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葉蔓荊
單葉蔓荊(學名:Vitex rotundifolia),又名蔓荊子、海埔姜、白埔姜、山埔姜,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的一種多年生藤狀植物,其根莖可以匍匐生長,尤喜沙地。單葉蔓荊夏季開花,秋季結果。果實呈圓形成串,每串少則幾粒,多則幾十粒。果為核果,成熟時會轉為黑色[1]。蔓荊子味清香,民間有治療頭疼、失眠的功效,人們常用蔓荊子裝枕頭。
喜愛生長於海岸沙地,為海岸定砂之優良植物。生長於台灣全島、離島、澎湖、小琉球、綠島、蘭嶼。分布中國、韓國、日本、琉球、菲律賓、印度。[2]
除了台灣本島,在龜山島還可以看到其他地方不易看到的白花種。 另外,它與三葉蔓荊(學名:Vitex trifolial)極為相似,最大的不同在於三葉蔓荊的葉子為三出複葉,但是有時候也會雜有單葉,主要分布台灣中部沿海地區。[3]
中藥屬性
乾燥成熟果實供藥用,功能疏散風熱:治頭痛眩暈目痛等及濕痹拘攣(《海南植物志》)。
別名:蔓荊子、蔓荊子葉
性狀:落葉灌木。葉為單葉,倒卵形,頂端圓形。生海邊、沙灘及河邊。南澳、饒平有產。果實、莖、葉藥用。
性味:味苦辛,性涼,氣香。
功效:疏風散熱,鎮靜止痛,行氣散瘀,清利頭目。
主治: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單方驗方
頭風
蔓荊子二升(末),酒一斗。絹袋盛.浸七宿,溫服三合,日三。
風寒侵目,腫痛出淚,澀脹羞明
蔓荊子三錢,荊芥、白蒺藜各二錢,柴胡、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黃芪、人參各一兩,炙甘草八錢,蔓荊子二錢半,黃柏三錢(酒拌炒四遍),白芍藥三錢。上嚼咀,每服三、五錢,水煎。
禁忌: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性味歸經
微寒、苦辛,入肝,膀胱經。
功效
散風熱,清頭目
臨床應用
- 肝經風熱,目赤腫痛,目昏多淚
- 感冒風熱頭痛土難金
- 濕痹拘攣,肢體痠麻
- 神經性頭痛及高血壓頭痛本品有效
禁忌
陰虛有火忌用
參考文獻
- ↑ 荒野保護協會. 蔓荊. [2015-01-05] (中文).
- ↑ 台中縣海邊植物. 台中縣: 台中縣政府. 1999: 43. ISBN 957-02-4563-8 (中文).
- ↑ 君影. 台灣海岸植物. 台北縣: 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 54–55. ISBN 986-7916-46-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