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弓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1月25日) |
吴贻弓,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9年开始独立执导影片, 影片《巴山夜雨》是他的成名作,《城南旧事》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阙里人家》又一次让吴贻弓获得了最佳导演奖。2006年6月16日,第15届上海电影节,吴贻弓获得了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他先后担任了上海电业局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2018年9月3日,担任总导演的民国风情抗战电影《那些女人》上映。
吴贻弓(导演、编剧) | |
---|---|
出生 |
重庆市 | 1938年12月1日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电影导演、电影事业家等 |
知名作品 | 《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 |
目录
个人简介
吴贻弓,大学文化。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上海海燕电制片厂导演助理。1977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1983年4月当选为上海第六届政协委员。1984年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任全国影协副主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85年3月任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任上海电影局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1989年1月后,任上海电影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第六届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文艺一级导演。中共第十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他导演的影片,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深入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人物,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历史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和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阙里人家》又一次让吴贻弓获得了最佳导演奖(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用自己的创作在电影中注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他的作品重视个人情感主义历史和现代道德话语呈现,鲜明地凸显了自觉创新意识,成功地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同时,吴贻弓又是一位电影事业家,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创办了如今已然成为A级国际电影节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他先后担任了上海电业局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个人作品
他导演的影片,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深入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人物,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历史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和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巴山夜雨》(合作)获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阙里人家》又一次让吴贻弓获得了最佳导演奖(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1989年参与电视剧《围城》的拍摄(饰演周厚卿)。
影界地位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用自己的创作在电影中注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他的作品重视个人情感主义历史和现代道德话语呈现,鲜明地凸显了自觉创新意识,成功地实现了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同时,吴贻弓又是一位电影事业家,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创办了如今已然成为A级国际电影节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他先后担任了上海电影局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从业经历
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上海海燕制片厂导演助理。
1977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导演的影片《巴山夜雨》获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
1983年4月当选为上海第六届政协委员。
1984年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任全国影协副主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 主席。《城南旧事》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1984年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1985年3月任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任上海电影局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
1989年1月后,任上海电影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
《阙里人家》获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第六届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文艺一级导演。中共第十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2年4月8日,荣获2011年度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
2018年9月3日,担任总导演的民国风情抗战电影《那些女人》上映。[1]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及作品:
《巴山夜雨》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叶楠)、最佳女主角奖(张瑜)、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石灵、欧阳儒秋、茅为惠、林彬、仲星火、卢青)、最佳音乐奖(高田)
第二届“文汇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及最佳导演奖(吴永刚、吴贻弓)、最佳女主角奖(张瑜)、最佳女配角奖(欧阳儒秋) 《城南旧事》第三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吴贻弓)、最佳女配角奖(郑振瑶)、最佳音乐奖(吕其明)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郑振瑶)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鹰奖
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第十四届季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荣誉金牌
第四届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
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二等奖(赤道奖)
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
上海影评人奖“十大名片奖”
《阙里人家》首届长春电影节银鹿杯奖首届山东龙山杯优秀影片奖1992年广电部优秀故事片奖及最佳导演奖(吴贻弓)、最佳男演员奖(朱旭)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电影作品提名 第十二届“金鸡奖”最佳录音奖(詹新)
第二届上海农民电影节金穗奖‘92年《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奖最佳影片奖
第三届宝钢高雅艺术奖优秀故事片奖
第三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一等奖
2012年4月8日,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1年度表彰大会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人物评论
他导演的影片,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
吴贻弓,深入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人物,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历史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和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阙里人家》又一次让吴贻弓获得了最佳导演奖(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用自己的创作在电影中注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他的作品重视个人情感主义历史和现代道德话语呈现,鲜明地凸显了自觉创新意识,成功地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同时,吴贻弓又是一位电影事业家,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创办了如今已然成为A级国际电影节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他先后担任了上海电业局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终身成就奖
2012年6月16日,第15届上海电影节正式开幕,开幕式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上海电影节创始人之一吴贻弓拿到了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吴贻弓激动至哽咽,再次表达对于电影的热爱:“我感到电影就像一个梦,它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绚丽多彩、应有尽有。电影的特色就是不拒绝任何人,谁都可以亲近它、喜欢它,从它身上得到欢乐,它也毫不吝啬告诉你,世界和人生的另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