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傑顛社

大傑顛社
圖片來自一步就出走

大傑顛社,或作大傑巔社,為臺灣平埔馬卡道族古部落名,原居住在打狗「彼達」(Peita)地帶,明清時期時遷往高雄市臨山地區,今日其後裔散居於內門區以及旗山區丘陵上。

目录

歷史

關於「彼達」(Peita)的確切位置,老埤村馬卡道族頭目潘乾坤指出應為今日路竹區大社以及廢庄的下社,數年後旗尾山地區的口述資料則稱在高雄市沿海、今日茄萣區一帶[1]。後馬卡道族為明鄭所逐,退往大崗山後的尖山,形成尖山社水蛙潭社,大部分居民再遷往羅漢門(今高雄市內門區)[2],居住在溪州番社。[3]

臺灣清治時期羅漢外門羅漢內門都是大傑巔社活動的地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諸羅縣志》記載:「羅漢門山內有大傑巔社。」雍正年間《臺海使槎錄》記錄:「羅漢內、外門田,皆大傑巔社社地也。」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廷派大傑顛社人把守六張犁的番界,社民的生活空間漸漸向北,移往旗山區木柵、六張犁、圓潭和內門區溝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守隘政策,利用熟番作為屯丁監視隘口的動靜,此時大傑巔社人和新港社、塔樓社被分派至高樹鄉的南屯共同防守生番。此次守隘的任務,大傑巔社派出了 31 名屯丁, 並分配到 52 土地。[4]嘉慶年間修撰的《續修臺灣縣志》所觀察的:「大傑顛社,距城六十五里,今番民移往隘口社,近蕃薯寮。」指出大傑巔社社民的再遷徙,往今旗山區圓潭里以北。道光年間,部分社民往東部移動,被當地原住民所逐,落腳在今日六龜、荖農。[5]

臺灣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顯示馬卡道族還有千餘位族人在旗山區圓潭庄、內門區萊仔坑,並在溝坪庄與大武壠族混居。今日內門區萊仔坑、旗山區口隘、中隘、尾庄、圓潭子[6]仍有許多具平埔原住民族特徵的住民,南邊的三角崛、新番社等地也尚有數戶人家。[7]


旗山地理位置

旗山鎮位於高雄縣地理位置的中段,東連杉林鄉、美濃鎮,南鄰屏東縣里港鄉和高雄縣大樹鄉,西接燕巢鄉、田寮鄉,西北可往內門鄉通經台南縣南化鄉和龍崎鄉,交通機能顯著,為台南、高雄、屏東三地往來必經之處。

旗山溪(楠梓仙溪)橫亙其間,將全鎮分為東西二岸,境內山脈錯縱,地形起伏,因此整體開發不易,東岸是旗尾,西岸則是鎮中心的旗山地區,至今仍是純樸的農業型鄉鎮。面積94.6122平方公里,人口約4萬人,為高雄縣第三大鎮,目前轄有25個行政里。

旗山鎮原為西拉雅平埔族的馬卡道支族大傑巔社(Taburian)的所在,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大傑顛社北移至口隘庄(今日圓潭)及尾庄之間(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續修台灣府志載:「大傑顛社,今番民移隘口,進蕃薯寮。」),現在溪洲國小後的山腰處,就是平埔族舊時的信仰中心。 而明鄭時期漢人開始入境拓墾,最初為「施里庄」,到了乾隆二○年代更名為「蕃薯寮庄」,光緒十四年間(西元一八八八年)曾改稱「太平庄」,清代時統歸為「羅漢外門里」的轄區(註一),康熙末年有鄭、蔡二姓移民入墾,乾隆年間陸續墾成,形成村莊。

關於旗山舊稱「蕃薯寮」,經詢問老長輩口述得知,昔日旗山地區尚未開墾時,旗美地區,屏東里港一帶的民眾,大部份種植蕃薯為生,要運送蕃薯至台南高雄一帶,因交通不便(當時用牛車運送)路程遙遠,旗山自然形成一個轉運站,並設立臨時放置農產品的「寮仔」,一來可以休息住宿,二來可以放置蕃薯,作為運送的中繼站,放置蕃薯的「寮仔」,稱為蕃薯寮,後來就以此為名。直到民國九年(日治大正九年),全省地方制度及地名大變更時,因其東北方有旗尾山,其狀似清代蛟龍旗,在鎮民的堅持下更名為「旗山」,可彰顯境內名山及不忘本源。[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