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吴冷西

吴冷西(1919年12月14日-2002年6月16日),原名吴仕占,出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媒体人、政治家,曾任新华社社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等。

他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曾参加过抗日救亡活动。

2002年6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吴冷西

出生地:广东新会

毕业院校:抗日军政大学

民 族:汉族

信 仰:共产主义

出生日期:1919年12月14日

逝世日期:2002年6月16日

国 籍:中国

职 业:媒体人、政治家

人物简介

吴冷西(1919年—2002年),原名吴仕占,广东新会人;“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离开广州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1939年9月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编辑。1940年调毛泽东主席身边编辑《时事丛书》。[1]1941年9月调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先后任国际版编辑、主编、国际部主任。1946年负责新华社国际部的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总社编委会秘书并主持总编室工作。1948年任新华社总社编辑部主任、编委会委员。1949年2月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编辑。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6月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数度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2年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1975年成为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并担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领导成员。

粉碎“四人帮”后,1976年10月吴冷西参加负责筹建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临时领导小组工作,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1980年4月任广东省省委书记,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间还兼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4月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他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和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1998年离休后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

他是中共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人物生平

1919年:12月14日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原名吴仕占。

1932年:入广州市省立广雅中学读书。

1937年:12月离开广州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6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

1939年:9月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的编辑。

1940年:被毛主席指名调到他的身边编辑《时事丛书》,历时三个月。

1941年:9月调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

1946年:5月《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合并,负责新华社国际部工作。

1949年:2月随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京,担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1949年:10月任新华社总编辑。

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

1957年:6月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

1964年:7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75年:任《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

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1980年:4月调到广东省担任省委书记,主管宣传文教科技工作。

1982年:4月至1985年4月,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6年: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

1987年至1997年:写出《忆毛主席》及《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

2002年:6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后世纪念

吴冷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黄菊、温家宝、曾庆红、宋平、宋任穷和黄华、杨成武、马文瑞、邓力群等同志,以不同方式对其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吴冷西当年在文楼村念的私塾“崇让堂”,后来作了吴氏宗祠[1]成为村里六座祠堂之一。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和吴冷西交谈,新华客户端, 200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