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年輕時代的吳文俊---圖片來源

吳文俊[1](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系統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為什麼機器證明是荒唐的?

首先,所有的數學定理全部都是全稱判斷,即「一切A是B」。

其次,所有的全稱判斷的主項都是「普遍概念」或者「單獨概念」。(內容)。

第三,有屬性的定理只能夠來自演繹推理,即三段論的形式。(形式)。

第四,最重要的是:機器不能判斷屬性!只能判斷形式。


所有的數學定理都有屬性。因為,所有的數學定理都是全稱判斷,所有的全稱判斷都是普遍概念和單獨概念。普遍概念的特徵就是一個類的事物具有某種數學。

例如,機器無法識別性別,因為性別的識別是生物化學,某種動物的染色體xy,我們知道是雄性;如果是xx,我們知道是雌性。


目錄

生平介紹

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嘉興,因戰亂遷至地勢高、遠離戰亂的青浦縣朱家角。吳文俊自幼受父親民主思想薰陶。他是長子,下有兩妹一弟。他4歲時就被送到弄堂裡的文蔚小學讀書。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後,吳文俊被送回浙江嘉興老家,躲避戰亂。半年之後,他返回上海繼續讀書。

1933年秋,吳文俊就讀於正始中學。高中畢業時,其興趣在物理而不在數學。一次物理考試題很難,他卻成績出色。畢業時校方討論保送,物理老師卻以他獨特的目光推薦他學數學。

1936年,吳文俊被保送到交通大學數學系。大三學實變函數論,他以自學為主,讀經典著作。有了實變函數論的基礎,很快進入康托爾集合論,鑽研點集拓撲。

1940-1945年,先後在育英中學、培真中學、南洋模範女中、之江大學教書。

1946年年初,到上海臨時大學任鄭太樸教授的助手;同年8月,陳省身吸收吳文俊到數學所任助理研究員。 1947年完成一項重要拓撲學研究,證明Whitney乘積公式和對偶定理,1948年在Annalsof Math上發表;同年10月,由於成績斐然,他經推薦去歐洲,到巴黎留學,在Strassbourg大學跟隨C.Ehresmann學習。

1948年,開始參加CNRS研究工作初任Attaché de recherches,1951年升為Changé de Recherches。

1949年,吳文俊去蘇黎世訪問,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同年秋天,應H·嘉當邀請入巴黎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工作;完成「論球叢空間結構的示性類」的博士論文,論文於1952年單行本發表。

1950年,與Thom合作發表關於流形上Stiefel-Whitney示性類的論文,後通稱為吳類與吳公式。

1951年8月,回到中國,在北京大學數學系任教授。

1952年10月,到新建數學研究所任研究員。

1954年,開始非同倫性拓撲不變數的研究,由此引入示嵌類並開展複合形嵌入、浸入與同胚的研究。

1956年,赴蘇聯參加全蘇第三屆數學家大會做Pontrjagin示性類報告,受到好評。

1956年,隨同陳建功程民德教授訪問,始同國外學術界恢復聯繫;同年,隨同蘇步青教授訪問保加利亞。

 
天才橫溢的吳文俊---圖片來源

1958年,到剛剛成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授課。

1958年期間曾赴巴黎大學講課系統介紹示嵌類的工作,對Haefliger等人有很大影響。

1960年-1965年,負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共兩屆的學生。

1967年,完成「示嵌類理論在佈線問題上的應用」。

1972年,美國拓撲學家Browder,Peterson,Spencer等訪華,獲得他們與其他國外學者如Smale等贈送的資料,他的拓撲研究重新開始。

1973年,數學所拓撲組開始關於有理同倫論的討論班,吳文俊開始其函子理論的研究。

1974年,開始對中國數學史感興趣,進行一系列中國數學史的研究,並以顧[古]今用的筆名,寫成「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一文,明確推出「近代數學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國[式]的數學,而非希臘[式]的數學,決定數學歷史發展進程的主要是靠中國[式]的數學,而非希臘[式]的數學」,該文發表於數學學報1975年第18期。

1976年末,開始定理機械化證明的研究,於次年春節期間取得成功。

1977年,首次發表定理的機械化證明的論文,由此開闢全新的方向。

1978年,撰寫「數學概況及其發展」一文,發表於科學出版社的《現代科學技術簡介》一書,文中提出了腦力勞動機械化,但於刊印時被刪去。

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關肇直創建系統科學研究所,吳文俊離數學所去系統所,任副所長。

1980年,中國國內開始舉辦雙微會議,在首次會議上做報告「初等幾何和微分幾何的定理機械化證明」。

1981年秋,去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講學。

1982年,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持首批博士生畢業答辯(參加答辯的18位是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博士)。

1984年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開設數學機械化機器證明理論的課程。

1990年8月,成立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數學機械化研究中心,並任中心主任;同年,獲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

1992年,任國家科委攀登專案「機器證明及其應用」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同年8月,去奧地利參加AAGR,對RISC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

1993年3月,隨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臺灣。

 
2001年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圖片來源

1995年5月,接受香港城市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12月,去新加坡參加第一屆亞洲數學科技會議,作大會報告「幾何問題求解及其現實意義」。

1996年,任國家科委攀登專案「數學機械化及其應用」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

1997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101周年校慶紀念暨面向21世紀發展戰略研討會隆重召開,吳文俊學長專程來到母校參加研討會,並受聘為母校名譽教授。

1998年,將1997年以來關於數學機械化的工作總結成書,書名為Mathematics Mechanization:Geometry Theorem Proving,Geometry Problem-Solving and Polynomial Equation-Solving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1999年10月21日,被聘為華中理工大學名譽教授;同年11月6日,參加在廣州舉行的紀念關肇直先生八十誕辰的學術研討會。

1999年12月15日-20日,去德國訪問,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

2001年2月19日,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為吳文俊頒獎。

 
相濡以沫的吳文俊、陳丕和伉儷---圖片來源

2002年6月,在清華為祝賀楊振寧80壽辰而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Frontiers of Science」上作題為「Some Reflections on the Mechanization of Mental Laborin the Computer Age」的報告。

2003年11月19日,在中國智慧學會2003全國學術大會、可拓學創立20年慶祝大會、中韓智慧系統學術研討會上作「電腦時代腦力機械化與科學技術現代化」報告。

2005年9月26日,被聘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榮譽教授。

2006年4月25日至28日,到安徽省馬鞍山市和蕪湖市進行了考察,參觀了安徽工業大學、馬鋼第一鋼軋總廠、安徽華東光電研究所、奇瑞公司等單位,並受聘為安徽工業大學榮譽教授。

2009年,西安交通大學授予吳文俊等5位校友「西安交通大學最受崇敬校友」榮譽稱號。

2017年5月7日7時21分,吳文俊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歲。

主要成就與貢獻

在拓撲學方面的貢獻

拓撲學是現代數學的支柱之一,也是許多數學分支的基礎。吳文俊從1946年開始研究拓撲學, 1974年後轉向中國數學史研究,30年中在拓撲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最著名的是「吳示性類」與「吳示嵌類」的引入以及「吳公式」的建立。

示性類是刻畫流形與纖維叢的基本不變數, 1940年後吳文俊開始起步研究瑞士的Stiefel、美國的Whitney、前蘇聯的Pontrjagin和陳省身等著名數學家先後從不同角度引入示性類的概念,但這些概念大多是描述性的。吳文俊將示性類概念從繁化簡,從難變易,形成了系統的理論。他分析了Stiefel示性類,Whitney示性類Pontrjagin示性類和陳示性類之間的關係,指出陳示性類可以匯出其他示性類,反之則不成立。他在示性類研究中還引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在微分情形,吳文俊引出了一類示性類,被稱為吳示性類。它不但是抽述性的抽象概念,而且是可具體計算的。吳文俊給出了Stiefel示性類和Whitney示性類可由吳示性類明確表示的公式,被稱為是吳(第一)公式,他證明了示性類之間的關係式,被稱為吳(第二)公式。這些公式給出各種示性類之間的關係與計算方法,從而導致一系列重要應用,使示性類理論成為拓撲學中完美的一章。

拓撲的嵌入理論是研究複雜幾何體在歐氏空間的實現問題。在吳文俊之前,嵌入理論只有零散的結果,吳文俊提出了吳示嵌類等一系列拓撲不變數,研究了嵌入理論的核心,並由此發展了嵌入的統一理論。後來他將關於示嵌類的成果用於電路佈線問題,給出線性圖平面嵌入的新判定準則,與以往的判定準則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是可計算的。

在拓撲學研究中,吳文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極大地推進了拓撲學的發展,引發了大量的後續研究,他的工作也已經成為拓撲學的經典結果,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許多數學領域中應用,成為教科書中的定理。


部分研究生培養情況

論文題目 作者 指導老師 學位
代數幾何在兩個計數問題中的應用 雷德利 吳文俊 博士
ELIMINO符號計算軟體系統的研製 武永衛 吳文俊 博士
幾何約束求解的新方法 陳金城 吳文俊 博士
關於代數方程的微分方程可解區域的判定問題 陳金城 吳文俊 碩士

學術機構任職

1979年10月-1984年2月,中國科學院系統所副所長

1984年2月起,中國科學院系統所名譽所長

1984年-1987年,中國數學會理事長

1990年8月-1999年5月,中國科學院系統所數學機械化研究中心主任

1992年4月-1996年4月,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主任

1996年,任天元基金領導小組組長(接替原組長程民德教授)

獲獎

序號 獲獎年份 獲獎情況 備註
1 1956 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因拓撲學中的示性類及示嵌類的成就獲獎
2 1978 全國科學大會獎
3 1979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4 1990 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
4 1993 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4 1994 首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
4 1997 Herbrand自動推理傑出成就獎
4 2000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4 2006 第三屆邵逸夫數學獎
4 2009 上海交通大學首屆「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

命名紀念

2010年5月4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先後發佈公報通知國際社會,將國際永久編號第7683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文俊星」。

2011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所為基礎組建了中國科學院吳文俊數學重點實驗室。

評價

長期以來,吳老站在數學科學的前沿,潛心研究,勇於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就,特別是在拓撲學、數學機械化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為國家、為民族爭了光。(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評)

辛勤的努力和傑出的貢獻,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可,為我國科技界爭得了榮譽,也為青年學者樹立了榜樣。(中國科學院原院長路甬祥評)

天資聰慧,有數學天賦。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的工作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及獨創性。他從事數學教研工作,數十年如一日,貢獻卓著……(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陳省身評)

視頻

數學世界的老頑童——吳文俊
新語相聲《人生幾何》詮釋吳文俊院士的幾何人生

參考資料