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堇青石


堇青石
原圖鏈接

堇青石(Cordierite或Iolite,Dichroite)來自希臘文中的Violet,寓意其呈紫羅蘭色,Dichroite來自希臘文"雙色",指寶石具有很強的多色性。由於堇青石有像藍寶石一樣的藍色,有人稱之為"水藍寶石"(water sapphire)。

堇青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通常具有淺藍或淺紫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 。堇青石還具有一個特點,具有明顯的多色性(三色性),在不同的方向上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品優色美的堇青石被當作寶石,除此以外,堇青石由於耐火性好、受熱膨脹率低,普遍作為汽車淨化器的蜂窩狀載體材料來使用。堇青石產於片岩、片麻岩及蝕變火成岩中。人們因此也稱堇青石為二色石。人工可以合成鎂堇青石,用於耐火材料。堇青石原石一般重4-5克拉,更大的也有發現。堇青石一般切割成傳統的形狀,最受歡迎的顏色是藍紫色。

目錄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堇青石

外 文 名:Cordierite/Iolite/Dichroite

別 稱:二色石

類 別:硅酸鹽礦物

化 學 式:Mg2Al4Si5O18;可含有Na、K、Ca、Fe、Mn等元素及H2O

顏 色:淺至深的藍,紫,無色、黃白色、褐色

光 澤:玻璃光澤

透 明 度:透明至半透明

晶 系:斜方晶系

 
堇青石手鍊
原圖鏈接

解 理:{010}為中等解理,{100}和{001}不完全解理

硬 度:7~7.5(摩爾硬度)

礦物密度:2.61(±0.05)g/cm3

溶 解 度:難溶

結晶狀態:晶質體

習 性:短柱狀晶形,常見雙晶

光學性質:非均質體,二軸晶,負光性

多 色 性:三色性,強

折 射 率:1.542~1.551

雙折射率:0.008~0.012

紫外熒光:無

吸收光譜:426, 645nm弱吸收帶

放大檢查:顏色分帶,氣液包體

光學效應:星光效應,貓眼效應,砂金效應

產 地:片岩、片麻岩及蝕變火成岩

用 途:寶石,鎂堇青石,耐火材料

堇青石簡介

堇青石的英文名稱為Cordierite,乃是為了紀念法國地質學家P. L. A. Coedier而命名,而寶石級的堇青石,英文名為Iolite或Dichroite。Iolite系源於希臘語,為「紫羅蘭」的意思,象徵寶石級堇青石的顏色特徵。

堇青石具有明顯的多色性,用肉眼從不同角度觀察,可以發現它的顏色有明顯的變化。化學組成為富含鐵、鎂、鋁的硅酸鹽,成分中的鎂可被鐵或錳所置換,而部分的鋁也可被鐵所取代。晶體多呈短柱狀,在晶體內偶而含有硅線石、尖晶石鋯石、磷灰石、雲母等包裹體。顏色一般呈淺藍、深藍或灰藍色,部分為無色、白、灰、淺黃、淺紫或淺褐色,而經過風化的,則略帶綠色。如果風化程度增加,堇青石可變為雲母、綠泥石或是滑石

堇青石是由含鋁量較高的岩石,經過中度到高度熱力變質作用所形成,主要產在片麻岩或含鋁量較高的片岩中。質量較佳的寶石級堇青石多產在斯里蘭卡和印度,此外,德國、緬甸、坦尚尼亞、芬蘭、馬達加斯加、美國等國也有產出。

物理性質

顏色:寶石級品種顏色為藍色和藍紫色,堇青石也可呈無色、微黃白色、綠色、褐色和灰色等。

光澤及透明度: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

光性:二軸晶,負光性。

折射率與雙折射率:RI:1.54-1.55,DR:0.01±0.002與其成分中Mg和Fe的比例有關,當富Mg時,折射率偏低,而富鐵時折射率則偏高。

多色性:強,三色性表現為黃紫、黃、藍色。肉眼可見,如果從不同方向觀察,可看到不同的顏色。

發光性:無

 
天然堇青石
原圖鏈接

吸收光譜:表現為鐵吸收譜。

解理:堇青石可具有三組解理,其中{010}為中等解理,{100}和{001}為不完全解理,斷口為參差狀。

突起:負或正低突起

刻劃硬度:摩氏硬度為7~7.5

相對密度:2.60,隨Fe的含量增多而逐漸變大。

晶系:斜方晶系

晶體:短柱狀

集合體型態:粒狀、塊狀

其他(1)具脆性;(2)折射率 1.542 ~ 1.551;(3)透明至半透明;(4)晶體偶具反覆雙晶而呈假六方形;(5)當晶體中包裹有矽線石、鋯石等細小礦物時,常能看到檸檬黃的多色暈。

化學特性

化學成分(Mg, Fe2+)2Al3 [AlSi5O18].H2O

化學分類:硅酸鹽

化學性質

(1)成分中的鎂,可被少量的錳所置換

(2)成分中的鋁,可被部分高價鐵所置換

顯微特徵

常見的礦物包裹體有赤鐵礦或針鐵礦、磷灰石、鋯石及氣體液包體等。其中斯里蘭卡產的一種堇青石包裹主要為赤鐵礦和針鐵礦,顏色為紅色,絕大多數顆粒呈板狀和針狀,並呈定向排列,當包裹體大量出現時可使堇青石呈現紅色,這種堇青石又被稱為「血射堇青石」(Bloodshot)。[1]

成因與產狀

重要生成於接觸變質岩或低溫的區域變質岩,有的可發明於花崗岩或流紋岩中。堇青石無色或灰色的粒狀看來與石英很類似,但熔點比石英低。地表上經風化會變為灰綠色,並改變為雲母、綠泥石或滑石。常與石榴子石、紅柱石、剛玉黑雲母及長石共生。[2]

主要用途

一些色彩美麗透明的堇青石,可以作為寶石,而在工業上亦相當有效,是周詳陶瓷中的耐熱震材料,工業國度大年夜範圍的工廠廢氣已經逐漸採取堇青石陶瓷為標準的觸媒轉化器,別的,柴油濾煙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之重要材料為碳化矽與堇青石。[3]

堇青石陶瓷

堇青石陶瓷耐壓強度高,抗拉強度25~40MPa,是主晶相的陶瓷。

耐壓強度280~500MPa。抗拉強度25~40MPa。抗彎強度50~60MPa。衝擊強度1.8~2.2cm·kg/cm2。線膨脹係數(1.1~1.8)×10-6(20~100℃)。平均熱傳導率3.35~5.02kJ/(m2·h·℃)(0~100℃)。耐冷熱溫度300~500℃。絕緣電阻2.3~5.6MΩ·cm(400~600℃)。介質損耗角正切值200×10-4(50Hz);40×10-4(500Hz)。耐火度約1400℃。

主要原料為滑石、黏土、氧化鋁、長石等。用一般陶瓷工藝製造。燒結範圍較窄,燒結溫度與堇青石分解溫度只差幾度,難獲得緻密體。常採用綠泥石、碳酸鎂、碳酸鋇硅酸鋯、二氧化鋯、三氧化二硼、鋰輝石等作為添加劑,能降低燒結溫度,擴大燒成溫度範圍,並改善其介電性能。可用作線圈骨架,耐電弧作用的電絕緣材料、複合材料的基料,電熱絕緣裝置的燃燒器噴嘴的材料等。

堇青石蜂窩陶瓷

堇青石質蜂窩陶瓷,它是以合成堇青石原料加入粘和劑、燒失劑,經混合拌料、練泥、擠出、乾燥,在1280~1320℃燒制而成。其特徵在於成型時採用的原料是全合成堇青石原料,成型工藝為擠出工藝,乾燥採用隧道式定型乾燥與箱式乾燥爐結合。其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粘土、滑石、氧化鋁、輕燒鎂粉在球磨中濕磨至小於320目的粉粒,球磨後的粉料經壓濾及真空練泥後成為泥塊,坯體在倒焰窯中合成即為堇青石材料;然後將合成後的堇青石再度細磨到所需粒度;再將細磨後的堇青石粉料加入以MC或PVA為主要成分的粘和劑,經擠出成型的工藝流程,即可生產出蜂窩陶瓷。主要應用於汽車尾氣催化淨化、工業窯爐除塵蓄熱、石油催化裂化等行業。

堇青石功效

堇青石,是一種以淺藍色、藍紫色和藍灰色為主的彩色寶石,也是擁有兩種顏色的彩色寶石。堇青石的斷面上看起來就像點點花瓣,日本人俗稱堇青石為「櫻石」。堇青石外表美觀、價格實惠,受到很多寶石喜愛者的追捧,具有很高的人氣。

堇青石是一種獨特的幸運石,佩戴堇青石飾品能夠給佩戴者帶來幸運,那麼,佩戴堇青石飾品到底有着什麼樣的功效和作用呢?據說最早的時候,中國人還沒有發明指南針,人們就用堇青石的多色性來確定太陽的位置,辨別方向,所以堇青石是人們「黑暗中的指南針」,佩戴堇青石飾品能夠幫助迷茫不安的人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

另外,堇青石的顏色酷似藍寶石,沉靜深邃的顏色能夠平復人們起伏不定的煩躁情緒。佩戴堇青石飾品的朋友工作、生活中不管碰到什麼事情,都能夠冷靜的面對,正確的判斷,果斷的決策。同時,佩戴堇青石飾品能夠幫助緩解精神壓力,還能夠帶給佩戴者智慧。體重超標,較為肥胖的朋友佩戴堇青石飾品還能夠幫助清除脂肪。

漂亮的堇青石飾品是人類的好朋友,不僅僅是美麗的裝飾品,更具有強大的幸運能量,對人體有着積極地影響![4]

堇青石常見品種

鐵堇青石:堇青石中的兩個主要成份鎂和鐵可以做同像替代,當鐵元素含量大於鎂元素稱之為鐵堇青石。

堇青石:即鎂含量高於鐵含量時稱為堇青石,較出名的是產於印度的富鎂品種,常被用來做成寶石又稱為印度石。

血點堇青石:主要產地在斯里蘭卡,主要特徵為其內部的氧化鐵澡片含量豐富且呈現特定方向排列使得堇青石帶有色帶時被稱為血點堇青石。

堇青石重要產地

中國台灣地區

(1)綠島和蘭嶼的安山岩中

(2)台灣北部紗帽山和宜蘭外海龜山島的安山岩中

(3)澎湖赤嶼的玄武岩中

(4)中央山脈能高一帶的板岩中

世界其它地區

(1)美國Connecticut的Haddam、NewLondon、Guilford和Plymouth

(2)加拿大NorthwestTerritories的GarnetIsland

(3)德國Bavaria的Bodenmais和Wechselburg

(4)捷克共和國的Biskupice、DolníBory、Vná

(5)芬蘭的Orijarvi和Pielavesi

(6)挪威的Krager、Arendal、Bamblesector

(7)瑞典的Naversberg

(8)西班牙的CabodeGato

(9)格陵蘭塔吉克SWofRankful的Sasykskyarea

(10)馬達加斯加的Mt.Bity

(11)斯里蘭卡

(12)南非CapeProv.的BlueDragonmine、NorthCape的GuadonFarm

(13)澳洲WesternAustralia的WhiteWell

(14)巴西Paraiba的Umburang

(15)阿根廷的Soto

(16)墨西哥的Chihuahua的Parral

(17)緬甸

(18)坦尚尼亞。[5]

堇青石如何鑑定

(1)折射率 1.542 ~ 1.551

(2)硬度為 7

(3)晶體常呈假六方形的短柱狀

(4)顏色多呈藍或灰藍色

此外,藍色堇青石的外觀與藍色藍寶石頗為相似,但是堇青石具有相當明顯的多色性,而且硬度、折射率與比重都比藍寶石為低。堇青石的主要產地為巴西,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達加斯加,台灣的蘭嶼也有少量的發現,而堇青石的顏色有藍色,淺藍色,淺紫色,淺黃色,及淡褐色,說到顏色就不得不提一下堇青石最重要的一項特徵也就是它的多色性,這也是大家用肉眼來區分堇青石與藍寶石的最大不同點,何謂多色性呢?用簡單的話來描述就是同一顆寶石在不同的角度看上去呈現出兩種或三種不同的顏色,在它的多色性中最常出現的顏色為藍色,紫色,淡黃色(或無色)。

與堇青石相似的寶石有藍寶石、紫晶方柱石、碧璽、坦桑石等。關鍵區分依據為:RI值和DR值、相對密度值,顏色多色性,淺色品種干涉圖及方柱石的熒光特徵。

堇青石的顏色外觀與藍寶石、藍碧璽、坦桑石極為相似:只要小心測試 ,較容易區分。

藍寶石:具有明亮玻璃光澤,RI1.76-1.78 DR0.008 一軸晶(-),多色性為明顯的二色性藍色至藍綠色,典型光譜為藍區三條強的吸收窄帶(450、460、470 nm處),放大觀察具有六方或直邊生長色帶,金紅石針狀包體和氣液兩相包體。

藍碧璽:RI1.62-1.65 DR0.018 一軸(-) 多色性明顯至強(二色性), SG3.01-3.11 在2.65重液中下沉,而堇青石SG小,在2.65重液中呈漂浮狀態。

坦桑黝簾石:明顯的三色性與堇青石相似,但各自表現的三個方向性顏色有差異。坦桑黝簾石的RI、SG高於堇青石,RI1.69-1.70 DR0.009 二軸晶寶石,SG3.35。[6]

歷史傳說

在1000多年以前,維京人在沒有任何導航工具,天空又常常是陰雲密布的情況下,穿越了極地冰冷的海洋,萬里跋涉到達美洲。傳說他們是藉助於魔法遠行的,但看來,他們可能得到科學的引導。

有多方面的消息和資料稱,在公元980年,即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400多年,維京人的航船就到達了北美洲的沿海地區。這艘船是由埃里克·羅索(EricilRosso)率領的,它從挪威的卑爾根出發,首先到達冰島,然後抵達格陵蘭,最後到達加拿大的拉布拉多美洲大陸沿海。在這個高緯度地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能見度極低。白天,太陽藏在雲霧的後面,夜晚也看不見星星。那個年代沒有任何能幫助人辯明方向的工具和手段,但根據傳說,這些北方人在長途旅行中,有一種魔力無窮的神奇工具為他們導航,這就是太陽石。

科學解釋

維京人於公元982年到達格陵蘭,據一些史學家說,他們甚至到達了北美洲沿海。當時他們手中無任何導航工具。事實上,在這之後很多年,即1044年左右,才由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但維京人究竟是如何到達美洲大陸沿海的呢?1967年丹麥考古學家托基爾·拉姆斯考(Thorkild Ramsko)對此做出了解釋,這一理論又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根據拉姆斯考的解釋,古代北方人是不知不覺地利用了一種礦石的物理特性。拉姆斯考認為,在很多故事中作為神奇的導航者出現的著名太陽石不是別的,而是一種叫堇青石的礦石晶體。這是一種具有雙折射和二向色性的礦石,也就是說它能有選擇地吸收光輻射。當光線通過堇青石時,由於在一些特殊的晶面上對不同光線偏振光的吸收不同,透過堇青石的光就會改變顏色,從紫色、藍色一直到黃色,按照這些不同的平面就可以追溯到光源所在的位置。許多科學家認為,維京人曾經擁有這種礦石,他們將其指向天空就能夠知道太陽的位置,從而辨別出方向來。當光源(這裡是太陽)受到遮蔽(如雲層)時,會發生偏振光現象。由於高緯度地區常常是陰天,此外在這些地區太陽長時間地處在接近地平線的地方,因此太陽光發生偏振的現象就更為明顯。其原因就在於射向地球的光線的入射角大和太陽光通過的大氣層的厚度大。甚至當太陽已經落山,但陽光還照射着大氣層的時候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堇青石晶體也能夠據透射偏振光的顏色找到太陽的方向。另一個有利於拉姆斯考理論的證據是,挪威的堇青石礦藏非常豐富,因此維琴高人能很容易地獲得這種礦石,不過由於他們不了解這種礦石的物理特性,所以理所當然的就將它歸功於一種神奇的魔力。[7]


相關視頻

堇青石蜂窩擠出

金鑲藍碧璽戒指 蔚藍色鑽石明亮式切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