—是建在城樓前的小城堡(隴西俗稱月城或瓮圈子)。與城樓左右牆體連為一體,其牆高、寬與城牆基本一致,四隅均為抹角,長約80~120米,寬約60~80米,平面形狀呈半圓形、長方形或月牙形。閘樓通常修在瓮城的左拐角或右拐角處,其門洞與城樓的門洞不能相對直通,一般呈直角。這種在城門外修建瓮城的做法是中國古城池特有的建築風格,歷史可追溯到漢代。基本上每一座瓮城內都有廟宇。每座瓮城建一座關帝廟或叫真武廟,殿內無塑像,僅供牌位,建在瓮城左側或右側,個別瓮城內還建有祠,表達着彰顯武力、獎勵忠勇、希冀安定的原始設計意願。其周圍是常住居民,一般一個瓮城內少則四五戶,多則十來戶,大多數為小手工業作坊主。箭樓——築在瓮城上,與城樓相比箭樓是一座形似城堡的簡樸建築。位置和城樓相對,其下城台略高於瓮城牆。面闊三至五間,朝向城外的三面每層都辟有對外攻擊或防禦用的箭窗,箭窗的數目少則數孔,多則十數孔。在防禦戰中,箭樓站在整個城門防禦系統的最前端,進攻火力集中於此。閘樓——是以瓮樓門洞為核心的建築,三面都有箭窗,形似箭樓,只是規模小。閘樓的門洞沒有門扇,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閘,控制機關在閘樓內。瓮城上閘樓的位置或左或右,也有左右都有的。
馬道——是登上城樓的專用通道。能登上城門和城牆去占領制高點的馬道,修在城牆內側和城門樓的左右兩側。輪值的士兵從馬道上城,在一座城門與另一座城門之間遙巡。其寬約五米,為一「之」字形土坡,為了防止雨雪天路滑鋪有一層城磚,城磚的排列方式為一丁一豎立體式,城磚都有固定重量,每塊大約幾十斤。時光飛逝,歷千年滄桑,昔日的輝煌已凝固為永恆的歷史,成為久遠的故事,離我們遠去。隴西古城的破壞,主要是清同治年間、民國時期和解放初期六七十年代。今天我們只能從這副模盤和泛黃的《鞏昌府志》、《隴西被兵記》、《隴西縣誌》等文獻中領略隴西古城的風采。[1]
作者簡介
張國柱,原隴西縣旅遊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