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巴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四川巴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進一步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促進園區發展,近日,科技部對第七批77個園區以及2019年綜合評估結果為「不達標」的10個園區整改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其中,四川巴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園區自評估、視頻答辯、現場考察以及綜合評議等環節,以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評估,是全省唯一一個躋身全國15個「優秀」等次的園區。

下一步,四川巴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將優化布局,切實強化管理和服務,努力把園區建設成為農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農業成果轉化推廣示範區、農業職業培訓試驗區,形成產業突出、特色明顯、支撐有力的發展格局,為擦亮「巴字號」特色農業品牌[1]提供科技支撐。

目錄

相關資訊

四川省巴中市突出「三大特色」打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智慧總部+孵化體系」賦予園區建設內生動力

建立由園區指揮中心和科技扶貧在線運管中心組成的「智慧總部」,統籌社會、園區資源,優化園區基地一體化管理和服務,破除山區農業信息閉塞、產業布局分散的困境。「科技扶貧在線」平台自建成以來,實時在線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累計答覆諮詢4萬餘條。同時,在各功能區布局9個星創天地和眾創空間,孵化培育了一大批經營主體、科技型實用人才,激發了農村創新創業活力。通過構建聯網成體的科技服務體系,促進園區產業發展,賦予園區建設強大的生命力。

「大園區+小業主」帶動千家萬戶脫貧致富

始終堅持以基地建設為抓手,以新型經營主體為載體,以脫貧致富為目標,創新發展「大園區+小業主」模式,「大園區」統籌資源、搭建平台、招引項目、推廣品牌,「小業主」堅持特色產業延伸、適度規模經營、靈活流轉土地。園區發展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創客等「小業主」達2500餘個,園區各類「小業主」相互影響、抱團發展,組成一體化園區經濟架構,為加快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

「園區+社區+景區」深化「兩山」理論巴中實踐

按照產村相融、城鄉統籌的發展理念,依託園區生態優勢,促進「農科文旅」有機融合,大力發展第六產業,推動產業發展與巴山新居結合。園區內吸引3000餘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通過產業發展、鄉村旅遊、開辦電商、「農家樂」等途徑或載體,創建一批鄉村旅遊目的地,建成葡萄園等專業村16個、茶果[2]體驗基地5個、休閒農業景區10餘個、鄉村主題農家樂200餘家。圍繞「園區建社區、社區變景區」的三區共融共生格局,既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又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三產融合。「綠水青山」正逐步變成「金山銀山」,2018年,恩陽區榮獲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為四川省乃至秦巴片區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巴中模式。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品牌?品牌的本質是什麼?,搜狐,2023-04-18
  2. 你知道茶果嗎? ,搜狐,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