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和平建國軍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和平建國軍,是1940年3月汪精衛南京建立政權後,收編國民政府投降軍隊所組建的一支傀儡軍隊。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由南京國民政府收編。

目錄

兵力

1940年,汪軍總數8.8萬人,而到1945年春已擴大到40餘萬人。汪精衛政權所統領的南京和平建國軍直轄6個方面軍及4個綏靖公署[1]華北治安軍則最高曾轄有14個集團軍,蒙疆的蒙古軍最高曾轄有10個。截止到1945年夏,汪精衛政權所統領的軍隊序列為:

1940年3月汪精衛國民政府成立,同時成立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全國軍事最高機關,其職掌為關於國防綏靖之統率事宜、軍事章制、軍事教育方針之最高決定、軍費支配、軍備補充之最高審核、軍事建設軍隊編遣之最高決定及中將及獨立任務少將以上任免之審核」,最初常委為九人,即陳公博、周佛海、劉郁芬、齊燮元、鮑文樾、楊揆一、任援道、葉蓬、肖叔宣。至1941年底共有委員四十一人。

    •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陳公博
    • 參謀本部(部長楊揆一
    • 軍事參議院(院長任援道
    • 軍事訓練部(部長蕭叔萱
    • 政治訓練部(部長陳公博)。
    • 調查統計部(部長李士群,政務次長楊傑,常務次長夏仲明;1941年8月16日增設。1943年9月9日,李士群被日軍毒斃,調查統計部撤銷,改設政治部,任命陸軍編練總監公署總監黃自強為部長。下設政治保衛局、情報局以及秘書室、參事室、總務處、警衛大隊等單位。政治保衛局(局址為南京普駝路8號)全部取代了原「特工總部」的職權、機構和人員,萬里浪任政治保衛局局長,胡均鶴任副局長。政治保衛局設第一局和第二局,第一局設在上海極司非爾路76號原特工總部所在地,局長由萬里浪兼任,第一局後來又遷往1942年以後特工總部所在地杭州(局址為東街路100號),上海「76號」遂成為第一局所屬的「上海分局」,分局長先後由羅夢薌、林煥之。第二局設在南京頤和路21號,局長由胡均鶴兼任。政治保衛局在各省、市、縣設分局、支局,分站、支站等機構;此外,還有無線電總站、研究室、感化院等獨立單位。1945年2月8日陳公博把政治部改為「軍事委員會政治警衛總署」 ,總監陳公博兼,副監丁默村、周學昌。1945年6月,周學昌離職任南京市市長,萬里浪繼任為副監。在南京、上海、杭州、蘇州、武漢、廣州、福州、鄭州、合肥等設有政治保衛分局。日本投降後,周佛海組織「軍事委員會上海行動總指揮部」並任總指揮,萬里浪受命擔任上海行動總指揮部的調查室主任。

1943年,汪政權「參戰」後,為適應戰時體制,將軍事委員會置於新設的最高國防會議之下,撤銷編練總監公署,其職權轉到陸軍部。

  • 軍委會直轄警衛軍:1939年12月9日在上海江灣的中央陸軍軍官訓練團開學,約2500人,汪精衛兼任團長,總隊長張誠,教育長葉蓬。1940年3月警衛旅成立,旅長張誠少將/劉夷(黃埔二期,劉峙之侄),下轄第一團(團長李友竹,1645人)、第二團(團長魏天秩,在安徽組建僅785人)、補充團(魯南於惠民部864人)、警衛大隊(為葉蓬從上海偽警察中選調組建,406人,大隊長洪振)、憲兵大隊(從北平憲兵司令部撥來一營,由警衛旅長親自指揮)。缺編4000餘人。1941年3月改編為警衛師,師長鄭大章/李謳一,副師長陸振清/洪振,參謀長邢聚五,轄第一團861人、第二團937人、第三團(原補充團,886人)、特務團(原警衛大隊,377人),總計3446人。1943年1月擴編為警衛軍,軍長陳公博(掛名),參謀長祝晴川(負責日常),由陸軍軍官教導總隊培養的軍官與軍士用於組建第一、第三師。每師5026人,每團1485人。總計18902人。1945年9月,國民革命軍第74軍進抵南京,其第51、第57、第58師分別並編了警衛第1、第2、第3師。
    • 第一師師長劉啟雄(黃埔二期,國民革命軍第87軍旅長),副師長熊子浩(黃埔四期,江蘇保安處團長)。負責南京城區警備。
      • 第一團:以國民政府衛士團(團長陳皋)為基幹,廣東提供500人補充。1942年12月編成。
      • 第二團:警衛軍補充團提供1500人編成。
      • 第三團:警衛軍補充團提供2000人編成。
    • 第二師師長秦漢青(保定五期,國民革命軍第29軍):由警衛師與獨立第14旅並編,獨立第14旅軍官替換掉了原警衛師軍官。
    • 第三師師長陳孝強(黃埔二期,國民革命軍預備第八師師長。1944年5月底因通濟門事件被免職)/鍾健魂/鮑文沛。開封綏署特務團以及中條山戰役國軍戰俘於1943年12月21日編成。負責南京周邊警備。第七團駐句容,第八團駐江寧,第九團駐六合。1944年12月22日,第九團第一營(欠第三連)官兵291人在六合縣程駕橋附近的羊角山被新四軍全殲,損失機槍13挺,步槍105支,擲彈筒6具,步兵炮1門。1945年8月13日,師長鍾建魂率領師直4個連(炮兵連,特務連,工兵連,通信連)600餘人,第7團一個營700餘人,師政訓主任趙鴻學帶出的第9團一個整團2000餘人,總計3000餘人,攜帶火炮34門(其中九二炮9門,八五炮9門,七五炮16門),擲彈筒與六○迫擊炮117具,重機槍30挺,輕機槍107挺,步槍1100餘支,彈藥約十萬發,電台兩部及其他物資,起義投奔六合縣鍾家集的新四軍第二師六合支隊,編為華中獨立第一軍,第9團的3個營編組成3個團分屬兩個師:1師1團;2師4團、5團;第7團的一個營編為軍特務團;師直屬分隊編為軍直特務營。鍾建魂任軍長,新四軍政治部聯絡部部長劉貫一任政治委員,徐楚光任軍副政治委員、軍參謀長兼第二師政治委員,汪大漠任軍政治部主任,趙鴻學任第二師師長。1946年春節後,華中獨立第一軍編成7個連隊與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後為華東野戰軍第十一縱隊)第55團三個營合編(沿革為解放軍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獨一軍的團長羅基柱、惠宇農、盧森分任第55團各營營長。趙鴻學任第55團副團長、華東野戰軍第十一縱隊第33旅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兼作戰科科長、第二十四軍工兵主任。
    • 補充團
  • 第一方面軍:任援道
    • 下轄:第二軍、第三軍、教導旅、獨立旅、特務旅
    • 活動範圍:蘇南、淮南、皖中、浙西
  • 第二方面軍:孫良誠
    • 下轄:第四軍、第五軍、第九軍、第三十八師、獨立第二十二師、暫編第十九師、獨立第十九師、獨立第二十旅
    • 活動範圍:蘇中、蘇北
  • 第三方面軍:吳化文魯蘇戰區新編第一師師長,1943年1月18日,率所部約4萬人在山東沂水地區投汪,被編為山東方面軍總司令,7月29日改稱第三方面軍總司令,並任命山東省保安司令部參謀長寧春霖為副總司令,郭受天為參謀長:891
    • 下轄:第六軍、第七軍
    • 活動範圍:魯南、魯中、淮北
  • 第四方面軍:張嵐峰
    • 下轄:第一軍、第八軍、第十五師
    • 活動範圍:淮北
  • 第六方面軍:孫殿英(冀察戰區新編第五軍軍長,1943年4月被俘投汪
    • 活動範圍:河南
  • 淮海綏靖公署:郝鵬舉
    • 下轄:第二十八師、第33師、第35師、獨立第11旅、獨立第12旅、獨立第18旅
    • 活動範圍:蘇北、淮北
  • 蘇州綏靖公署(略)
  • 杭州綏靖公署:丁默村
    • 下轄:第十二軍、獨立第4旅、獨立第6旅、獨立第11旅
    • 活動範圍:浙江
  • 武漢綏靖公署:葉蓬
    • 下轄:第11師、第12師、第29師、暫5師、獨立第3旅
    • 活動範圍:湖北和河南、安徽的一部分
  • 蚌埠綏靖公署(略)

組織

1940年3月30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即設立軍事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機關,直屬國民政府,同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5院並列。軍事委員會設: 參謀本部,為最高參謀機關,直屬國民政府,並受軍事委員會統轄,掌握國防及用兵事宜。 軍事參謀院,為軍事最高諮詢建議機關。 軍事訓練部 政治訓練部 航空署 辦公廳。 行政院設置軍政部和海軍部,受軍事委員會統轄,分管陸軍、海軍行政事宜(包括軍需、軍制、軍械等事項)。 軍事委員會另設海軍軍令處,掌管海軍軍令。 1941年8月,將行政院警政部撤銷,在軍事委員會設調查統計部。 1941年12月,撤銷其第1辦公廳(負責作戰、謀略)和第2辦公廳(負責人事),所有任務由辦公廳辦理。第3辦公廳(負責軍需)改為經理總監署。

1942年8月至9月間,軍事委員會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集中軍政、軍令等各項權力,將軍政部、海軍部改隸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參謀本部、軍政部、軍事訓練部及政治訓練部等加以調整合併,改設參謀總長1人,為軍事委員會幕僚長,設次長2人和總務廳長;軍政、軍訓及政訓3個部改設為陸軍部及陸軍編練總監總署。海軍部、經理總監署、調查統計部、航空署仍舊。另增設參贊武官公署,作為安置編餘軍官的機構。

1943年初,汪政權實行戰時體制。1月9日,設立最高國防會議,軍事委員會置於最高國防會議之下。10月,又決定變更軍事委員會組織機構,撤銷陸軍編練總監公署,該署職掌移交陸軍部,航空署縮編為空軍司,隸屬其總務廳,撤銷調查統計部,另設政治部。1944年11月,汪精衛死後,軍事委員會及其所屬機構作了部分改組。1945年2月,撤銷其政治部,改設政治保衛部。1945年5月,軍事委員會成立軍令部。

汪精衛政權成立後,其軍事機關人員為:

  • 軍政部 政務次長鮑文樾(前東北軍參謀團主任)代理部長,常務次長陳維遠
  • 參謀本部 政務次長楊揆一代理部務,常務次長劉培緒
  • 海軍部長 部長任援道,政務次長凌霄,常務次長許繼祥
  • 航空署 署長陳祖昌
  • 軍事參議院 副院長任援道代理院務
  • 軍事訓練部 政務次長蕭叔萱(前國民政府駐日本東京大使館武官)代理部務,常務次長鄭大昌(前東北軍第二集團軍騎兵團總指揮)
  • 政治訓練部 部長陳公博,政務次長李謳一(前粵軍團長),常務次長富雙英(前東北軍軍長)
  • 國民政府參軍長 唐蠎
  • 軍事委員會辦公廳 主任楊揆一(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武漢行營秘書長),第一廳廳長陳欽若,第二廳廳長臧卓,第三廳廳長何炳賢,軍令處長鄭仲敬,軍政銓敍處長吳仲華,總務處長沈珂,秘書處長姜廷榮,軍法處長徐桂,機要室主任徐向宸
  •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廣州辦事處 主任李謳一(1940年4月成立,1941年8月16日改設廣州綏靖公署)
  • 華北綏靖軍總司令部 總司令齊燮元
  • 蘇浙皖綏靖軍總司令部 總司令任援道
  • 開封綏靖公署 綏靖主任劉郁芬(前西北軍軍長、甘肅省政府主席)
  • 武漢綏靖公署 綏靖主任葉蓬(前武漢警備司令部警備司令)
  • 廣州綏靖公署 綏靖主任陳耀祖
  • 蘇豫邊區綏靖司令部(原「和平救國委員會」委員長吳佩孚開封行轅主任公署,1940年4月8日改稱) 司令胡毓坤(前東北軍軍長)

參考文獻

  1. 綏靖公署,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