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
時 間 :1935年1月19日至 地 點 : 貴州省和四川、 參 戰 方 :紅一方面軍 國民黨軍周渾元、 傷亡情況 : 共殲敵3萬餘人, 結 果 : 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
四渡赤水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1],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在赤水河流域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
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元帥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目錄
歷史背景
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於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大規模的戰略轉移。長征初期,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領導者實行逃跑主義,在此危急關頭,毛澤東主席力主擺脫敵人主力,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以爭取主動。這個正確主張得到了中央軍委大多數同志的贊同。1935年1月7日,一舉攻克黔北重鎮遵義城。隨即,召開了具有轉折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主席領導地位,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紅軍突破烏江,進占遵義城。為擺脫這種險境,黨中央決定,率師北渡長江,前出川南,與活動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4方面軍會合,開創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據地。四渡赤水戰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展開和形成的。
一渡赤水
1935年1月19日起,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前進。
1月24日,先頭部隊紅1軍團擊潰黔軍的抵抗,攻占土城,並往赤水疾進。
1月25日,紅3軍團抵達土城。
1月26日,紅1軍團在黃陂洞、復興場遭遇川軍章安平旅、達鳳崗旅阻擊,紅九軍團在箭灘遭遇川軍特遣支隊徐國瑄部阻擊,紅軍占領赤水計劃受挫。
1月27日,中央軍委縱隊進駐土城。
1月28日,紅3、5軍團、軍委縱隊、幹部團、以及從丙安回援的紅1軍團2師在土城、青槓坡地區對尾追的川軍郭勛祺旅、潘佐旅發起猛攻,予以重創,但川軍後續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雙方形成對峙局面。
1月28日晚,政治局和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撤出青槓坡,改變北上行軍路線,避開強敵。
1月29日凌晨,紅軍大部隊分左中右三路,從元厚、土城向西渡過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2]。
二渡赤水
紅軍先頭1個團先敵搶渡二郎灘,成功地掩護部隊。
於1935年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灘第二次渡過赤水河,並繼續向桐梓、遵義方向前進。
24日占領桐梓。
25日夜占領了婁山關。
27日,在董公祠擊潰了敵人3個團的阻擊。
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義城。
29日中午,紅軍進占城南的老鴉山、紅花崗、忠莊鋪後,與敵馳援遵義的吳奇偉縱隊2個師接觸。
紅軍乘敵立足未穩,發起攻擊,經反覆拼殺,敵軍大部被殲。
吳奇偉帶領殘部企圖逃過烏江,除少數人員跟隨其過江遁去外。
其餘尚未過江的1800餘人和大批武器,全部為紅軍俘獲。
遵義地區的這次作戰,歷時五天,擊潰和殲滅敵2個師又8個團,俘敵3000餘,是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以來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
三渡赤水
蔣介石於1935年3月2日急忙飛往重慶,親自指揮對紅軍的圍攻,企圖採取堡壘與重點進攻相結合的戰法,南守北攻,圍殲紅軍於遵義、鴨溪狹窄地區。為粉碎敵人新的圍攻,紅軍將計就計,偽裝在遵義地區徘徊尋敵,以誘敵迫進,然後再轉兵西北,尋求新的機動。同時,以紅3軍團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動,調動敵周渾元部向南和吳奇偉部向西,爾後轉用兵力攻擊魯班場守敵。
紅軍的行動果然調動了敵人,當敵吳奇偉部北渡烏江和滇軍孫渡部靠近紅軍之際,
3月11日,紅軍突然轉兵向北。
3月於15日進占仁懷。
3月16日從茅台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再入川南[3]。
敵誤以為紅軍又要北渡長江,急忙調整部署,向川南壓逼我軍,企圖再次對紅軍形成合圍,聚殲紅軍於長江南岸地區。
四渡赤水
3月20日~22日,毛澤東命令中央紅軍秘密、迅速地從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第四次渡過赤水河[4]。3月23日經習水二郎、仁懷三合、大壩、高大坪。
3月24日經小箐溝到喜頭的石火爐、李村溝及魚塘。
3月25日進駐悶頭台(今仁懷市喜頭鎮)竹林灣。
3月26日經土地坎、天子廟(今喜頭鎮共和村)、火石坪、當晚進住洞口坪(今遵義縣芝麻鎮竹元村)
勝利原因
渡赤水戰役,遵義會議前,敵我力量對比極為懸殊,為保存有生力量,毛澤東主席等人決定放棄去湘鄂川黔邊境與紅2、6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避免了中央紅軍遭致覆滅的危險[5]。
渡赤水戰役,從總體看是敵強我弱,紅軍在各路強大敵軍圍追堵截的情況下,常常處於被動地位。但是,由於毛澤東等以高超的指揮藝術,巧妙地隱蔽我軍戰略意圖,終於打破了敵人妄圖圍殲我軍的戰略計劃。
採用避敵之長,擊敵之短,創造戰機的戰術,牽着他的鼻子來回打轉,以至將其拖疲、拖垮,使我乘隙實現渡江北上的戰略目的。
歷史意義
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三個多月,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而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所著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視頻
四渡赤水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四渡赤水:運動戰的典範,新浪網
- ↑ 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四渡赤水,中國網 ,2006-10-24
- ↑ 四渡赤水,琅琊新聞網,2016-10-01
- ↑ 四渡赤水中國革命在曲折中前進,人民網,王建柱,2016年10月17日
- ↑ 紅軍為何通道縣轉兵 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計劃(1),中華網,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