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蘇亮傳
周書·蘇亮傳出自於《周書》,此史為中國歷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等人。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共50卷,本紀8卷、列傳42卷。本書記載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紀傳體史書。[1]
目錄
原文
亮少通敏,博學,好屬文,善章奏。初舉秀才,至洛一陽一,遇河內常景,景深器之,退而謂人曰:「秦中才學可以抗山東者,將此人乎。」魏齊王蕭寶夤引為參軍。後寶夤開府,復為其府主簿。從寶夤西征,轉記室參軍。寶夤遷大將軍,仍為之掾。寶夤雅知重亮,凡有文檄謀議,皆以委之。尋行武功郡事,甚着聲績。寶夤作亂,以亮為黃門侍郎。亮善處人間,與物無忤。及寶夤敗,從之者遇禍,唯亮獲全。乃長孫稚、爾朱天光等西討,並以亮為郎中,專典文翰。累遷鎮軍將軍、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岐州大中正。賀拔岳為關西行台,引亮為左丞,典機密。魏孝武西遷,除吏部郎中,加衛將軍、右光祿大夫。
大統二年,拜給事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為秦州刺史,以亮為司馬。帝謂亮曰:「黃門侍郎豈可為秦州司馬,直以朕愛子出蕃,故以心腹相委,勿以為恨。」臨辭,賜以御馬。七年,復為黃門郎,加驃騎將軍。八年,遷都官尚書、使持節、行北華州刺史,封臨涇縣令,邑三百戶。除中書監,領著作,修國史。亮有機辯,善談笑。太祖甚重之。有所籌議,率多會旨。記人之善,忘人之過。薦達後進,常如弗及。故當世敬慕焉。十四年,除秘書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尋拜大行台尚書,出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給路車、鼓吹,先還其宅,並給騎士三千。列羽儀,游鄉一黨一 ,經過故人,歡飲旬日,然後入州,世以為榮。十七年,征拜侍中,卒於位。贈本官。
譯文
蘇亮自幼通達機敏,知識廣博,好寫文章,善於起草奏章。最初被單薦為秀才,到洛一陽一,遇見河內人常景。常景很器重他,回頭對人說:「秦中才學能夠與太行山以東抗衡的,恐怕就是這個人了。」魏國齊王蕭寶夤引薦他擔任參軍。後來蕭寶夤建立府署,又擔任府署主簿。跟隨蕭寶夤西征,轉任記室參軍。蕭寶夤升任大將軍後,蘇亮仍然擔任他的屬官。蕭寶夤十分了解蘇亮,凡是文告及有所籌謀,都委託給他去辦。不久,蘇亮代理武功郡事,很有政績聲望。蕭寶夤作亂,任命蘇亮為黃門侍郎。蘇亮善於與眾人相處,對別人無所違礙。蕭寶夤失敗後,跟隨他的人都遭到禍患,只有蘇亮得以保全。
長孫稚、爾朱天光等人西征時,都讓蘇亮擔任郎中,專門掌管文書。先後升任鎮軍將軍、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岐州大中正。賀拔岳擔任關西行台時,引薦蘇亮擔任左丞,掌管機密。魏孝武帝西遷後,授蘇亮為吏部郎中,加衛將軍、右光祿大夫銜。大統二年,授給事黃門侍郎,兼任中書舍人。魏文帝之子宜都王元式任秦州刺史,讓蘇亮擔任司馬,文帝對蘇亮說:「黃門侍郎怎能委屈當秦州司馬?只是因為我的愛子離開領地赴任,所以以心腹相委託,希望你不要介意。」臨別時,賞賜御馬。大統七年,又任黃門郎,加驃騎將軍銜,八年,升任都官尚書、使持節、代理北華州刺史,封臨涇縣令,食邑三百戶。
授中書監,兼任著作官員,修撰國史。蘇亮機敏善辯,善於說笑,太祖十分看重他。有什麼籌劃商議,大多能領會旨意。他總是記住別人的善行,忘掉別人的過失。推薦稱許後輩,常感未盡全力。當時人們因此而對他敬重仰慕。十四年,授秘書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隨即又被任命為大行台尚書,出任岐州刺史。朝廷由於他在本州擔任刺史,特地賞給他車輛、樂隊,讓他先回到宅第,又派給騎兵三千人,陳列儀仗,遊歷故里,經過老朋友家時,歡宴十日,然後才進入州城,世人認為他十分榮耀。十七年,調任侍中,在任上去世。朝廷追贈他原任官職。[2]
作者簡介
令狐德棻(583~666年),字季馨,宜州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史學家以及政治家。
唐高祖入關時,任大丞相府記室,後逐漸升遷至禮部侍郎、國子監祭酒、弘文館、崇賢館學士。唐初,經隋末戰亂之後,經籍圖書散亡,他奏請購求天下圖書,設專人補錄,被唐高祖李淵採納,終於使「群書略備」。又建議修撰梁、陳、齊、周、隋五代史書,認為「如文史不存,何以鑑古今?」此議又得高祖讚許。
令狐德棻在獨立主編《周書》以外,也參與編撰《藝文類聚》、《五代史志》、《大唐儀禮》、《氏族志》、《太宗實錄》、《高宗實錄》等10餘種史書。歷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達40餘年。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後,諡號曰「憲」。令狐德棻一生從事史學著作,凡國家有所修撰,無不參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