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不舍人世情-(中山南街47號)序言(王慶同)
作品欣賞
好文不舍人世情-(中山南街47號)序言
《中山南街47號》包括「本報訊/小故事」「通訊/特寫」「人物/訪談」「**/獻詞」「序言/手記」「散文/隨筆」6輯。作者張強與普通人無異,有親人、師友、同學、同事、領導和各色社會交往(採訪)對象。在成長過程中,辛酸、拼搏、遠方、步履、淚奔、童心……還有農事、職場、飯粥、書畫、沙山、魚蟲、窯洞、橋頭,等等,給他留下了印記。他與你我一樣,都是尋常生命。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眼力。他眼裡的人世間,他的散文、隨筆、**、通訊、特寫、訪談、小故事、消息,流淌着時代、理念、感悟、情懷的江河,其中的思想性、趣味性,讀者一旦接觸,便不想放下。寧夏山里人說某人眼光深邃、獨到,常說這人眼裡有「水」。張強眼力時透紙背,眼裡有滴「水」。
張強的筆頭有隻「手」。他的文章長短隨內容,語言凝練、簡潔,間有俗語俚語入章,常有風趣幽默散出,表達放鬆而文氣連貫。用語貌似隨意,實則字裡行間有隻看不見的「手」,始終牽着那些跳躍的文字,使之有序起舞。所謂序,就是主旨,凝練、簡潔、放鬆、隨意、跳躍的字詞句,只有契合主旨才是有意義的。張強文章繁簡適度、收放自如、軟中有硬,蓋因筆頭操控精細,不讓符號「放了羊」。這是他筆力強勁的表現。
總之,張強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功底,造就他的文章可讀耐讀。選讀幾篇《中山南街47號》的文章就可印證。
張強大學新聞專業畢業,記者、編輯出身,大江南北、寧夏山川留下了他的足跡。夜深人靜之時,喧鬧江湖之地,都不妨礙他「眼睛一眨點子出」。由於職業素養和習慣,他的腳力、腦力較好。
《周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沒有隻平而不坡,沒有隻往而不復)這是說事物是變化起伏的,豐富而不單一。又說「天地際也」,認為這是天地交流的現象。這在當時可理解,今天看來,與其說是「天地際」,不如說是人世情。智力正常者選文學、新聞方面的文章,會比較喜歡展現變化起伏豐富的文章。此所謂好文不舍人世情也。《中山南街47 號》的文章,就是這樣的好文。
各種寫作的培訓班和個人寫作練習,或許需要好文做參考。《中山南街47號》應是可供選擇的一本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