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塞外紅山分外嬈(羅捷媚)

塞外紅山分外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塞外紅山分外嬈》中國當代作家羅捷媚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塞外紅山分外嬈

提到內蒙古,人們可能腦海會出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的一碧無垠的碧綠大草原,鑲嵌在碧毯上朵朵白雲似的蒙古包,身着蒙古服馳騁在馬背上的牧民。此刻,我所在的赤峰卻是老舍筆下「塞上紅山映碧池,茅亭望斷柳絲絲,臨風莫問秋消息,雁不思歸花落遲。」的有紅山碧池,有茅亭柳絲的一座塞外歷史文化名城。

時過穀雨,塞外處處綺麗溫馨。遠處的大草原,莽莽蒼蒼,近處的山巒,枯木逢春。為追尋心心念念的仰韶文化,我們慕名從赤峰市區前往紅山。

到達紅山腳下,太陽正從遠處的峰頂一點一點升起,紅霞滿天。紅色的山,紅色的雲霞,吐綠萌芽的樹木,清澈的河水,一頭就撞進了莫奈的畫布里。春天在異域遇見的這份美好,頭腦中哪怕有一萬個形容詞也無法精準描述。

紅山九個山峰在朝陽下猶如幾朵並蒂蓮盛放,山山彤紅,如雲如霞。大自然以它的神奇力量創作出許多鬼斧神工的傑作,紅山就是傑作中的精品。紅山原名「九女山」,傳說遠古時,有九個仙女犯了天規,西王母大怒,九仙女驚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灑在了英金河畔,因而出現了九個紅色的山峰。崢嶸險峻的山峰,雖然海拔只有六、七百米高,因着神奇的傳說,一直被人們視為聖地。 至今在赤峰一帶仍流傳着:「紅山九個頭,英金水倒流」的民謠。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進入公園,草木之氣瀰漫,我儘量讓自己的呼吸低於紅山的高度,低於公園裡的蟲鳴。紅山國家森林為中華植被生態文明的發祥地,公園植被類型豐富多樣,生長着黑松、雲杉、落葉松、楊、柳、榆、柞、樺等品種繁多的典型北方樹,還有野鷹、野雕、野兔、野雞、半翅、石雞等野生動物。所有靜的動的生命形成了內蒙草原上難得的森林風光,這使赤峰地區生態修復工程初見成效。這裡曾經滾滾黃沙飛揚,沙塵暴肆虐,出門要用紗巾把整個頭都蒙上,就算最晴朗的夏夜,從來沒見過星星。這些年,赤峰重視生態環境的整治,築壩開渠,護渠育林,沙漠變為良田。如今在赤峰行走,處處可見綠水青山、良田美景,晚上還能見到無數小星星在天上眨眼睛呢。

陽光像調皮的孩子,赤着腳丫子,側着身子從山尖奔涌而下。林間草木生髮,綠意盈盈,我們沿着公園林蔭小徑漫步,花紅柳綠,鳥鳴蟲唱,躁動的心緒被盪洗得妥妥帖帖。

仰望紅山九峰是一種享受,那些嶙峋怪石,似火石壁,一步一景,巍偉壯觀。大自然用蒙太奇的手法,把其鬼斧神工的妙手鑄造的靠山佛、彌勒佛、臥駝峰、將軍石、雙獅圖、猴石、一線天、金蟾望月等各種原生態的山石景觀呈現人們眼前,給人以想象,給人以啟迪,給人以哲思。

在一塊刻着「紅山文化遺址」的黑色大理石碑前面,我們停駐了腳步。一陣裹挾着草原特有氣息的風拂過,時光如流,往事殷殷。夏朝開始,有先商、山戎、東胡、匈奴、烏桓、庫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多個古代民族先後在這一帶遊牧漁獵,繁衍生息。5000年前,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紅山文化就在這裡發祥!1000年前,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這裡建起了雄峙萬里的大遼王朝。以後這裡又相繼出現了蒙元文化、明清佛教與見證滿蒙和親聯盟、鞏固邊疆的王府文化。

昨晚一場春雨的浸潤,那些在冰天雪地里積蓄了一冬的花草樹木,不想辜負春光的濃情和紅山的蜜意,舒枝展葉,盈滿一地的詩情。暖融融的日頭,從我身後的山頭斜斜滑落而下,肆意撒歡,向人們述說着此時的幸福與快樂。有風吹過來,它們踮起腳尖兒,吹起舒緩的口哨唱和,宛若一首首動聽的塞外歌謠。

或許因了遠離塵囂的清幽,山的大名雖俗,卻頗為不凡。腳踏仰韶文化的足跡,穿行在木蘭辭景區,玉龍山莊景區、民俗風景區、碑廊亭榭景區、森林功能景區之間,如同走在歷史的書頁,古意氤氳。先民的居住房,打獵、捕魚、製造石器、燒制陶器的日常用品,冰斗群、刃脊、角峰、冰蝕痕等第四紀冰川遺蹟在我們訝異的目光中迎面而來,似乎要與面生的我打招呼。久遠的朝代早已湮滅在歲月中,而這些曾經深埋地下的斷瓦殘垣、陶瓷、生物殘骸等各種文物遺蹟,依稀向人們還原紅山仰韶時期的歷史文化和生活原景。

走進紅山博古館,大量彩陶文物和表龍玉器展品直奔眼眸,更有震驚中外的中華第一龍」大型「C」型碧玉雕龍。碧玉雕龍工藝精湛看起來十分有格調,有點像馬蹄,無足、無爪、無角、無鱗、無鰭,周身捲曲,吻部前伸上揚,梭形細目,鬣鬃飄舉,卷尾有力,仿佛豁然之間,有一股呼之欲飛的靈動感在它的魂魄里升騰而上……一瞬間,恍若回到5000年以前的東北地區西遼河流域,一群群龍的傳人,手拿着各種經過精心打磨的石器,披一肩獵獵風沙,敲一路古典的浪漫,在與風沙,與大自然搏鬥中頑強生存而鑄成歷史的不朽和鑄就了中華文明的輝煌……

紅石紅泥的山路,沿着山刃蜿蜒上去,又呈弧形綿延而下,像個「小長城」。我們沿着「小長城」往山頂上攀爬,山風潤朗起來了,空氣甜美起來了。路邊的紅色花崗岩石縫裡,草木見縫插針,欣欣然張開了眼,那一條條婀娜纖細的小草,如善歌善舞的蒙古姑娘,搖隨風曳,婀娜地舞動着,似在說「愛紅山一草一木,愛赤峰綠水青山!」

登臨紅山頂,太陽躍上半空,湛藍的天空中白雲舒捲,綿延的群山紅艷艷一片。遠方的山腳下,英金河畔春水淙淙,映帶左右,陽光鋪灑河裡,仿佛紅山纏着的碧玉腰帶。更遠些的大草原,新綠蒼茫,如綿延的嫩綠地毯往遠處鋪排,直到與藍天白雲成為一線。山風迎面吹來,清爽舒朗,讓人精神抖擻,氣定神怡。隔河眺望紅山東北面逶迤的燕北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天蒼蒼野茫茫的粗獷日月和[星辰]]的光輝與璀璨。

「巍巍峰巒,赭色生暉,泉清水秀,碧影天光。萬載先民拓荒野,塞外紅山分外嬈。」[1]

作者簡介

羅捷媚,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