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門街道
沿革
1957年設大紅門鄉,1958年改大紅門街道,同年併入南苑公社,1960年析建大紅門城市公社,1966年改街道。
豐臺區
豐臺區是北京市的城六區之一,也是北京四個近郊區之一,位於北京市南部,東面與朝陽區接壤,北面與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石景山區接壤,西北面與門頭溝區,西南面與房山區,東南面與大興區接壤。
歷史沿革
豐臺這一名稱據說最早來源於金中都城之豐宜門,外設「拜郊臺」,取豐臺二字而得名。清朝時有豐臺鎮,駐有守衛京師的三大(馬陵峪、豐臺、密雲)御林軍部隊之一。1937年,位於本鎮的蘆溝橋,發生了七七事變。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北平市人民政府依照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第1號布告,臨時劃定全市為32個區,其中十六區駐白雲觀,二十五區駐豐臺,二十六區駐長辛店。1949年6月,華北人民政府批准北平市將原十六區新市區以南和原二十五區的高家堡、谷泉莊以北合併為新的第十五區,駐豐臺鎮,將原二十六區的崗窪、溫莊以北改為新的十八區,駐長辛店。1949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十八區的里外十三村劃歸二十區管轄。1950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十八區併入十五區,並於8月將十五區改為十二區。1952年6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臨時會議及7月18日北京市委臨時會議決定,將十二區改為豐臺區。
1956年3月,北京市人委決定將原京西礦區的大灰廠和臥龍崗鄉的栗園、大溝兩個村劃歸豐臺區張郭莊鄉,原南苑區鎮國寺鄉的角堡、小草橋、鎮國寺3個村劃歸豐臺區草橋鄉,豐臺區南蜂窩鄉西便門火車站大道以東地區劃歸宣武區。1958年3月,北京市人委決定將豐臺區黃土崗鄉的角堡村劃歸南苑區右安門街道辦事處。1958年5月,國務院批准撤銷石景山區,原石景山區的古城、八寶山2個鄉和北辛安、金頂街、廣寧墳、蘋果園4個街道辦事處以及新古城居民區劃歸豐臺區;撤銷南苑區,原南苑區的南苑、大紅門、東鐵匠營、右安門4個街道辦事處和槐房鄉劃歸豐臺區;撤銷良鄉縣,原良鄉縣的魏各莊、崗窪、稻田3個鄉和羊圈頭村劃歸豐臺區。1959年3月,門頭溝區的五里坨鄉被劃歸豐臺區併入石景山公社。1960年10月,豐臺區馬連道街道辦事處被劃歸宣武區。1963年6月,北京市人委批准設立石景山辦事處(區級),1967年8月改為石景山區。1996年6月,大興縣和義小區東西兩部被劃歸豐臺區。2002年9月,豐臺區菜戶營橋東北角被劃歸宣武區。
2020年12月31日,根據北京市民政局《關於同意豐臺區部分行政區劃變更的批覆》(京民劃函〔2020〕189號),豐臺區由16個街道、2個鎮、3個鄉調整為24個街道、2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